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音樂 靜心聆聽
小時候,每到寒冬臘月,最期盼的事情,莫過於那些挑著擔子,來村子裡爆米花的師傅了。他們的到來,總會讓平靜的小山村多了一份熱鬧,也多了一份香甜。
爆米花的師傅總是在一個不經意的傍晚來到我們村裡。
每每這時,我都會一陣風似地跑回家裡,央求母親從缸裡舀上一碗大米,好去爆米花。不過,母親答應得並不痛快,她嘆息一聲後,只是舀了一碗玉米給我。玉米沒有大米爆出來好吃,但總比沒有的好。雖然我心裡有些不開心,但還是端著盛著玉米的臉盆走出家門。
此時,在爆米花的機器旁,早已排了長隊,大家都心情興奮地等待著師傅的加工。爆米花好吃是一回事,等待加工的過程也總是令人期待,特別是那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更是讓大家既興奮又期待。
不過,雖然大家早已排了長隊,但爆米花師傅卻顯得不急不躁,他先是將一個橢圓形的爆鍋放在火爐上,那個爆鍋中間大,兩頭小,黑乎乎的,有一根能搖動的手柄。接著,他拿起排在第一位的李大柱的大米倒進爆爐裡。
李大柱是我的同班同學,家境富裕,吃得白白胖胖,我們都很羨慕他端的大米來爆米花。李大柱腆著胖臉哀求爆米花師傅,能不能往大米裡多放一塊快糖。師傅倒也大氣,真的多放了一塊,惹得排在後面的人都表示也要多加一塊快糖。
做好這一切後,師傅開始往火爐裡添加柴火。有心急的人,主動幫師傅生起火來。他們從不遠處找來一些幹樹枝、幹玉米桔等,堆到師傅的身邊。不過這些柴火只起到一個引火的作用,等竄出火苗後,師傅開始往爐子裡加上煤球。
最後,他一邊不停地轉動爆鍋,一邊不停地使勁拉著風箱,同時眼睛還時不時地觀察爆鍋上的壓力表,以防把裡面的玉米或大米燒焦。
等個七八分鐘的時間,爆米花師傅把爆鍋從火爐上移開,一頭擱在地上,用麻袋緊緊裹住,一隻腳踩在上面,用鐵扳手扳動爆鍋上的機關。
隨即,只聽見「嘭」的一聲巨響,然後一股股香味伴著熱氣猛衝出來,那些爆好的米花被衝進麻袋裡,還有一些不老實的「漏網之魚」飛到外面。
大家趕緊低下頭,伴著爐子裡的火光尋找,找到一個後,也不管上面有沒有土,就歡快地放在嘴裡吃起來,那感覺,那幸福,可能只有過年時才能體會得到吧。
由於爆米花師傅難得到來一次,村子裡幾乎每一家都會或多或少地爆一點米花,所以那個爆炸聲也會持繼到很晚。甚至第二天起床後,空氣中還漂浮著米花的香味……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外出走街串巷的爆米花師傅好像也越來越少了,但它留給我童年時的歡快記憶,卻一直珍藏在心時,愈久彌香。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