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安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開放寬容的落戶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湧入西安。
為西安的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人口的迅速增長也帶來了諸多教育方面的問題。
近期,大家對於集體戶子女的幼升小入學,也有著諸多疑問需要解答。
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西安集體戶子女入學最受關注的幾個問題,希望可以為各位家長解開迷津!
問:集體戶與家庭戶區別是什麼?
答:集體戶是多個公民,他們相互之間不存在家庭關係,而且居住在機關、團體、企(事)業、寺院等單位集體宿舍,公安機關為管理方便,按集體戶口進行登記管理,共立為一戶或多戶,一般由所屬單位確定專人、專門機構進行管理。
家庭戶是以家庭關係為主的公民,一般居住在同一所(套)房子,共同生活,人數為少數幾個。公安機關以家庭為單位,並確立其中的一個人為戶主進行登記管理,發給家庭戶口簿。
區別:集體戶口沒有戶口簿,只有戶口卡,一般由工作單位或戶口掛靠的人才交流中心保管。集體戶人員結婚或上社保時,需要向保管方借取戶口卡。
問:父母一方是集體戶,孩子能落集體戶嗎?
答:能!根據2月1日最新政策,父母一方是集體戶的,孩子也能隨遷落入集體戶。
問:集體戶孩子如何上學,需要準備什麼?
答:關於集體戶口入學,政策上的條文很簡單:陝西省、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集體戶代管戶主子女,實行在居住地按學區劃分範圍入學。但具體如何操作比較籠統。
不過可以參考2019年碑林區教育局關於集體戶子女上學的政策:
➀學區劃分
按照居住地就近劃分。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居住地對應學區劃分安排入學。
➁材料準備
1.無房證明(若你無房,是租住情況,帶著戶口本和身份證去房管局開這個證明)
2.租住合同
3.房東的房產證明
4.社區的居住證明
5.戶籍證明
6.孩子的疫苗本
以上為碑林區教育局去年的政策,每年每個城區對於集體戶上學要求略有不同,各位家長可致電各區縣教育局諮詢。
問:我在西安上班,侄子可以投靠落戶嗎?
答:政策上指的是投靠直系親屬落戶,那麼直系親屬指的是父母、子女、愛人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
問:我是外來務工人員,孩子沒有西安市集體戶和家庭戶,怎麼在西安上公辦學校?
答:如果既沒有西安市家庭戶,也沒有落西安集體戶,那麼孩子可以按照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四證」就讀公辦學校。
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四證」說明: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堅持「以流入地為主相對就近入學,以公辦學校為主免試入學」的原則,實施以居住證為主的「四證審核」制度,由各區縣教育局協調派位。
(1)隨遷子女由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下同)持「四證」到區縣教育局指定單位登記,由區縣教育局組織審核後統籌安排。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和灃東新城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原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2)進城務工人員是指:非我市戶籍並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 周至縣、藍田縣、戶縣戶籍到主城區務工的人員。
(3)「四證」具體內容:
居住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的西安市居住證或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的證明。其中,非我市戶籍務工人員提供西安市居住證及相關材料;周至縣、藍田縣、戶縣戶籍進城務工人員提供由社區辦理的我市居住證明及相關材料。
戶籍證明: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原籍戶籍證明及父母的身份證(複印件)。
務工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流出證明: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人民政府開具的在當地無監護條件的學生流出證明。
(4)隨遷子女入學的辦理時間、條件、程序和辦法由各區縣教育局確定。公辦學校資源不足的區縣教育局,可統籌安排進入接受政府委託的民辦學校就讀。
問:集體戶口在高新,能上高新的學校嗎?
答:只要戶口在高新,是可以上高新的公辦的,但是學校由教育局分配,公辦招生順序是優先有戶口的,然後是居住地的,如果對應的學區小學人滿了,可能會被分流,分到其他學校。
問:集體戶口落戶於後宰門處,可以上這公立小學嗎?
答:陝西省、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集體戶代管戶主子女,實行在居住地按學區劃分範圍入學。需提供居住證或居住證明(租房合同、房東房產證或購房證、購房合同)。集體戶口是按照學區劃分學校的,具體上的小學按照當年最終學區劃分學校而定。但是基本後宰門小學比較熱門,學區內劃分會將名額錄滿,劃分到這學校的機會不是很大。
問:孩子戶口只跟爸爸一個戶,或只跟媽媽一個戶可以嗎?
答:往年入學需提供的資料顯示,戶籍證明只需要:子女和父母都在一起的戶口薄,或,子女隨父或母一方的戶口薄,兩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