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牙尖嘴利」到「無齒之徒」鳥類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植食性古鳥類(左)和小型掠食性恐龍(右)的生態復原場景鄭秋暘繪圖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見鳥吃東西時,都是整個兒吞咽下去的。這是因為它們沒有牙齒,所以省去了咀嚼的環節。但是你知道嗎,很早以前,鳥類也是有牙齒的。近日,我國科學家就通過探究古鳥類牙齒的微結構,發現了它們躲過6500萬年前「大滅絕」事件的秘密。

或許不少人會問,是不是所有古鳥類都有牙齒?鳥類的牙齒和它們的食性有著怎樣的關係?現代鳥類還會有一些類似牙的器官嗎?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大部分中生代鳥類都有牙齒

從化石記錄中發現的證據表明,現在已知的大部分中生代鳥類的上下頜都有牙齒。

2018年5月,《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講述了當時新發現的4塊早期鳥類——魚鳥的化石。魚鳥是一種類似燕鷗的海鳥,翼展可達60釐米,生活在距今約1億至6600萬年前的北美地區。它就保留有尖銳的彎曲齒。

此前,古生物學家曾在我國遼寧地區發現一種長有古怪牙齒的鳥類化石。這種鳥類學名為Sulcavis geeorum,屬於已經滅絕的反鳥亞綱,它們身長只有十幾釐米,體型與知更鳥大小相似,生活在距今1.21億至1.25億年前。Sulcavis geeorum的牙齒有尖利的牙冠,而且還保存有形成齒形脊的牙釉質。可能正是因為有了堅固的齒形脊,這些鳥類才可以咬開昆蟲、螃蟹或者蝸牛的堅硬外殼。

「大多數完整的中國遼西鳥類化石都有牙齒並且原位保存在齒骨以及上頜骨的齒槽裡,比如長翼鳥、會鳥、熱河鳥以及燕鳥等,這些鳥類覆蓋了中生代鳥類的主要類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志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但也並不是所有中生代鳥類都有牙齒,比如遼西地區最早發現的也是數量最多的一類基幹鳥類——孔子鳥就沒有牙齒,而具有角質喙。

食性轉變導致鳥類牙齒退化

在李志恆看來,古鳥類和小型獸腳類恐龍具有共同的祖先,它們都具有牙列。

但古鳥類牙齒的數量比小型獸腳類恐龍要少,形態和位置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不像肉食性恐龍那樣長著滿口鋒利的「彎鐮刀」。比如屬於基幹鳥類的熱河鳥,牙齒變小、數量變少;而長翼鳥的牙齒雖然相對較彎曲,但是僅在上下頜的最前端存在。

研究人員認為,鳥類牙齒退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食性的轉變,從肉食性轉為雜食性,種子、果實以及昆蟲都成了鳥類的「盤中餐」。不用費力撕咬,牙齒就不再是鳥類進食的必要器官。

「最近,我們對包括今鳥類、反鳥類、會鳥、熱河鳥在內的古鳥類牙齒的微結構進行對比觀察和研究,發現儘管簡單的釉質層在早期古鳥類中都有保留,但牙釉質與牙本質之間的多孔罩牙本質層皆已消失。」李志恆說,多孔罩牙本質層被認為是能夠避免肉食性恐龍在掠食過程中牙齒斷裂的特殊避震保護結構,它的消失意味著,鳥類的牙齒不再需要特殊的力學保護結構,間接證實了當時的鳥類在飲食習慣方面與肉食性恐龍產生了極大差異。

這說明鳥類牙齒在完全丟失之前,已經出現了階段性的牙齒部分退化現象,直到所有現代鳥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僅僅具有角質喙,牙齒消失成為了一個不變的特徵被保留下來。

沒有牙齒沒關係它們還有喙

到了現代,鳥類的牙齒全部消失。為了增強消化功能,鳥類演化出嗉囊和肌胃,食物先在嗉囊中存貯並慢慢軟化,再經肌胃磨碎。

此外,為了彌補牙齒的功能,鳥類進化出各種不同的喙。

如果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灰雁,你會發現,它們上下喙的內側邊緣是鋸齒狀的。不過,這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牙齒,科學家稱之為板層狀構造。這些特殊的喙部的衍生結構可以幫助它們在取食過程中更有效地進食,比如切割植物根莖、過濾水體中的無脊椎動物等。

李志恆表示,另外還有一些雁鴨類喙部的鋸齒狀構造與板層狀構造類似,只不過形狀不同,其用途很像魚鉤的倒刺,捕魚的時候可以防止魚從口中逃脫,企鵝舌部的刺狀突起與其有類似的功能。

另外,隼形目的鳥類(如紅腳隼)喙部前端有一個小的齧緣齒,即喙前端側面有一個齒狀突起,這也是用來撕咬或固定獵物的。「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牙齒,而是喙部的角質殼衍生出來的膜質或角質結構。」李志恆強調。

相關焦點

  • 孩子牙尖嘴利,可能是父母溺愛過度,疼愛適度才是最好的做法
    文/小焦媽媽雖然說牙尖嘴利這個成語聽上去並不是一個壞的詞,但是一個孩子牙尖嘴利的話,那肯定是令人討厭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是牙尖嘴利的,所以很多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他們為好。錢女士也是掛不住臉,為什么女兒此時此刻變得牙尖嘴利呢?這到底是被誰給傳染的?
  • 牙尖嘴利,吵架時從來不落下風的三大生肖
    讓我們看看十二生肖中那些吵架最牙尖嘴利,也最有水平的幾大生肖吧! 生肖兔 生肖兔人並不喜歡大吵大鬧的與人爭執,可是在遭受別人的挑釁時也絕不輕易示弱服軟。在不得不吵架的時候,生肖兔人就不會再繼續沉默寡言,反而屬于格外牙尖嘴利的類型。而且,別人吵得越兇,生肖兔人就越是可以心平氣和的說一些刻薄而狠心的話,讓自己不落下風。
  • 有牙齒到沒牙齒,鳥類演化歷程中是如何把牙齒搞丟的?
    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十分難回答的問題,也是鳥類演化研究中的前沿熱門問題,截至目前仍沒有公認的統一答案。故事將從第一隻鳥和第一隻沒有牙齒的鳥講起,介紹解答鳥類牙齒消失之謎的各種假說,大家可以沿著這個故事,去攀登鳥類演化的科學高峰!
  • 《道德經》:做人貴在耳聰目明,不貴在牙尖嘴利
    做人貴在耳聰目明,不貴在牙尖嘴利。聰明的人都懂得適可而止,留有餘地,不逞口舌之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道德經》有句話,說得很有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有智慧的人從來不多說話,經常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
  •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很多讀者和觀眾在看《侏羅紀公園》中恐龍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喙」,喙就是嘴巴,特指鳥類的嘴巴,但是恐龍並非鳥類,為什麼恐龍會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呢?
  • 方舟生存進化無齒翼龍鞍怎麼做 無齒翼龍鞍圖鑑
    在方舟生存進化中,無齒翼龍鞍是前期必學的鞍具,無齒翼龍基本算是玩家的第一隻飛行坐騎,十分的拉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無齒翼龍鞍的製作方法!
  • 《方舟生存進化》無齒翼龍鞍幾級能學 無齒翼龍鞍學習指南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遊戲中,無齒翼龍鞍學習等級為38級,可以在印痕技能欄中學習,也可以在25級以後使用琥珀直接跨級學習
  • 脾氣變怪媽媽難搞定,原來是「無齒」娃娃要長牙,寶媽這樣做
    出牙的過程肯定是難受的,對於寶寶來說,長牙是必經的一環。寶寶長牙媽媽愁,其實不是寶寶變壞了幾乎每一位寶媽都會經歷同樣的一個問題,在寶寶六七個月開始,寶寶的性格突然變的暴躁易怒,脾氣變怪,餵奶的時候還會咬的媽媽很疼。
  • 5種特殊的史前動物,第3種為最原始鳥類,分布中國
    孔子鳥,最原始的鳥類之一,其化石大量分布在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的熱河,因其出土化石骨骼、羽毛印跡非常清晰,因此孔子鳥也成了全世界最出名的中生代鳥,孔子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甚至可能是最早的兩性異形鳥類。三角龍,一種植食性恐龍,被認為是恐龍家族中最好辨認的物種之一,也是地球上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生存年代約在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 十二生肖之首——鼠生肖,與鼠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鼠生肖排十二生肖首位,十二屬相,論「實力」,鼠最弱毋庸置疑,但為何佔據十二生肖之首?關注我們的朋友應該有印象,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我國生肖文化豐富多樣,不管專家學術研討,或百姓飯後談資,皆能提供源源不斷素材。
  • 雪狼你這牙尖嘴利,吃裡扒外的傢伙也有今天,給我拿命來吧!
    還號稱三大聖之首。傲天我就不服氣,倒要看看你憑什麼稱為三大聖之首!」話音一落,右手張開,一隻大槊出現在手中,揮舞起來,直接向著白澤攻擊過去。大槊揮舞,凌厲無匹,無盡法則本源湧動,交織一起,化成混沌,仿佛演化大道,大道符文飛舞向著白澤攻擊過去。
  • 種植牙報價從6千到3萬 一顆種植牙到底該花多少錢?
    「幾乎已經問遍了朝陽區大小公立醫院和民營口腔診所,他們給的種植牙報價從6千到3萬,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種一顆多少錢的牙了。」跑了幾個星期的醫院和口腔診所後,67歲的張國英(化名)徹底被弄懵了。
  • 雲南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管理 禁止隨意投食補飼候鳥
    羅愛東 攝中新網昆明3月4日電 (王佳純 郭麗娜)記者4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該局日前發布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雲南各地劃定候鳥遷徙通道、開展巡護值守等,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並明確禁止擅入自然保護區觀鳥和拍鳥,在候鳥遷徒停歇地、越冬地隨意進行投食等行為。
  • 貓牙吸收病——與蛀牙相似卻鮮為人知的牙病,不少貓曾因其失牙
    網上關於牙吸收病的科普並不是很多,可是卻有很多鏟屎官講述的經歷。他們都說自己最開始以為貓咪只不過是患上了蛀牙,可結果查出來卻是一種叫做牙吸收病的疾病。不少鏟屎官還在論壇裡哀嚎:「牙吸收病聽都沒有聽說過,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呀?
  • 昆明全口種植牙多少錢,昆明德韓口腔講解種牙費用!
    昆明全口種植牙多少錢,昆明德韓口腔講解種牙費用!昆明德韓口腔種植中心教授表示,全口義齒的價格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是固定的,種植牙和固定義齒、種植牙和種植牙之間缺牙的朋友自己選擇的義齒材質和修複方法不同,價格差異非常大。
  • 澳大利亞首次發現新品種無齒恐龍,專家研究稱或為迅猛龍近親!
    無齒恐龍構想圖,小圖為其脊椎骨化石。(網絡圖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一塊5年前出土的恐龍脊椎骨化石,發現它屬於新品種無齒陸生雙足恐龍,為該國首次發現。
  • 《無恥之徒》第九季:最能體現父母愛意的東西竟是…性愛小玩具?
    《無恥之徒》從第一季到第九季,迷妹是哭過來的。而傳言不再出演後協商出演的大姐,Fiona則經歷了感情和經濟的危機。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就和迷妹一起看看吧。據說lan的扮演者將會退出無恥之徒的拍攝,所以這也是他在本劇最後的露面了。因為lan要去監獄服刑,所以Fiona答應去開車送他。最後的一次見面機會,但Fiona卻因為車禍無法前去送lan。
  • 有人說孩子長了「多生牙」,那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說孩子長了「多生牙」,那到底是什麼呢?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很多孩子的乳牙長這樣 ▼ 什麼是「多生牙」 顧名思義,就是多餘長出來的牙齒,較為常見的是上頜「正中多生牙」,也就是長在門牙之間的牙齒。
  • 26年種牙經歷,花甲老人見證重慶種植牙發展歷程(組圖)
    (原標題:26年種牙經歷,花甲老人見證重慶種植牙發展歷程(組圖))
  • 基因組圖譜全面揭秘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
    一項歷時四年之久、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全面解析現代鳥類基因組圖譜,使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龐大動物類群恐龍覆滅之後出現的鳥類演化「大爆炸」歷程浮出水面,並深入解答了很多疑問。主導這項研究的國際鳥類基因組研究聯盟不久前以專刊形式集中公布了28篇首期研究成果,其中8篇刊登在《科學》雜誌鳥類專刊上,其餘20篇陸續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大數據科學》等雜誌,這些揭開了生物演化史上又一重要的篇章。   鳥綱基因組和演化生物學研究   以往的研究顯示,在白堊紀物種大滅絕事件中倖存的鳥類,經歷了一次快速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