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學家強迫電子打破歐姆定律

2020-12-13 科技領航人

如果你看到走在街上的人們來到一個路口,很難預測他們可能會朝哪個方向走。但是,如果你看到沿著小溪坐船漂流人們們,當到了小溪交匯處,很可能大部分載人船隻會沿著水流量大河道順流而下。

圖註:這種T形微通道裝置由三個儲液罐組成,三個儲液罐之間有一個T形連接。衝繩科學技術研究所(OIST)量子動力學組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類似的東西,但他們的研究的是小尺度的電子。他們正在進行實驗,看看電子的運動是如何受到流體的影響的。這項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該小組的負責人丹尼斯·康斯坦季諾夫教授用一根電線演示了這一概念。「如果我們把電流通過一根電線,我們就知道電子會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如果我們把電線分成兩半,一半的電子會從一邊流下來,另一半會從另一邊流下來。」

這是由於歐姆定律,一個物理定律,它規定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所以如果電阻在兩個通道之間均勻分布,一半的電子會沿著每個通道向下移動。

「但是,」康斯坦季諾夫教授解釋說。如果電子「坐」在液體上,而不是固體中,它們可能會打破歐姆定律,這就是我們想要測量的。」

圖註:當一個電子處於超流體氦中時,它會被困在流體的一個「酒窩」裡,形成一個波紋。科學家想看看這是否會改變電子的行為。這個理論來源於極化子的概念,極化子是一個被它所處的介質雲「包裹」的電子。這使它更重、更慢,並改變其行為。以前極化子在固體中用離子晶體來討論,但很少將其放置在液體中進行探討。

研究人員使用了超流氦,它有幾個獨特的特性。例如,當任何其他液體凍結時,超流氦在溫度降到絕對零度時仍保持液態,表現為零粘度或無阻力的流體。電子只能「坐」在上面,而不能下沉。因此,它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二維電子系統。

他們創造了一個微米級的微小結構,由三個由T形結連接的儲層組成,並將這個結構稍微淹沒在超流氦中。

圖註:ripplopolarons繼續直行,而不是在結處分流,在交匯處分流是電子的正常行為。當電子移動並幹擾液體時,它們會產生毛細波或波紋。在高電子密度下,電子被束縛在波的淺凹坑中。這些與傳統的極化子略有不同,因此研究人員稱其為ripplopolarons,其靈感是與水波紋相似。

康斯坦丁諾夫教授說:「歐姆定律規定,電子應在T結處分流,但由於動量守恆,流體的流動應繼續沿直線前進。我們的理論認為,我們的理論是,這些被俘獲的電子將打破歐姆定律,並且都將沿同一方向傳播。」

研究人員施加了一個電場,將ripplopolarons從左邊的儲液罐中移走。當它們沿著渠道移動時,它們來到了交匯處,可以轉身去旁邊的儲液罐,也可以繼續直奔右邊的儲液器。

正如研究人員預測的那樣。ripplopolarons繼續從左儲液罐到右儲液罐,遵循動量守恆而不是歐姆定律。

然而,這種違反歐姆定律行為只發生在某些情況下。電子的密度必須很高,否則就不會形成漣漪波,溫度必須很低,否則,波就會變得很小。當研究人員反向進行實驗時,他們發現了相同的單向運動,但是當他們將電子從側儲層中取出時,他們發現ripplopolarons會撞到頂部的牆壁上,波會消失,此時自由的電子會再次遵循歐姆定律。

儘管在理解電子如何運作方面有很多應用,但這個實驗主要由好奇心驅動。康斯坦季諾夫教授說:「我們想知道電子如何受到它們所處介質的影響,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但了解這些性質也很重要。當涉及到量子比特(構成量子計算機的微小部分)的構建時,流體中的電子可能有用。如果我們能用液體中的電子作為量子位,我們就能為計算機創造一個靈活、可移動的體系結構。」

相關焦點

  • 打破經典熱力學極限 科學家嘗試量子物理學改變規則
    在這束光線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幾年前剛被理論化的效應存在的初步證據:量子推動可使鑽石的功率輸出高於經典熱力學限定的水平。如果結論成立,它們將給量子熱力學研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量子熱力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旨在原子尺度上揭示控制熱量和能量流動的定律。  打破定律  經典熱力學定律的發展要追溯到19世紀。
  • 打破經典熱力學的極限 科學家嘗試用量子物理學改變規則
    在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量子物理學家正試圖利用一小塊人造鑽石做到這一點。起初,這顆淹沒在亂七八糟的光學纖維和鏡子中的鑽石几乎不可見。不過,當研究人員打開綠色雷射器時,鑽石中的缺陷被照亮,晶體開始發出紅色的光。 在這束光線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幾年前剛被理論化的效應存在的初步證據:量子推動可使鑽石的功率輸出高於經典熱力學限定的水平。
  • 科學家創下量子化學計算記錄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是應用量子力學的規律和方法來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學科。將量子理論應用於原子體系還是分子體系是區分量子物理學與量子化學的標準之一。量子化學現已成為化學家們廣泛應用的一種理論方法。
  • 衝浪電子打破歐姆定律;對人體直接消毒的紫外線丨一周科技速覽
    衝浪的電子打破歐姆定律?2. 科技力量助力全球戰疫3. 這種紫外線可對人體直接消毒4. 首次實驗觀測到貝特弦5. 第一張彩色照片如何獲得了顏色?6.細胞是否分裂,「上一輩」說了算撰文 | 小葉、繼省、顧舒晨、於槐、太閤爾、Leo1 衝浪的電子打破歐姆定律?向左走,向右走?要判斷一個人走到十字路口時如何轉向可能很難。
  • 我國科學家發現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
    我國科學家發現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 2019-02-21 科技日報 謝開飛 歐陽桂蓮   據洪文晶教授介紹,在單分子器件中,電子在通過單分子器件中不同電輸運通路時,由於存在相位差而出現增強或相消量子幹涉效應,這是在納米-亞納米尺度電子輸運的獨特效應。在分子結構相近的情況下,具有相消量子幹涉效應的分子和不具有相消量子幹涉效應的分子相比,其電子輸運能力可能有數量級的差異。
  • 被外國科學家們「覬覦」的量子通信,我們發展到了什麼階段?
    牛頓的經典力學在量子物理學家眼裡,就是量子在宏觀世界的一種近似值。方便計算,例如宏觀的超導 超流 半導體都是經典的量子現象,因此想要引領未來的科技,量子力學是目前新的大門,要了解量子通信,還得繼續深挖一下這個量子糾纏。量子理論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量子糾纏,一個量子發生狀態上的改變,無論多近還是多遠,都會有一個相同的量子發生同樣狀態的改變。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1)什麼是量子很多人一聽量子,以為跟電子一樣存在一個實體的「量子」,這個理解是錯的。量子更多是一個概念。所以,跟宏觀結果巨大的差異,讓量子力學一開始誕生,就被視為科學上的怪胎,許許多多科學家都不接受量子力學的存在。包括同樣身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愛因斯坦,也一直不接受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上帝不會擲骰子」。
  • 《歐姆定律》教學設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歐姆生平的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於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歐姆定律,能用其進行簡單的計算;【難點】:理解歐姆定律並應用。三、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溫故舊知導入:上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
  • 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一次突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量子自旋液質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量子相。電子的磁矩(也就是磁體的強度和方向)會隨時間變化,即使在絕對零溫度下也是無序的。這種奇特的物質狀態也被稱為量子自旋液質。之前,科學家在氧化鈉中發現了它存在的證據,即使在接近絕對零的溫度下,由於量子漲落效應,該狀態下的磁矩也不會保持穩定。
  • 量子躍遷的新研究,打破了量子物理學的核心原理
    一個可以捕捉到的量子躍遷總是沿著一個「軌跡」通過激發態和基態的疊加進行,但不能保證這個躍遷會永遠結束。在軌跡的每一點上,都有可能繼續跳躍,也有可能回到基態。軌跡是完全確定的,但系統是否會完成軌跡是不可預測的。」這種行為出現在耶魯實驗的結果中。進行這項工作的科學家們把這種可捕捉的躍遷稱為「不確定性海洋中的可預測性島嶼」。
  • 谷歌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原始碼,便利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
    繼開源tensorflow、caffe等深度學習開發框架後,當地時間10月24日,谷歌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布,開源量子計算軟體OpenFermion,從而讓科學家更方便的使用量子計算機。谷歌稱,這次開放的是OpenFermion的原始碼,可供用戶免費使用,化學家和材料學家可以利用谷歌軟體改編算法和方程,使之能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
  • 貿澤電子的歐姆定律計算器上線 節約您的設計時間
    專注於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 Mouser Electronics ) 提供的一站式採購服務,為設計工程師提供整個設計流程所需的各種技術資源與工具。
  • 科學家利用量子隧穿違反了狹義相對論 讓光突破了速度限制
    但是日前兩位德國科學家聲稱,利用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ling),他們找到了讓光突破自己速度限制的方法。所謂量子隧穿效應是一種量子特性,是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通過的「牆壁」的現象。又稱隧穿效應,勢壘貫穿。
  • 商品+量子=騙子!量子水量子褲量子床墊……濟南科學家支招如何辨別...
    最近一段時間,「量子」這個詞火了。雖然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它的真正含義,市場上卻不乏炒作「量子科技」概念的各種產品,「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褲、量子空氣淨化器,「包治百病」的量子蟲草、量子床墊、量子口服液、量子針灸。這些「量子產品」究竟跟量子有無關係?又為何會在市面上大行其道?
  • 量子是什麼?與分子、原子、電子有什麼關係?
    ,原子也不可能是量子;電子理論上認為電子可再分為空穴子、自旋子和軌道子,但是目前只是處於觀測階段,不能獨立存在於材料之外。不過這已經夠了,說明了電子也是可以再分割的個體,因而電子也不是量子!那到底什麼是量子呢?
  • 科學家揭秘量子系統中的三體結構
    這次,科學家把三體問題代入了量子力學的範疇,進一步探究了「量子三體」的內部效應。圖丨Efimov分子想像圖Efimov分子是一種奇異的量子顆粒,它的形成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定論。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解決了這個困擾許久的問題。
  • 科學家可能意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
    據外媒報導,從定義上來講,金屬和絕緣體非常不同--但現在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卻意外地發現了絕緣體一種意想不到的量子行為,而這種量子行為曾被認為是金屬所獨有的。這一發現表明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粒子,該團隊稱之為中性費米子。從本質上說,金屬導電而絕緣體則不導電。
  • 量子計算的瓶頸能打破嗎?
    「我們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斯科特·阿倫森(Scott Aaronson)說,其在量子計算方面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人們往往並不在乎這些算法是否會加快處理速度。」量子神經元無論是傳統神經網絡還是量子神經網絡,其主要工作都是識別模式。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為了理解隧穿環境中的問題,科學家畫了一個鐘形曲線,它表示粒子的可能位置。此鐘形曲線(稱為波包)以位置 A 的中心。曲線像波浪一樣向屏障行進。量子力學方程式描述了撞到障礙物後波包如何分裂為兩個。它的大部分會反射回來,朝 A 方向移動。但是,較小的部分會穿過障礙物並繼續向 B 方向移動。因此,粒子有機會在該位置的檢測器中檢測到。
  • 自旋電子學介入量子技術應用領域成果初現(圖)
    今日視點科學家們一般認為,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新興技術——量子技術主要應用於計算、通訊和加密等領域,但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現在,科學家們利用自旋電子學(其基本理念是理解和操作電子的自旋來推動技術的發展)擴展了量子技術應用領域的新維度,使他們可以利用量子力學完成一些此前沒有想到過的任務,比如用雷射處理量子信息以及在納米尺度上進行溫度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