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家長最關心的入學戶口問題—
近幾年在西安上學,戶口顯得特別重要,哪些情況屬於房戶一致?外地戶口怎麼在西安上學?上學有沒有落戶時間的限制?這些問題可能困擾了很多家長。今天糰子就匯總了家長們關於戶口的一些熱門問題,看了這些,你肯定能化身成為「戶口問題通」了!快來跟著糰子看下去吧!~
問:什麼是房戶一致?
答:房戶一致即戶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規劃用途須為住宅)相一致。
問:在西安上小學必須房戶一致嗎?
答:現在在西安上公辦小學,各區縣教育局先安排轄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分布、學位供給等情況,按照「提前摸底、公布學位、公開規則、參考意願、相對就近、統籌兜底」的原則安排轄區其他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問:父母有自己住房,但學區不好,能否將戶口遷入老人、親戚或其他人家?
答:不可以。孩子應跟父母的戶口在一起,居住在父母自己的產權房內。報名要持孩子父母親的產權證及戶口本。
問:持老人產權證能否報名?
答: 老人特指孩子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持老人的房產證報名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孩子的父母雙方都未購房或未分配住房,確實都沒有自己的住房;
二是父母婚後,孩子出生後三人的戶口一直都與老人在同一戶籍上,且從未遷移過;
三是父母、孩子與老人實際常住在一起。
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孩子出生後戶口在老人處從未遷移過,也應回到孩子父母產權證所在的施教區學校入學。
問:家長有幾處住房,怎樣確定孩子在哪裡報名上學?
答: 根據西安市有關規定,凡有兩套以上住房的家長,父母應以一處(有產權證的)作為相對固定居住地,3人戶口在一起,且實際居住在有產權證的那套住房裡,報名時,憑該居住地的產權證及戶口本到所在施教區的小學報名。
問:孩子的戶口隨父母中的一方在施教區,另一方戶口在外區行嗎?
答: 屬以下情況之一的,可以按正常入學辦理:孩子的戶口隨父母一方在施教區,父母中的另一方是指不在西安地區工作的現役軍人(含武警)、在外地工作、務農或出國定居;父母離異,孩子戶口隨法定監護人所具有的產權證,且實際常住在其施教區。
問:孩子的戶口與老人在一起,父母在另外一處行嗎?
答: 孩子戶口跟老人在一起,前提是孩子父母雙方都是不在西安地區的現役軍人(含武警)及公派出國工作的專家、技術人員及父母在外地工作的,要有相關證明或材料,方可按正常入學辦理。如果父母是在西安地區工作的現役軍人(含武警)且有住房,那麼孩子戶口應隨父母在一起。
問:之前是集體戶口,現在轉為了家庭戶口,落戶時間按照哪一個算呢?
答:孩子入學資格審核時,按照戶籍最新變動為準。
問:小學入學有沒有落戶時間的限制?
答:根據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規定,小學入學對落戶時間沒有明確要求。一般只要在每年「招生錄取通知」出來之前落戶即可。但如果是熱門學校、學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學校會優先錄取房戶一致中落戶時間久的適齡兒童。
問:父母一方是集體戶,孩子能落集體戶嗎?
答:能!父母一方是集體戶的,孩子也能隨遷落入集體戶。
問:持戶口簿能否到附近小學報名上學?
答: 不可以。根據西安市學籍管理有關規定,學生報名時應持有全家正式常住戶口,學生戶口隨父母(法定監護人)在同一戶籍,戶籍與實際常住地的產權證相一致。所謂 「全家」指學生和父母戶口同簿,缺一不可。「產權證」是指房屋所有權證,持有者是學生父母親,需佔產權全部份額,而不是共有權證,「實際常住」是指非空掛,確實居住在戶口及產權證所在處。
問:孩子跟媽媽在一個戶口本上,但房產證上是爸爸的名字,這樣算房戶一致嗎?
答:算!孩子只要跟父母雙方中任意一方在一個戶口本上,且有夫妻的結婚證證明關係,即視為房戶一致。
問:我才購買了二手房,孩子怎樣入學?
答:1) 一年級新生入學,其父母(法定監護人)原則上應在孩子上學的前一年辦理好二手房的產權證及戶口遷入手續,並實際居住在此。提前一年的原因是孩子就讀牽涉到教師、教室及教材的配備,而孩子所需的教材學校一般提前半年就預訂。
2)施教區內二手房的每套住戶裡只能安排一名孩子在相應學校接受義務教育(非獨生子女家庭除外)。
問:拆遷戶孩子如何報名上學?
答:1) 拆遷戶如已分配或購買了新房子,應將戶口遷入自己的產權證的實際居住地,持產權證及戶口本到所屬施教區的小學辦理就讀手續。
2)如果孩子家庭住房已拆遷,應出具「西安市房屋拆遷補償專項存摺」及相關部門的有關材料,證明自己確實沒有重新購房,有困難的拆遷戶(因各種原因未購買新房的)其子女可以在原施教區入學就讀。
3) 拆遷過渡期間,確因暫住地與原戶口所在地較遠,無法在原施教區就讀的,持戶口本、拆遷材料、暫住證等有關證明到暫住地所屬的學校辦理借讀手續,如該學校班級人數已滿,則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到有學額的指定的學校借讀,並按規定繳納借讀費。
除了戶口問題,糰子後續還會為各位家長收集匯總關於幼升小的各類問題,請家長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