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做題速度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面對學生做題速度慢,老師一般都是讓加快速度,多做多練,速度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上去了,這個說法其實比較籠統,對於一些不論怎麼做題速度提升並不明顯的學生來講,並不是那麼適用,他們的做題速度還是一如既往的慢,學生家長也只能在一旁干著急,只能一句「加油做,加快速度啊,不然上了高考考場做不完題那可太虧了」。
家長這話也並不是沒有道理,每年的 考場上都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由於考生沒有把控好時間,做題速度慢,試題做不完,導致丟失大量分數的情況。不會做而失分可以理解,但是因為做題速度慢而丟失了本應該得到的分數,那真是太過可惜了,今天小薈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做題速度慢的成因,並結合這些成因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做題速度慢的原因
1.題目不熟練
造成對題目不熟的原因大概有三個:學生對知識點本身不熟悉(基礎沒有打紮實)、解題思路不清晰(思維不熟)、對於題目的分析能力不足。
2.能力不足
計算能力不足、寫字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不足、接受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不足都會導致學生做題速度緩慢。
3.性格原因
不少同學在做題時的各種馬虎、粗心都可以歸結於急躁,總擔心考試時間不夠,因此沒能很好地把控做題節奏,他們有的人在讀題時快速讀完題目卻不了解其表達內容,有的或者是還沒讀完就開始寫答案了,當時覺得「這題簡單我會做,要趕快寫下」,做題期間往往還要反覆回頭看題目,浪費時間,或者乾脆就做錯。
4.做題習慣不好
很多同學拿到題就開始悶頭做,解題之前沒有透徹的理解題目,等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法解完題後才回頭再看題目要求,這才發現自己的題做錯了,還有的同學看到題目不認識,就猶豫要不要先做,嘗試做了幾步之後發現沒辦法繼續解題,導致不知不覺的浪費時間。
解決方案
1.做題訓練
建議同學們無論是出於衝刺角度還是做題速度訓練角度,都用簡單題和中等題來訓練。難度也應循序漸進,可以先從選擇題開始,然後是簡單、中等的解答題,而後是填空題,最後還有剩餘的時間了才去練習做所謂的「最後一題」。
中等題和簡單題,要總結做題過程的思維和解答步驟,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同的題型,在解題思路上有太多的相似點。把這些相似點總結出來,你會發現可以應用到各個題型。如理綜的物理,幾乎都是按照題目表述的步驟羅列表達式,然後聯立求解即可得出結論。
2.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做題的量大且持續時間長,這裡說的不是總量,而是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題量必須要夠,連續做題的時間要長,而不能淺嘗輒止。在訓練及選題的過程中,最好要同科同類。
掐算好做每一道題或每一套題的時間,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訓練解題思維。當你總結完解題思維後,要儘量縮短做題時間。然後通過做模擬卷的時候,至少縮短規定時間的10~30%左右,當你能夠穩固在這個時間段答題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太多問題了。
3.能力訓練方法
計算能力不足是由於邏輯推導能力不足所導致的,可以通過做大量的計算推導來提高。至於寫字速度慢,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寫得慢,然後逐步加快寫字速度即可。閱讀慢或者記不住的同學,平時應當多大聲朗誦,多讀一些適篇幅適中的文章或題目,逐漸加長即可。
至於做題習慣不好,粗心大意導致做題速度緩慢的同學,平時應該注意改正做題習慣,找好做題方法,通讀理解清楚題目之後再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