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繩子》:不要逢人抱怨,你的痛苦冤屈或會成為他人的談資

2020-12-27 曉楓說歷史

《繩子》是法國著名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莫泊桑的經典佳作,小說講的是一位老大爺在去趕集的路上彎腰撿到了一根繩子,而這卻被皮具商人誣陷為他撿到了一個皮夾子,為此老大爺開始不停地辯解,和周圍遇到的所有人辯解,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大家只是將他當成一個笑話一個笑柄而已,最後那位受了冤屈的老大爺精神衰弱抑鬱而死。

小說看似荒誕,其實仔細想想仔細品味一下這種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不是經常遇到嗎?這篇小說之所以在今天仍能夠被大家一次次提起,能夠流傳至今仍是經典中的佳作,當然和小說的優秀是分不開的,同時也離不了這篇小說存在的現實意義,即使是到了今天這篇小說仍具有其現實意義。

小說中的那位受了冤屈的老大爺一次又一次地向他遇到的人訴說自己的冤屈,但是沒有一個人相信他,越是沒有人相信他,老大爺越是覺得自己冤屈,越是覺得自己冤屈他就越是要解釋,他覺得自己不夠用力,於是更加用力地解釋,而他越是用力解釋,大家越是不相信他,漸漸地答大家把他當成了一個笑話,把他講的話把他的解釋當做一個笑話聽聽,老大爺為此很是痛苦,最後抑鬱而終。

從這篇短篇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並得到一個啟示,不要逢人便抱怨解釋,你的痛苦冤屈可能會成為他人的談資,對於他人來說你的解釋抱怨可能只是一個笑話而已,而你最終會成為一個笑柄。

等經歷過後我們可能才會明白一個道理:你的經歷、你的情緒只是你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消化、承擔,不要指望你通過訴說別人就能夠理解你、幫你分擔,這些都是你的,獨屬於你一個人的,當你訴說的時候、當你抱怨的時候別人能夠不幸災樂禍就不錯了,更別說感同身受的理解你、幫你分擔了,這就是人性,人性並非那麼的十惡不赦,而同時人性也並非我們所期望的那麼的盡善盡美。而這一點莫泊桑看得非常透徹,在莫泊桑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體現,只要你足夠用心足夠敏感,你一定會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那種意思。

和莫泊桑一樣對人性看得比較透徹的還有一位日本的作家——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有著一雙能夠看透人性和人世間很多東西的眼睛大腦,讀完他的作品你可能就不再對人性那麼抱有希望了,當然沒有了希望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會極大可能的減少失望的機率。而幸災樂禍是人性弱點中常見的一個。盧克萊修曾說過:「當狂風在茫茫大海上掀起波濤時,在陸地上的人看別人受顛簸是多麼美妙。」歷經人情往事歷經滄桑之後你終會明白,幸災樂禍是人類較為普遍的一個弱點,所以不要向別人埋怨吐槽你的悲慘遭遇,因為在別人那裡你可能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相關焦點

  • 莫泊桑《繩子》:首因效應與旁觀者效應的交錯,引發偏見的惡果
    ---莫泊桑《繩子》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在他篇幅短小的文字裡,總能找到在當下生活裡的參照物,因為莫泊桑最擅長這種通過一個片斷的故事,諷刺當下的社會。《繩子》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諾曼第人奧什科納,因為節儉拾取了地上的繩子,他被眾人誤會,污衊他是一個撿錢包不還的「騙子」。
  • 《繩子》|偏見如「繩」,去引導正確的人生
    ————莫泊桑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常會用自己的作品諷刺社會,他與美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以「繩子」為切入點,串聯整個故事,單單以一條繩子就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的荒繆事件。
  • 你的談資,暴露了你的格局
    這種人,整天關注他人是非,總是忘了成長。你的談資,就是你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他的思維方式。」許多成功的哲學都這麼強調。你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你能走多遠。只有當你停止了抱怨,明白了與其無力的抱怨生活,還不如讓自己努力,讓自己的人生不停更新,不停的接受新鮮事物,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不要因為所處的環境,限制自己成長的方式。當我們不被環境所塑造時,只能通過自己來塑造新的自己。
  • 不要把朋友的秘密當成談資
    可能你在說出去的時候沒有特指是哪一個人,也隱去了朋友的名字,但是故事是朋友的故事,朋友的秘密最後成為了你的談資——你會不會有一點點內疚?假如有一個人願意跟你傾訴自己的內心的秘密,而不是煩惱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是把你當成了最好的那種朋友。
  •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凡事不要總是抱怨,沒人會真正理解你
    大多數的人在生活當中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但其實大家都忘了一句話,那就是萬般皆苦,唯有自渡,我們常常在抱怨的同時,都是希望別人能夠真正的理解我們自己,也是希望別人能夠知道我們內心的痛苦。很多人認為如果把自己心中的苦和心中的怨氣說出來,心裡會舒服很多,確實如此,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對方不理解你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
  • 人品不好的女人,逢人就說這些話,再漂亮男人也別深交
    不想讓自己的生活更糟糕的話,男人還是得趁早離開這樣的女人,再漂亮也不要去愛她。因為她的眼裡只有錢,你和她談感情,她卻只把眼睛放在你的錢包上。2、背後嚼舌根,逢人就八卦做女人哪有不八卦的,但是過度的多嘴,往往會釀成大禍。
  • 抱怨指責他人,是最糟糕的處事方式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喜歡抱怨指責他人,認為是別人的過錯,影響到了自己。實際上這是最糟糕的一種處事方式。當你抱怨指責他人的時候,你可知他人的感受是什麼,他人對你的看法又是怎麼樣的,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以他人的痛苦為樂是你的本性
    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人的部分快樂來源於別人的痛苦,之所以大部分人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是人的本性使然,如何理解呢?所以,當某件偶然事件發生,我們就會幸災樂禍,以他人的痛苦為樂,幸災樂禍就成為了我們忍受嫉妒的止痛良藥。
  • 莫泊桑的語錄,道出了很多人本來可以成功,卻至今默默無聞的原因
    如果讓大家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會怎麼回答呢?特別是在大家沒有讀莫泊桑的語錄前,會怎麼回答?相信很多人也見過或是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本來可以成功,卻沒有成功,至今默默無聞。很多人都會認為是錯失過機會,機會沒有把握住,後來想要把握,卻遲了。可以說這也是導致很多人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些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可是,從心理層面來看,時常在他人背後談論是非,會使你的朋友認為你並非表裡如一。或許每個人都會在背後議論他人,而每個人也都會被別人在背後議論。雖然,今日是你在我面前議論,但是誰知道明天,你會不會在別人面前議論我。其實,背後談論他人是非,實際上就是相互出賣。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純粹,踏實,自信是生活的底色
    如果于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莫泊桑享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我的叔叔于勒》講述了于勒兄嫂對于勒態度從厭惡、期盼,到避之不及的幾番大轉折的故事。
  • 希望成為一個對他人的痛苦更有想像力的人,為什麼喜歡心理學?
    當我因為應不應該哭這件事情感到很痛苦時,她很認真的告訴我:你是可以哭的,總有人會去包容你的任性和哭泣,願意給你溫暖支持你,至少在這裡,在諮詢室,你可以想哭就哭。我不會評價你,或許你在別人眼裡會被寫上好和不好,懦弱與自私這樣的標籤,可是在我面前的你,你是複雜的。
  • 在酒桌上,不要對他人有三種表現,你不尊重別人,也不會有好人緣
    筆者也是建議大家,在進入社會參加聚餐或者是在酒桌上,千萬不要對他人有這三種表現,因為如果你不尊重他人,他人也不會尊重你。第二、喜歡冷嘲熱諷酒桌上喜歡冷嘲熱諷的小人其實也是比較常見的,他們見不得他人比自己混得好,於是經常拿自己的長處和他人的短處來對比,喜歡把快樂建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卻並沒有搞清楚,如果總是針對他人的缺點,這其實是很難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的,也無法得到同學和朋友的尊重。
  • 莫泊桑用《一生》告訴所有女人:你的一生,不能這樣過
    沒有準備向命運抗爭,命運便會顯示其威力。——馬基雅弗利如果說餘華的《活著》是百米衝刺式的悲劇,那莫泊桑的《一生》就是馬拉松式的悲劇。《活著》中,同百米衝刺一般,毫無休息的餘地,慘劇排著隊向福貴拍打而來,根本不給他喘息的機會。
  • 不要總是抱怨命運對你不公
    不要總是抱怨命運對你不公, 你要懂得,每個人活的都不是那麼容易, 也不要總是抱怨生活虧待了你,你要知道,生活從來都沒認識過你,平凡的你和我,怎麼會有那麼的煩惱? 對於消極的人來說,生活就是一場悲劇,因為他只體驗到了痛苦和折磨。目前所處的處境;對於比較積極的人來說,生活就是一場喜劇,生活處處充滿驚喜。
  • 不抱怨,才是你對工作最好的尊重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不要抱怨生活,那只能說明你的無能。強者從來不抱怨生活。同樣的在工作當中無論誰都不喜歡愛抱怨的人,除了將自己的對生活和工作的不滿訴諸他人之外,自己得到心靈上的自我慰藉,然後繼續渾渾噩噩的生活,我實在看不出抱怨的意義在哪裡。
  • 心理學:一個人總是抱怨生活,是為了逃避他人潛在的求助
    為了逃避他人的求助,這類人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總是在向身邊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這意味著他在逃避別人可能的求助行為。換言之,如果有個人天天跟你抱怨生活,那麼如果你有事情求助對方,很大可能性會遭到拒絕。對於這一類人而言,他們試圖通過抱怨的方式,來獲得一種「免責」的安全感。那麼,這一類人的內心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呢?案例分析:一位女生剛剛新婚不久,可是總是在抱怨婚後的生活是一團糟。她很難適應與婆婆的相處,總是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
  • 喜歡抱怨的男人,不會有太大出息!掌握四個技巧,別讓抱怨害了你
    而在所有負面心態中,抱怨是最要不得的一種。所謂抱怨,就是用自己的語言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強化,不斷說服自己並「相信」 自己就是一個失敗無能的「倒黴蛋」。有心理學家認為,抱怨會無限放大一個人的痛苦,一個處處感受痛苦的男人是不會有發展的,註定不會有太大出息!男人要想有大出息,抱怨心態絕對要不得!
  • 不要總是埋怨他人,要學會改變自己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總是習慣性的抱怨,甚至為了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抱怨,這種抱怨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心理健康。不要總是埋怨他人,要學會改變自己,一起來看看吧。 當你上班遲到了一分鐘,你說路上堵車了,可以理解嗎? ——可以!
  • 抱怨就是不願改變自己,與其浪費時間抱怨,不如學會改變成就自己
    02演說家安東尼·羅賓曾經說:「解除痛苦的三個方案:不要抱怨他人,就算自己當年很悲慘,但是你抱怨於事無補;不要抱怨自己,抱怨是與過去有關係的,但是一點也沒有用;改變自己對生活的設想,才可以真正解除痛苦。」人容易對生活有怎麼樣的設想,而造成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