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關於做人的本事,老祖宗有一句經典名言:「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話的意思是:長的很直的樹木成了材,有用,所以總是先被伐取;甘井的水甜,人們爭先汲取,所以先乾枯。老祖宗常常告誡我們,做人,想要不被「先伐」,不致「先竭」,那就要不成為「直木」,不成為「甘井」,也就是「虛己」、「無為」。
當然,這句話也有片面的地方,我們做人,還是努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是,芸芸眾生,本事的大的人,很少,而大部分的人,往往本事不大,甚至只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所以,老祖宗其實是用這句話安慰我們: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更有福報。我細細思考一番後,醍醐灌頂了。為什麼呢?
首先,本事不大的人,往往不會被人利用,所以禍端會減少。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本事不大的人,卻往往活得順風順水的。
究其原因,就是本事不大的人,因為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很一般,因此他們更不容易被身邊人記起來。而一些有想法的人,更不會去利用這些對自己作用不大的人。
所以,本事不大的人,自己少被人牽掛,也減少了自己被他人利用的機會,自己的禍端就大大減少,因而自己的人生過得順風順水,波瀾不驚,其實,這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福報啊,我們要懂得好好珍惜。
第二,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更喜歡居家生活,所以生活更美好。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本事不大的人,更安分守己。
他們喜歡過白天工作,晚上回家陪家人陪孩子的這樣凡俗的生活。這樣的人,看似普通,看似沒啥大的出息,其實,這樣的人,卻是一個對家庭,對孩子負責的人。這樣的人,喜歡過著簡單而溫馨的居家生活,所以,他們生活會更加美好。
而一個人擁有了美好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日子過得簡簡單單,這難道不也是一種福報嗎?
第三,本事不大的人,往往只愛自己的愛人,所以情感更穩定。
在我們身邊,那些本事不大的人,在情感方面,往往不會胡作非為。
他們只愛自己的愛人,他們懂得用自己的付出,為家人,為愛人撐起一片遮雨的天空。這樣的人,踏實、厚道,對愛人有責任感。這樣的人,他們不愛出入一些蜂飛蝶舞的環境,不喜歡做一些超越情感底線的事情,所以,他們看似本事不大,其實,卻是一個很珍惜感情,很愛護自己愛人的。
「有妻(夫)如此,夫(妻)復何求?」也許,這樣的人,帶給自己愛人的,也正是這種很幸福的感受吧。而擁有了這樣的夫妻感情,不也說明了他們是很有福報的人嗎?
第四,本事不大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活著,所以人生更通透。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更務實。
他們只知道靠著自己腳踏實地的本事,去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當前事。不辜負別人,不給別人增加不該增加的麻煩,是他們做人做事的底線。所以,這樣的人,本事不大,但是,做事卻很踏實,做人卻很厚道。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所以,本事不大的人,往往是厚道的人,也是善良的人,這樣的人,福報也會如影隨形啊。
《易經》到底有多神呢?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馬雲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
無論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你都能從其中汲取你需要的「變化心法」,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但身邊很多朋友和我反映,文言文版本的《易經》根本看不懂,無從下手研究,其實我最近看的《圖解易經》倒是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通俗的白話文,搭配上註解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古人的智慧。
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如果我們能沿著《易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
如此一本「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僅需56塊錢,不過是兩杯咖啡錢,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還能讓你受益終身!
點擊下方商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