曾經有被問到過一個問題,至今印象很深。那就是「去留學了,又能怎麼樣?」
我在國內讀本科的時候,學的是日語專業。因為學習的是這門外語,自然就會想到日本看看,知道自己所學的語言,在這個國家是怎麼運用的。決定去留學這件事,對於家境不是特別富裕的我來說,確實需要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和衡量。留學不是上街買菜那麼簡單,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一次很冒險的投資。
確實在出國留學之前會害怕有一種情況發生,那就是別人口中的:「留學不就是混文憑去鍍個金而已嘛。」
一轉眼,已經來到日本8年了,現在讓我重新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在學業上。當時交換過來讀了一個新的專業的本科。我一開始沒有打算會繼續讀研究生和博士。但是在日本讀本科的過程中,我發現日本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閱讀思考能力。不會強求死記硬背一些東西。考試的時候,常常是一個大題目自由發揮寫一千字。這樣的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可是你卻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個體驗對我來說,感覺到了學習的樂趣。又因為在日本通過打工我可以自己賺到生活費,而且考研究生沒有那麼困難,日本現在少子化嚴重,師資和設備的資源遠遠多於學生數量。我用了在這裡讀完本科的機會作為踏板才能繼續進修。
其次,在生活方面。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都是住在宿舍裡,吃的是學校的食堂。在日本的大學很多都是沒有宿舍的。學校會介紹一些在社會上有合作項目的房子,或者有一部分學生可以申請到便宜的學生公寓。這樣的話,比起國內在生活上需要獨立很多。如果生活能力很差的留學生,除非很有錢都在外面吃,什麼都花錢買。不然確實會因為生活能力,讓自己吃到苦頭呢。自己在國內的時候也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什麼都是家裡人安排好,留學的大環境,使我父母在我有困難的時候,沒有辦法馬上幫助我,很多決策都是自己思考決定的。這是一個自我成熟的過程。對於一個獨生子女來說,這個素質和能力在國內都無法得到培養。因為很多事情你還沒有開始操心,爸媽已經幫你辦好了。根本攔不住!所以留學可以讓人獨立。特別是異國他鄉的遇到困難,自己去面對解決的過程,很磨練人的心性。
最後,是內心的成長。人,為什麼要不斷接受教育。教育到底可以帶給人什麼改變?我覺得是內心的改變。你還是你,你的家人還是你的家人,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但是,你看世界,看問題的角度變了,你的整個世界就變了。比如對我來說,以前是一個得到好成績就很容易沾沾自喜的人。現在就知道,一個人,自己比別人優秀,並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自己能帶著別人一起優秀,自己能在一個團體裡做出貢獻,完成好一項工作,讓周圍的人和你在一起覺得舒服,這才叫做一種優秀。
留學讓我接觸了異國的文化,有了對比之後,更會思考什麼才是中國文化。留學讓我認識了許多外國的友人,看到了不同國家的教育背景的不同,產生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的不同。因為留學,我改變了很多,也給我的人生增添許多新的可能性。同時我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參加朋友婚禮的機會,失去了陪伴父母的時間。如果還有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然會選擇走出去看看。
再有人問我,留學了又能怎樣?
答曰:留學了,我還是我,我又已經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