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華書店,我的思緒瞬間回到了讀高中那會,因為那時候我在北方某個縣城讀高中,學校旁邊有家新華書店,當時學生可以拿著學生證外加幾元錢就可以辦一張讀書卡,周末的時候就可以去新華書店頂樓圖書室看書,還可以借閱,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新華書店更像是一家福利機構,而不是一家以盈利為主的單位。
事實上,很多新華書店好像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狀況,就是看書的人比買書的人還要多。但為何新華書店沒有破產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得知道新華書店的地位,因為長期以來,新華書店都是國內出版發行行業的「大哥」,雖然2002年以後新華書店總店改制,成為中國出版集團的十二家主要單位之一,但是相比同行業其他單位而言,新華書店的業務範圍顯然更廣闊,其發行網點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這樣的體量,在國內恐怕只有中國郵政可以與之相比了吧。
正好之前也有人提問,為啥現在快遞那麼發達,郵政速度那麼慢,但郵政怎麼沒有倒閉?因為很顯然,快遞的主要特徵是快,而郵政的主要優勢,雖然不在於快,但是它分布的點比較廣,尤其是一些偏遠的地方,快遞的觸角根本無法抵達,但是郵政卻可以幾十年如一日通暢地運行,保障了更多人郵件和取件的需求,這就是它之所以沒能也不會倒閉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這也沒錯,因為新華書店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國家官方書店,即便改制為企業的時候,剛開始也是全民所有制企業,這樣的企業,你讓它以盈利為目的,合適不合適呢?
但是這也並非就說新華書店沒有盈利的渠道和能力了,事實上,新華書店以其出版發行行業的地位,想要盈利創收,途徑有很多,比如幾乎所有學校的教材和輔導書的發售、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的出版物發售、國家發行刊物的發售等等,再加上其網點林立,規模效應顯著,所以對於新華書店來說,想不盈利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