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西上饒婺源縣鴛鴦湖迎來今年首批野生越冬鴛鴦。據鴛鴦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來越冬的鴛鴦也將逐漸增多。
延伸閱讀
來了!南下候鳥「先頭部隊」已抵京
天氣逐漸寒涼,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的候鳥們,現在也加快了南下遷徙的速度。18日,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官廳水庫監測到首批抵京的候鳥群,灰鶴、天鵝、豆雁等鳥類紛紛現身。
這些候鳥來自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以及我國東北一帶,它們將一路南下經過北京飛往越冬地鄱陽湖。而繁殖地在蒙古國的另一批冬候鳥,將會飛越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翻過延慶海陀峰進入北京。據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今年候鳥的「先頭部隊」抵京時間比往年提前了幾天,主要是因為上述地區降溫比較早,受到不同程度寒流的影響,「這也就導致了候鳥們著急趕路、著急越冬。」李理說。
李理表示,往年候鳥抵京的時候,郊區的很多玉米都已經完成了收割,而地裡零散的玉米粒是灰鶴覓食的主要對象,因此,玉米地常是灰鶴的首選落腳點。不過,由於今年遷徙時間的提前,不少玉米正在進行或者還未完成收割,灰鶴就只能降落在灘涂或者蘆葦蕩裡的凹地進行覓食。
加上今年,保護站已經連續6年監測到疣鼻天鵝的身影。這種天鵝體型龐大,非常漂亮,數量卻並不多,是候鳥中的「網紅」。「往年都是在候鳥遷徙中期甚至晚期,它們才能到達,每年總共也就能看到十多隻。沒想到今年是先看到的,光是昨天,我們就監測到了五隻。」李理說。
除了疣鼻天鵝之外,保護站目前總共監測到候鳥天鵝50多隻,灰鶴、豆雁各200多隻,未來一段時間,候鳥數量還會持續增加,預計將在11月15日左右,北京會迎來冬候鳥過境高峰。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幾處候鳥棲息地水位較以往上漲,今年候鳥數量預計也會有所增加。
李理建議喜歡觀鳥的朋友,請一定做到文明觀鳥、拍鳥。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網、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