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鎮的法治情懷 ——川沙新鎮依託地區特色開展全民普法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法治浦東 法治浦東

編者按

今年是「七五」普法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五年來,浦東新區法治宣傳教育成果顯著,亮點紛呈。豐收之時,共享累累碩果。「法治浦東」推出「七五普法成果巡禮」專題內容,展示全區在「七五」普法工作中湧現的亮點和特色工作。今天推出的是川沙新鎮的《歷史文化名鎮的法治情懷 ——川沙新鎮依託地區特色開展全民普法》。

川沙,這個地處江海之匯的古城新鎮,在浦東發展史上曾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她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是「全國故事之鄉」、「滬劇之鄉」,2007年6月,文化部正式命名她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6年以來,川沙新鎮緊緊依託轄區特色,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治鎮工作,拓展好宣傳陣地,創作好法宣作品,把握好社會熱點,樹立好先進典型,創新宣傳形式、注重宣傳實效,著力營造全鎮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努力譜寫 「七五」普法的最新篇章。

開展重點人員普法,營造機關法治文化氛圍

01機關普法

抓「關鍵少數」,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意識。每年通過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專題講座、主題教育報告會、執法培訓、「誰執法誰普法」案例彙編及專場活動、憲法宣傳周普法進機關、現場開庭、知識競賽、書籍贈閱等各類形式開展各類法治教育活動。推動領導幹部帶頭學法,不斷提高機關幹部法治思維能力,提升依法治鎮的水平。

02青少年普法

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運用作文評比、模擬法庭、法律辯論、法治微劇等形式,在開學第一課、畢業儀式、成人儀式中設置專門的法治教育環節。開展青少年法治書畫比賽,通過文化藝術形式,陶冶青少年情操,從小培養法治意識。開展「律師進校園」公益法治宣講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學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託村、居委等基層組織,加強對特殊青少年群體的法治教育。

建設特色普法陣地,積極運用新媒體開拓領域

01川沙公園法治長廊

將法治元素融入本鎮公共空間,在地標性文化景點川沙公園內,利用曲波長廊的涼亭、走道、橫梁和立柱設計製作了與公園古典風格相和諧的「法治長廊」宣傳欄,選材是以百姓需求的法律常識為主,包括前言、法律格言、法治小故事、法制案例、法條速遞等內容,並根據每季度的宣傳重點不斷變換版面。

02「家門口」普法窗口

將法治宣傳功能納入到社區、村居等的公眾服務窗口,設立「家門口」律師諮詢接待日,開設豐富多彩的法治講座。在2017年11月率先完成全鎮89個村居(工作站)與律師「一對一」籤約結對工作,並在12月實現100%上崗服務。2019年各社區居村法律顧問共為村居委幹部、群眾開展法律知識講座228次,6534人次;為群眾開展法律援助宣傳106次;為群眾開展公證知識宣傳15次;為村居委兩委班子開展警示教育22次;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3437次,3641人次;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諮詢460次,553人次;協助居(村)委會開展疑難矛盾糾紛的調解382件;受居委會委託,對業委會、業主大會重大事項進行法律指導和監督36次。

03華夏社區法律服務工作站

從2015年10月正式啟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法律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組成專業團隊,廣泛動員志願者、社工、義工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法律服務。2019年度工作站接待200人次,受理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動拆遷、欠薪等各類案件139件,代寫訴訟、遺囑、執行申請書等9份,指導居村完成調解協議書14份。

04定千調解工作室

該民非組織成立於2017年4月,負責人十佳人民調解員徐定千同志,主要運作模式是依託鎮調委會以政府購買服務開展調解、法律諮詢、法治宣傳和培訓等工作,同時每周還配備顧問律師每周坐堂。2019年共受理接待法律諮詢650餘人/批次,受理矛盾糾紛調解36起,調處成功36起。

05網絡技術新媒體宣傳平臺

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揮大眾傳媒的法治傳播主渠道作用,依託各類媒介進行宣傳。在川沙政府網站、名鎮川沙、《新川沙》報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上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同時,積極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普法益民服務,努力實現多樣化、精準化的服務型法治宣傳新模式。名鎮川沙微信公眾號粉絲28787 ,專欄有新鎮新貌、百姓百家、博聞博覽等發布各類法宣工作活動信息,閱讀量評論每篇1000左右。開展線上法律知識競賽和法治培訓,通過電子媒體傳播法律知識。積極運用公共活動場所的電子顯示屏、服務窗口觸控螢幕、公交移動電視屏、手機屏等,推送法治宣傳內容。

依託「老字號」打造品牌,突出區域宣傳特色

01「老伯伯茶室」搭建社情民意新平臺

「老伯伯茶室」位於川沙城廂社區西市居委,是社區居民自治的議事平臺。每周組織文明禮儀、心理健康、法律知識等講座,安排專人開展法律政策諮詢和調解服務。

02「老娘舅工作室」調解矛盾「法」字當頭

川沙六團社區12個村居建立了自己的「老娘舅」工作室,由老支書、老黨員坐堂化解矛盾糾紛。社區顧問律師每月到工作室開展法律業務指導,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03「老媽媽文藝隊」傳遞法治新內涵

川沙華夏社區共有13個居、村委,各類基層群眾文化團隊達到51個,成員800多人中大多數是愛好文藝的老媽媽們。文化團隊涉及戲曲、歌舞、樂器、書畫、烹飪、手工藝、體育等多個領域。每年華夏社區都會組織「居民群眾才藝大比拼」,結合依法治理、社區自治進行宣傳。

04「老幹部坐堂」用法律知識為群眾搭脈看診

川沙六團社區灣鎮村成立了「老幹部坐堂」,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1-2名老幹部值班坐堂傾聽民聲,結合「農民書屋」開闢了法律圖書角,擺放一些法宣產品、法制宣傳單、法律援助手冊、法制電視廣播報刊推薦單等。

依託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推進基層依法治理

01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充分發揮法治創建的示範輻射作用,促進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深化依法行政示範街鎮、民主法治村(社區)等法治創建活動,引導和教育群眾依法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助力川沙新鎮獲評首屆(2018年度)浦東新區法治社會建設優秀案例徵評活動優秀組織獎,《川沙新鎮華盛議事園》入圍案例,2019年川沙新鎮界龍村被評為民主法治示範村。

02開展豐富多彩群眾法治文化活動

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組織開展法治文藝展演、法治故事巡講、法治徵文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活動,創作法治戲曲、法治小品、法治歌舞、法治書畫等融入等法治文化作品。與法院聯合舉辦了現場開庭社區法制課堂活動,結合六大社區安置幫教工作開展了村居委幫教項目,開展了現場講座、授書儀式、設攤宣傳、文藝匯演等活動。

03設計製作特色法治文化作品

連續兩年,我鎮設計的視頻公益廣告《馬路不是戰場》《垃圾分類》分別在「浦江法韻」法治公益廣告大賽中獲得優秀獎和二等獎,設計的海報《依法治國》獲得三等獎。設計各種特色logo標誌、購物袋、充電寶、多功能筆、手電筒、餐巾紙、無葉小風扇、摺疊扇子、垃圾袋、耳機、卡套、u盤、鑰匙圈、移動電源、數據線、餐具、卡包、憲法宣傳小手冊、行政法宣傳手冊、法律援助手冊、案例彙編等共計100多萬件,給機關、社區、村居、樓組設計製作特色法治樓組文化牆和展板。

聚焦社會管理難點,建設法治文明老城新貌

圍繞「五違」整治、外來人口綜合管理服務、物業管理、交通執法、垃圾分類、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等社會治理重點難點和管理薄弱環節,大力開展以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為核心的專項治理。深入推進鎮、社區、居村三級法律顧問體系,全面提高全鎮依法辦事能力。將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等內容,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川沙好人」評選、十佳優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團隊等活動,在文明城區、文明村鎮創建中擴大法治宣傳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七五普法」期間,川沙新鎮共計開展各類普法活動750餘次,法治講座550餘場,開展法治文藝演出30多場,組織觀摩法治電影8次,受眾人數超過300萬,形成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在繼續謀劃好「八五」普法工作,歷史文化名鎮川沙將在不久的將來煥發嶄新的光彩,成為別樣的法治魅力新城。

消息來源:川沙新鎮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原標題:《「七五」普法成果巡禮 | 歷史文化名鎮的法治情懷 ——川沙新鎮依託地區特色開展全民普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配套服務國際機場和迪士尼,上海川沙將成度假休閒活動中心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浦東一直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川沙作為浦東歷史文化之根,肩負著文化復興的使命。1993年川沙撤縣,設立浦東新區,區域面積533.45平方公裡。其中川沙縣原區域面積466.11平方公裡,佔到原浦東新區行政區域面積的87.4%。為保留川沙歷史地名,將城廂鎮更名川沙鎮,後經多次行政轄區調整,成為今日川沙新鎮。
  • 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中國夢 新時代 勞動美」職工風採...
    川沙新鎮「中國夢 新時代 勞動美」職工風採展示大賽決賽今舉行 川沙新鎮「中國夢 新時代 勞動美」職工風採展示大賽決賽今舉行 川沙新鎮「中國夢 新時代 勞動美」職工風採展示大賽決賽今舉行
  • 川沙新鎮生活日記——「百姓百家」這個暑假,一群年輕人給川沙新鎮注入新活力
    夏日未滿,熱浪炎炎今年的暑假有些不同因為18名大學實習生用他們的熱情與憧憬為川沙新鎮注入了別樣的活力楊淋(上海社會科學院)實習崗位:川沙新鎮計財辦我的座右銘是卓然獨立,越而勝己。丁加研(上海健康醫學院)實習崗位:川沙新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我負責整理檔案,整理表格,歸納資料以及整理川沙新鎮各級黨組織的黨課方案和黨建品牌方案
  • 廣特播報報導上海電視臺播出—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連民村
    近日,我欄目開展《美麗上海,鄉村振興》大型電視專題報導,本期節目,我們攝製組來到了位於浦東之心,川沙之南的世外桃源----川沙新鎮連民村。連民村地處川沙新鎮西南端,全村有23個生產小組,本地農戶1539戶,村域面積4.62平方公裡。
  • 弘揚法治精神,共享法治成果——千陽縣「七五」普法工作調研報告
    李紅江 沙勤科 隆麗君 蘇皓依法治國、普法先行,法治宣傳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先導性、長期性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對普法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巡禮16:深圳廣築普法陣地,深植法治文化
    近年來,深圳市依託「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使法治文化建設從普法部門主導向行業、部門轉變,形成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如今,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區已成為深圳法治文化基地建設的主要推動力量。
  •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川沙新鎮南側要建設吉燦路:位於上海迪士尼以南
    根據上海市規土部門發布消息,浦東新區準備修建川沙新鎮南側的吉燦路,道路共分成兩段:吉燦路(崇溪路-寶溪路)和吉燦路(聚溪路-新溪北路)。浦東新區新建的道路工程位於川沙新鎮的南側,也就是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上海迪士尼)的南側,屬於傳統的六灶鎮區域。
  • 南華大學:開展「法文化月」系列普法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夏文輝 李曾)近日,南華大學開展第十二屆「法文化月」系列普法活動,開展多場形式不同的普法活動如普法系列講座、民法典知識展覽、法律觀影、法律趣味越野、憲法晨讀、社區普法等。普法志願者深入南華社區開展「法典進社區,普法惠人民」法制宣傳進社區活動。衡陽市法學會民商法研究會會長羅春華以「民法典編纂中的道路自信與理性自覺」為題進行分享,結合其豐富的工作經驗,利用居民身邊的具體事例加以解釋,提高普法宣講效果。普法志願者團隊就社區居民們疑惑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解答,消除了他們在法律上的困惑和盲區。
  • 立足區域特色,努力構建「大普法」新格局|臨海「七五」普法交卷啦!
    「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開展5年以來,臨海市按照新時代法治宣傳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強化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政協監督,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領導責任機制和逐級負責的工作責任體系建設,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為抓手,深挖區域特色法治元素,加快推進普法載體創新,加強多層次多領域法治輸送,
  • 廬江縣:法治文化公園落成 再添普法新陣地
    9月16日,在廬江縣城東法治文化公園,一些群眾在遊玩和欣賞美景,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薰陶。  據悉,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近期,廬江縣司法局以打造法治文化陣地精品工程為抓手,依託縣城東水體公園建成了廬江縣法治文化公園。
  • 三水區大塘鎮創新方式增強普法實效 促法治入人心 當前位置:首頁>...
    加強特色普法陣地建設,針對不同群體開展普法「小灶」,將普法教育滲透到職能部門日常工作中……近年來,大塘鎮不斷創新方式,持續增強普法工作的影響力,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 朔州市法學會2020年大力推進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
    攜手從點擊關注開始2020年是朔州市法學會事業蓬勃發展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市法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著力推進「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不斷提高新時期全民普法的實效性
  • 法治宣傳教育「江西特色」樣本解析
    江西省萍鄉市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輝 法治宣傳教育是增強全民法治信仰、推進法治江西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江西省司法廳廳長、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普法辦主任王國強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江西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為主題,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為主線,以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為重點,以深入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為抓手,以提高全民法治素養為目標,著力推動法治宣傳教育理念思路、方式方法、手段載體、體制機制轉型升級,煥發新時代法治宣傳教育的生機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法治宣傳教育新路子
  • 解析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郊野地區發展:避免出現大片的城鄉結合部
    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城鄉結合部從上海市整體發展的思路上來看,城鄉地區有不同的分工,城鄉結合部是上海市盡力避免出現的情況。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城鄉結合部下面就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的村莊地區的布局。
  • 「七五」普法巡禮 | 平羅縣:法治陽光,點亮美好生活
    「七五」普法以來平羅縣委、縣政府以提高全民法治素養為總目標以憲法宣傳為重點以「法律八進」為載體>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抓手深入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為法治平羅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具體做法一起來看平羅縣委、縣政府確立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體制。
  • 濟寧嘉祥縣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 主題普法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為營造安全、文明、和諧、法治的節日氣氛,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著力培育家國情懷。9月29日,濟寧嘉祥縣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業務職能優勢,有機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嘉祥法德主題文化園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普法活動。
  • 春風化雨 法潤人心——江西開展「七五」普法工作綜述
    從信「拳」到信法,折射出的是江西「七五」普法帶來的巨大變化。2016年以來,江西將「七五」普法工作納入法治江西建設藍圖謀劃推進,健全體制機制、抓住「關鍵少數」、創新普法形式,讓公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依法治省社會基礎持續夯實,全民普法與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日益融合,走出了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法治宣傳教育新路徑。
  • 川沙多村莊發展特色民宿 連民村或成"滬版威尼斯"
    自今年6月《浦東新區關於促進特色民宿業發展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之後,為民宿提供了首個官方標準。迪士尼周邊的川沙地區,成為民宿項目的沃土。「川沙鎮連民村特色民宿」,成為《意見》出臺後首個啟動的民宿項目。而在川沙界龍村,首批民房改造民宿已經在裝修階段,計劃在年底亮相,有望成為上海首批正式投入運營的民宿項目。
  • 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全民信仰
    來源:海外網12月4日,北大法學院學生開展校園普法宣傳。江衍錡攝今年的12月4日是中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從11月30日至12月6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組織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宣傳活動。這次會議主題重大,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在這一背景下,今年的「憲法宣傳周」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憲法宣傳緊密結合起來,確立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這一鮮明突出的主題。
  • 嘉興28路普法主題公交專線 讓法治宣傳「動起來」
    儀式中,公交普法志願者和律師代表隨車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諮詢,為市民乘客宣傳法治知識,講解法律難題。「坐了這麼多年的公交車,我還是頭一次坐法治公交車,蠻新鮮的。乘公交車就能學習到法律知識,蠻贊!」嘉興市依託市區客運量大、運營裡程長、受眾覆蓋面廣的28路公交車作為法治宣傳平臺,先行推出5輛公交車,按照「一車一主題」(憲法、民法典、地方性法規、交通法、法治農民畫)對車身、車廂內飾進行法治文化渲染和打造。在公交車上放置民法典、交通法等與市民日常生活、出行密切相關的法治宣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