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千家門店,很多人只吹空調不買書,為什麼新華書店不會破產

2020-12-22 數字財經智庫

亞馬遜電商雖然退出了中國,但是旗下的kindle卻熱銷,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閱讀器。中國人喜歡買書,但不喜歡看書,根據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成人人均閱讀為4.67本,相比美國的人均12本差距甚遠。但人口基數大,讓其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圖書市場。據了解,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達到了1111.85億元。

1995年,亞馬遜創立,開啟了網上銷售圖書的歷史;1999年當當網成立,開啟了國內圖書電商的歷史。過去20年,中國電商發展成為了和實體零售相抗衡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豐富的選擇,便捷的物流,讓很多人開始遠離實體書店,選擇了在網上購買圖書,或者是直接選擇電子圖書。之前,人們最喜歡逛的線下書店開始變得冷清。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倒閉的書店越來越多,據說有五成直接倒閉,還有很多是虧本經營。就連三聯書店這種知名的全國連鎖品牌都關了不少門店,「文青聖地」的唐寧書店也倒下了。

線下圖書零售市場似乎是哀鴻遍野,實體書店沒有了出路,這一行基本要被淘汰。作為國內最大的書店連鎖品牌新華書店,由於圖書豐富,而且圖書可以隨便翻閱,加上裡面一直開著空調,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去處。記得小時候一到暑假,新華書店就擠滿了人,很多人席地而坐看書很久,似乎是只看不買。如今,線下圖書市場這麼慘澹,為什麼新華書店卻不會破產呢?

實際上,新華書店不但沒有破產,而且還活得非常滋潤。根據新華書店財報顯示,2018年營收為1278.62億元,實現利潤157.43億元,門店數量達到了1035個。千億營收,百億利潤,這絕對是一家業績非常良好的企業。在剛剛發布的中國民企500強中,新華書店可以排到34名,超過了海瀾之家、TCL、龍湖地產。也就是說,新華書店靠賣書賣過了做衣服、家電、地產的。所以說,你的刻板印象並不代表真正的市場狀況,那為什麼新華書店這麼牛呢?

首先,新華書店最大的業務版塊並不是書店圖書零售,也就是說不是通過一千多家門店賣書而來的。它最大的業務便是掌控了全國所有的教材供應,這可是一個超大的市場,全國這麼多大中小學,各種教科書,輔導資料等等。我們國家讀書這些都還不是免費的,所以,作為圖書第一大國企,就是有這種先天的資源優勢,這是其他任何書店都無法相比的。

其次,新華書店還有出版業務的,一方面可以接外面的圖書出版,來獲得收入;另一方面自己的圖書印刷,又可以降低成本,這樣又能省一大筆錢。實際上,也就是降低書店的運營成本。

第三,在廣闊的縣級市場,甚至是鎮級市場,新華書店還是很吃香的。在這些地方電商並沒有那麼發達,學生購買書籍,還是在實體店為主,現在圖書市場競爭激烈,很多倒閉,但是新華書店卻一直堅挺,所以,新華書店到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在這些市場依舊有很可觀的銷量,能夠帶動業績的增長。

最後,這些年雖然很多書店倒閉了,但是卻有一些書店火起來了,而且越做越好,比如誠品書店,西西弗書店,他們帶著咖啡和工藝品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回來了,這些書店又成為了文藝青年們的朝聖之地,結合演講,各種小活動等等,吸引著年輕人們去打卡。新華書店也沒有落後,升級了一些門店加入咖啡及文化周邊零售,與當下年輕人接軌。新華書店作為最知名的IP,這些年還搞起了跨界合作,買一些衣服包包等等,也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

很多人說新華書店是國企,有政府補貼,不可能會倒閉。實際上,新華書店很早就已經政企分離了,自負盈虧。能有100多億的利潤,做得相當優秀了。線下實體書店業態沒有死掉,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回來,就連網上第一大圖書零售商噹噹,都在線下開了160多家門店,可見對線下市場依舊非常看好。

前些年,電商的迅速崛起,確實是讓實體零售措手不及,很多行業都面臨衝擊,倒閉了不少門店。但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線下實體零售又找到了新的活法,又開始重新煥發活力,生意也不斷變化。所以,外界的環境是有影響,但是更多的是自己要與時俱進,及時做調整,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不然只有被淘汰一條路可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新華書店裡有那麼多隻看書不買書的人,卻還不會倒閉呢?
    夏季高溫炎熱,有空調的地方自然是大家很樂意去往的地方。街上的大大小小書店,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裡面吹著空調讀著讀書,好不愜意啊,特別是新華書店裡面,經常擠滿了人。可是有細心的朋友就發現問題了,這些讀者直接在書店或站著或舒服的坐著把書給看完了,那誰還會去結帳買書呢?
  • 為什麼看起來沒什麼人買書,而新華書店不會倒閉
    向你問好喜歡看書的朋友,都知道,去新華書店的,顧客很多人只看不買,尤其在夏天還是蹭空調的好去處,同樣愛看書很少買書的不是我小氣,主要是值得買過來收藏的書真的太少。我曾經還一度擔心,每個人都只看不買這樣搞下去啊,我最愛的新華書店會不會倒閉。
  • 新華書店只看書卻不買的人很多,為什麼不會倒閉?內行人透露實情
    新華書店只看書卻不買的人很多,為什麼不會倒閉?內行人透露實情今天小編寫文章之前想問問大家,大家喜歡去新華書店嗎?喜歡在新華書店看書嗎?如果喜歡,那你肯定很喜歡小編今天寫的文章。如果不喜歡,那也不要緊,就當漲知識了,也許看完小編的文章,你會愛上閱讀哦!經常喜歡去新華書店的讀者朋友們應該都會有所發現,每次去新華書店看書的人特別多,但是買書的人卻寥寥無幾。我們也難免不會懷疑,為什麼買書的人這麼少,新華書店卻從來不會倒?內行人告訴你實情。其實,人肉眼看到的往往都是假象。
  • 新華書店,一個顧客只看不買的書店,為什麼一直沒有破產?
    不知道又沒有人和小編一樣疑惑,為什麼世界上會有新華書店,一個超神奇的書店存在?進新華書店的顧客很多都是只看不買的人,為什麼新華書店能在這種情況下一直存在,還沒有破產?而且新華書店裡面還經常開著空調,在連店員的上班時間都非常準時,朝九晚五絕不多呆,這樣的書店,還有這種消極怠工的員工,居然還能一直存在?為什麼?不符合常理呀!後來,在小編知道自己上學時的課本是學校從那裡買到的時候,小編當時的臉色難看的要死,不過很快小編就反應過來了,還想要跟更多的人分享這個消息。
  • 新華書店裡面看書的人比買書的還要多,為啥它沒有破產?
    提到新華書店,我的思緒瞬間回到了讀高中那會,因為那時候我在北方某個縣城讀高中,學校旁邊有家新華書店,當時學生可以拿著學生證外加幾元錢就可以辦一張讀書卡,周末的時候就可以去新華書店頂樓圖書室看書,還可以借閱,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新華書店更像是一家福利機構,而不是一家以盈利為主的單位
  • 為什麼新華書店裡看書人多,沒人買書,書店卻還能持續運營下去?
    面對這樣的現象,新華書店似乎也已經看慣了,一副並不寄希望於書友買書來增加自己的營業額的樣子。這讓我們很是奇怪。按道理說,新華書店因為要陳放很多書籍,所以往往需要很大的店面空間。而鬧市的位置,註定租金不菲。通明的燈火,以及冬暖夏涼的空調,和店內的工作人員工資,哪一樣都是要真金白銀堆砌。面對如此高昂的成本,如此蕭條的營業額,新華書店是怎麼做到依然屹立不倒,還能常年處在人們視線中的?
  • 「新華書店」顧客只看不買,空調照明卻常年供應,為啥卻沒破產?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而獲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僅僅是依靠舊報紙了,所以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瀏覽,不過無論電子時代如何發展,書本也是不會被淘汰的,各個城市都有相對應的圖書館。
  • 在電子書興起的年代,顧客看而不買的新華書店為何仍能生存下來?
    當談到「新華書店」時,70後,80後甚至90後都不陌生。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家甚至好幾家新華書店,裝修精美,服務周到,而且都有免費空調,地理位置優越。當我們的父母還很小的時候,網際網路技術還沒有傳播到大街小巷,電子書和雲看書的形式是聞所未聞的。
  • 新華書店書友只看不買,空調全天供應,靠什麼盈利!
    新華書店可以說是我們幾代人的印象了,對於學生來說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新華書店了,每當老師布置作業,或者當我們邁入新學期的時候,新華書店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小孩子,他們無一不是奔著看書結伴而去新華書店。但是有一個現象我們一直會發現,那就是新華書店之中的很多人都是為了看書而去的,真正買書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新華書店的空調卻是全天供應的,那麼新華書店究竟是靠什麼盈利的呢?其實,新華書店是國有企業,在全國有5000多家連鎖店,不但如此,新華書店在全國還有500多家出版社!
  • 美國人發現:新華書店看書的比買書的多,會破產嗎?網友:賺了呢
    新華書店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我一小時候家裡窮,家裡能供我上學就不錯了,一本課外書相當於家裡人一天的夥食費,所以我都不敢隨便問家裡人買,於是就經常去鎮上的新華書店看書,有的時候在書店一待就是一整天,所以新華書店也成了我童年的寶藏之地。
  • 新華書店那麼多人只看書不買,為什麼還不會倒閉?看完漲知識了
    學生時代,學校要是讓我們買學習自資料或者課外書,都會讓我們去新華書店買正版的,每次去新華書店,都能看到不少小學生坐在裡面看書,尤其是寒暑假的時候。這麼多人只看不買,新華書店也從來不趕人,他們真的賺錢嗎?為什麼不會倒閉呢?
  • 廈門新華書店9家門店已恢復營業 進店顧客要不超過20人
    2日,廈門市新華書店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恢復營業的通知,除集大校園店外,其餘所屬的9家門店已恢復營業。昨日,記者走訪了解到,書店開門吸引不少顧客購買教輔類書籍,書店則推出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現場】用了免洗洗手液才能進店買書須無接觸支付昨日14時許,陸續有市民佩戴好口罩來到新華書店廈禾教育書店。入口處,工作人員引導顧客間隔1米以上距離有序排隊,依次給顧客測量體溫,並要求顧客登記身份信息、聯繫方式。
  • 電子書橫行於市,顧客只看不買的「新華書店」,是怎麼賺到錢的?
    電子書橫行於市,顧客只看不買的「新華書店」,是怎麼賺到錢的?1937年成立的新華書店,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14000多個發售網點的巨大平臺,不僅如此,新華書店在網絡上也有著非常大的知名度,並且有著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而新華書店的主要營業方式,就是賣書,但是在現如今的社會上,網絡書刊能夠輕易獲得,很多人去往新華書店也只是將它當成圖書館只看不買,全國這麼多網點,每天的運營費用人工成本都是一個天文數值,那為什麼新華不會倒閉呢
  • 顧客只看不買,新華書店為啥不倒閉,還越開越多?國家真是高瞻遠矚
    在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新華書店裡也是同樣的情景,雖然來往的人還是很多,但更多的人是現在實體書店裡挑選和試看,覺得喜歡的話在網店上買,看書的人倒是很多,但書沒賣出去幾本,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懷疑了,為什麼銷量這麼不好,新華書店的生意並沒有倒閉,反而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多呢?今天我們就一同為您解答。
  • 為何許多人在新華書店看書,卻從來不買,店門還「倒閉」?
    為何許多人在新華書店看書,卻從來不買,店門還「倒閉」?網絡現在不斷的進步,而對我們來說也是有了很大的便利,那麼相信現在大家都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手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網上購物以及看視頻,玩遊戲等等一系列也是非常的有趣,我們大家可能在平時想看書的時候,都是通過手機上的電子書來閱讀,相信現在很多多的人都離不開手機的,所以在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看手機那麼說,對於有一些人來說,在進行閱讀文章的時候,就不喜歡用手機來看
  • 新華書店原來是這樣賺錢的,怪不得沒有顧客買書也不會倒閉
    網絡上電子書給人們帶來了很大方便,所以很多實體書店變得生意蕭條。但是小編覺得還是讀紙質版書更有意境,更有感覺。想讀紙質書,要麼去圖書館看,要麼去書店買。說起去書店,中國人最喜歡的就是去新華書店,不是因為便宜,也不是因為正版,而是因為在這裡你可以免費閱讀,待多久都沒人趕你走。
  • 新華書店看書的人不買書,怎麼不趕出去?背後商業邏輯分享給你
    我們也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說起看書,除了圖書館和自己買書看外,書店應該是大多數人經常去的地方。近些年,全國範圍內也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網紅書店,比如鍾書閣、西西弗,很多大老闆都親自下場,做起了「文化生意」。
  • 新華書店,店裡的書都是未拆封的,只準買,不準看?錯怪書店!
    新華書店,店裡的書都是未拆封的,只準買,不準看?錯怪書店!讀者是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書,併合口味,想拆封看一下;但商家為了利益,不許拆封,再者,塑封的從表面上美觀,心理舒暢些,各有所圖,所以,要購書慎重,免爭執。太多人一看看一天。不愛惜書本。影響真正的購買者。
  • 網上買書買過不少,用外賣紅包買書你試過嗎?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很多人都有爬書架的經驗,買一本書要去書店裡,在書架上來回找。2020年了,不需要了。近日,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送餐平臺,杭州主城區的市民買書可以在家下單。當然,平臺的滿減、優惠紅包也能用在買書上。當街頭的外賣小哥騎車穿梭,你以為他車上都是美食嘛?不,可能還有書。以後,外賣小哥不僅僅能填飽你的肚子,還能給你送來精神食糧。
  • 河北定州:問:新華書店都買不到的書是什麼書?
    平臺網友反應:自己大哥的孩子在定州某鄉鎮小學讀書,大哥託自己在城裡幫忙買本練習冊,跑遍整個定州也沒找到,去新華書店找,也沒有賣的。有人「指點」:要想知道哪兒有賣的,就直接問老師,只有老師知道。於是再次聯繫大哥,告知定州城裡的一家書店有售,來到這家書店,發現這裡生意出奇的好,買各種教輔材料、練習冊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