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科技大學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專科。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抱著「熬過了高考,進大學就能輕鬆過」想法的大學生們感到了壓力。
其實這學期開學前夕,教育部就印發通知,要求各高校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19日,重慶晨報了解到儘管目前本科生「降級」的事在重慶的高校還沒出現,但不少市內高校已制定了嚴格的學籍管理辦法,每學期對學分有嚴格的要求,作業未完成、考試不合格的同學有留級、退學等嚴厲的處理辦法。
華中科大
18名學生「降級」
這學期,華中科技大學開始施行「本科轉專科」政策,學分未達標受到紅牌警示或累計兩次受到黃牌警示的,實行本科學業淘汰機制。目前已有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本科轉為專科。
據了解,光電學院是華中科大最大的學院,也是最熱門的學院。該院副院長楊曉非介紹,學院2018年有5名學生涉及「本轉專」,其中3人已經於今年6月按專科畢業,另外2人專科在讀。
「學生本科轉專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網路遊戲。」楊曉非告訴記者,本科轉為專科的背後,主要是學生沉迷於打遊戲,無法堅持學習,自己完全約束不了自己,經過留級、休學後還是趕不上來。
「有孩子玩遊戲是高手,但在面對轉為專科的那一刻哭了。也有家長辭職陪讀,也沒能挽回讀專科的結局。」楊曉非介紹,對於從本科轉為專科,也有學生顯得很不甘心,打算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參加高考。
湖南一高校
清退22名學生
近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對2017-2018學年經補考後學業成績未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予以退學處理,另外40名學生留級。這樣的結果一經公布,在全校師生迅速引發巨大反響。
「學校就是要嚴抓學風、敢為人先、敢啃硬骨頭。」該校教務處處長林仲桂告訴記者,此次對部分學生作退學、留級的處理結果一經公布,在該校師生當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和熱議,也給全校老師吃了定心丸。「以前確實也有不敢管、不好管的現象,現在有黨委撐腰,老師就能更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去了。」
據了解,「清考」成為部分學生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獲得畢業證的「法寶」,也有師兄師姐傳授「考不及格不要急,畢業時一起考學校肯定會讓過」的「寶貴經驗」,而這些「法寶」和「寶貴經驗」一屆傳給一屆,也導致學風愈下,成了部分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攔路虎」。
「退學、留級只是全面整治學風的手段,也只有打碎一批次品,才能更好地打造一系列精品。」該校黨委書記蘇立表示,為了讓更多家長能夠放心把孩子送到學校並學有所成,也為了淨化校風學風,他們這次下狠心處理一批學生,確實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煎熬,在退學及留級名單公示期間,學生家長也多通過各種渠道打招呼、講情面,希望學校手下留情。但學校黨委態度非常明確:絕不允許極少數學生的不良行為影響其他同學,絕不允許一屆帶壞一屆、敗壞學校的學風繼續蔓延。
清華大學
作業查重「上線」
新學期,清華大學為防止抄作業,也放出大招推出了「上線」作業查重服務。
據中國教育報報導,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清華大學將為全校教師提供教學過程中課程作業的查重服務,是全國首個對學生課程作業查重的高校。
清華大學教務處教學質量辦公室工作人員宣華介紹,隨著大作業、小論文等課程考核方式逐漸取代單一的期末試卷考試,授課教師或助教無法完全判定學生作業是否原創,因此採用作業查重系統能有效預防和發現學術不端行為。
清華大學的這一「操作」也引發了不少大學生熱議,有人稱「作為落實『為大學生增負』的第一彈」,有人表示「害怕」、「畢業堪憂」、「建院除設計外課程恐全軍覆沒」,也有人「雙手贊成。只是求求各位老師設一個字數上限吧。湊字數的惡性競爭真的沒意思。」
重慶高校
設留級降級制度
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西南大學也制定了《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標明,全日制普通本科各專業基本學習年限為4年,按4年制定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在校學習年限一般為4年,可以分階段在3-6年內完成學業。
其中「第七章學業警示與退學」明文規定,學生每學期(實習學期和畢業學期除外)修讀學分數一般不宜低於16個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達12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學校對其給予書面學業警示,學生經學業警示、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未達到24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或其他原因學業困難,可以申請留級或降級。另外,學生未經學業警示,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直接達到24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應當留級或降級。
辦法中,列舉了9種退學處理的情況,其中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含休學和保留學籍的時間)未完成學業的;經學業警示後,在校期間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達到24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的;學生學業困難留級或降級後,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達到24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留級或降級前不合格的不計)的;未經學業警示,必修課程考核不合格累計直接達到24學分(重修合格的不計)、且不申請留級或降級的;未經批准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的;其他不能完成學業、應予退學的情形。
《重慶交通大學普通本科學生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本科各專業的標準學制以教育部規定為準,實行學年學分制。學生應在彈性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學制四年的學生,應在入學取得學籍後的3~6年內(含休學)完成學業;學制五年的學生,應在入學取得學籍後的4~7年內(含休學)完成學業。
學生在讀期間,每學期開學補考後必修、限選不合格學分累計≥10學分的,學生所在學院予以書面學業警示,由所在學院送達學生本人並做好相關記錄。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集中學籍處理,學生補考後必修、限選不合格學分累計≥20學分的,學校可予退學處理。
聲音:本科生降級可全國推廣
商丘工學院副校長王峰在微博上評論說,華中科大從嚴治校給混日子的大學生敲響了警鐘,這正是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對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負責。
曾擔任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的盧曉東研究員撰文表示,從北大過去多年的教育實踐看,「本科轉專科」在為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為「困難學生」後期發展提供出路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貢獻。
微博網友@「中科大胡不歸」:高校嚴進嚴出是好事。既然有專升本,當然也應該有本轉專。沒人能擔保你一定能拿到本科學位,任何時候都需要努力。
@錢多朵說:早該如此!
@多做善事a:支持校方!這是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
@永遠開懷的笑:請所有大學推廣
但也有網友對「本降專」的做法提出了質疑:
ZAKER網友「ImFynn」:本科如果不達標應該延遲畢業吧,再不過直接退學。專科是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型的院校,別讓專科做接盤俠可以嗎?
ZAKER網友「S.Y.1980」:直接勸退不就行了,別浪費家裡錢,轉到專科就能好好學了嗎?
微博網友@「符瀾刻」:反對本科院校的「混混」本科畢不了業就轉專科畢業,會導致社會上對專科畢業生的觀感不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