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德輝委員:在雄安建「中央大學」 2035達世界頂級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餘德輝委員:在雄安建「中央大學」,2035年達世界頂級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雄安新區的建設是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秘書處了解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德輝,向大會提交了題為《關於在雄安新區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及「雙創」園區的建議》的大會發言。

資料圖:航拍雄安新區,圖為白洋澱景區。張帆 攝

  在這份大會發言中,餘德輝建議,按照「1+N+X」模式,即以一所「雙一流」大學為基礎,有機重組N所一流學科大學,形成一體化緊密型的大學核心主體,並吸收X所大學研究生院和各類研究機構,在雄安新區共同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的中國「中央大學」系統(CCU system)。

  餘德輝具體解釋了「1+N+X」模式的構成。

  「1」是將首都一所「雙一流」大學整體搬遷並更名,作為中央大學的基礎。比如,可以選擇工信部直屬的一所大學。

  「N」是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將若干所一流學科的大學或學院,通過有機重整並同步更名(也可以考慮以適當的形式保留原校名),共同組成中央大學本部。「1+N」構建起學科門類齊全、本碩一體化的教學科研體系和以博士研究生院為主導的基礎科學研究體系。

  「X」是吸引北京疏解的一批大學、研究機構和創新型企業,鼓勵他們分別與中央大學以聯合辦學等形式,組建相對獨立的研究生院,形成應用科學研究體系,共享教育和研究設施,共建中央大學系統,並可以同時授予中央大學學位。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實踐。餘德輝認為,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起點定位建設雄安新區,打造新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需要一所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的大學。這樣一所大學不僅是創造「雄安質量」、原創性科技創新等方面的需求,也將伴隨著新時代發展,成為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全球綜合性一流大學的排頭兵。

  圍繞在雄安新區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及「雙創」園區,餘德輝的總體構想是,以大學為核心,圍繞大學的組建和配套辦學,凝聚和帶動相關研究機構和創新型企業,有序建設「產學研用」科研和應用體系,輻射形成具有創新基因的「雙創」園區。

  餘德輝指出,以大學為核心的「產學研用」有機體系,不但能達到疏解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區的目的,而且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強化交叉科學綜合研究,培育新動能、推動創新創業發展的「三大使命」。

  對於如何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央大學及「雙創」園區,餘德輝提出了三條具體思路。

  一是綜合性建設。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學科齊全、規模巨大、質量一流等。目前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像哈佛大學一樣開設6000門課程供本科生選擇。在國際上,綜合性大學不僅學科齊全、質量一流,而且在校學生總數巨大。比如加州大學每個校區都有幾萬人,在校生總數已接近30萬人。

  二是國際化建設。首先是學生的國際化。外籍學生一般要佔15%以上。外籍學生能夠和國內學生進行文化思想碰撞,將會有效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其次是師資的國際化。按照15%左右的比例,引進外籍教授,提升師資的國際化水平。再次是研究的國際化。實行全方位開放式辦學,實現雙向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常態化和制度化,搭建國際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橋梁,營造創新、開放、共享的教學、科研和產業化環境。

  三是研究型建設。把中央大學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共建共享的通用研究平臺,帶動形成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使教育設施、硬體建設、科研環境、產業化條件等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千年大計,人才先行。餘德輝指出,要通過辦這樣一所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的大學,培養一大批全球頂尖的大師級人才和世界一流的原創基礎理論創新人才,產出一大批重大突破性基礎研究成果和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形成一大批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培育自主創新的國家隊,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矽谷」,引領新時代中國的教育科研和新興產業發展。

  在這份大會發言的最後,餘德輝提出了中央大學的三個階段性發展目標。這三個目標是:

  到2025年,中央大學形成一定規模,在校學生3萬人以上,本碩博比例達3:2:1,形成一批國際先進的研究成果,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到2030年,中央大學在校學生人數倍增,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一大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

  到2035年,中央大學實現「產學研+雙創」一體化發展,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強的「產學研用」引領能力,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達到世界一流大學頂級水平。

相關焦點

  • 【兩會來了】政協委員餘德輝:在雄安建立「中央大學」,2035年達...
    【兩會來了】政協委員餘德輝:在雄安建立「中央大學」,2035年達世界頂級 作者:冬妮 發布時間:
  • 雄安大學?還是中央大學?
    3月21日,《人民政協報》刊發的一篇題為《住津冀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呼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文章稱,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高志立呼籲,要藉助雄安新區發展的契機,高起點建設雄安大學。高志立表示,「結合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在河北新建教育部直屬的雄安大學,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面向世界招聘校長、管理團隊和師資隊伍,以現代化大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高起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帶動河北高等教育發展,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奠定長遠基礎
  • 「雄安大學」橫空出世 建世界一流大學
    規劃期限至2035年,並展望本世紀中葉發展遠景。  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培育一批優勢學科,建設一批特色學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  打造知識溢出效應明顯的大學園區。  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統籌科研平臺和設施、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中心資源,構建高水平、開放式、國際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 政協委員劃「中央大學」建設時間表、路線圖,河北考生迎利好?
    近日,「中央大學」可以說刷屏高校圈,這所由余德輝政協委員提出的新立大學真的會成真嗎?小編在此不敢斷言,但從餘委員提出的設想來看,關於「中央大學」已經劃定了較為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一起來看看吧!餘委員所提出的「中央大學」擬設立在河北省雄安新區,這是一片未來可期的土地,新設立一所國家級的高等學府有空間、有必要。且對於高等教育實力相對較差的河北省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補強。關於「中央大學」的組建模式,餘委員的建議是「1+N+X」的模式,「1」即將北京市的一所「雙一流」大學整體搬遷並更名,作為中央大學的基礎。
  • 雄安:中央大學還是新河北大學?
    於是,另一個選擇出爐,據澎湃新聞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德輝,向大會提交了題為《關於在雄安新區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及「雙創」園區的建議》的大會發言。>在雄安新區共同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的中國「中央大學」系統(CCU system)。
  • 雄安大學來了!以新機制新模式創建
    積極穩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高校等。要與北京市在公共服務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優質教育等資源。構建具有雄安特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本綱要是指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規劃期限至2035年,並展望本世紀中葉發展遠景。
  • 雄安新區建設中國中央大學系統 欲將首都雙一流大學搬遷 北航?
    昨日考研網發布了一篇文章:「考研將有新選擇,兩所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大學來了,目標世界一流」。該文詳細介紹了這兩所大學:雄安大學和西湖大學。其中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西湖大學已進入全面建設發展的階段。這裡著重關注一下雄安大學。
  • 雄安規劃世界頂級「中央大學」,從北京整體搬遷名校,國家級重點
    雄安新區的建設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在新的《建議》裡,按照「1+N+X」模式,即以一所「雙一流」大學為基礎,有機重組N所一流學科大學,形成一體化緊密型的大學核心主體,研究型的中國「中央大學」系統。目標是到2025年,中央大學形成一定規模,在校學生3萬人以上,本碩博比例達3:2:1,形成一批國際先進的研究成果,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1+N+X」模式的構成:「1」是將首都一所「雙一流」大學整體搬遷並更名,作為中央大學的基礎。比如,可以選擇工信部直屬的一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
  • 中鋁集團餘德輝:奮楫世界企業戰略與管控
    12月6日,中鋁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餘德輝走進山東大學,結合中鋁集團的探索和實踐,以「奮楫世界企業戰略與管控」為主題開講。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  國企戰略定位:兩個基礎和頂梁柱  餘德輝指出,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是兩個基礎和頂梁柱。
  • 國企公開課 │ 中鋁集團餘德輝:奮楫世界一流企業戰略與管控
    12月6日,中鋁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餘德輝走進山東大學,結合中鋁集團的探索和實踐,以「奮楫世界一流企業戰略與管控」為主題開講。國企歷史使命:強「五力」、建「一流」餘德輝指出,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創建世界一流,才能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 專訪中鋁集團總經理餘德輝:迫切推進銅冶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全國兩會正式召開之前的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中鋁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餘德輝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ww.thepaper.cn)的專訪,「我今年主要帶來兩項提案:一是關於嚴控銅冶煉產能盲目擴張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案;二是關於支持國有企業辦職業教育促進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提案。」自2008年以來,中國銅冶煉產業發展迅猛,產量增長近200%。
  • 雄安大學真的來了!佔地總面積2550畝!
    2.5標段劃分:雄安大學主校區校園規劃設計分為2個標段,本標段為1標段。 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河北雄安新區調研時強調,雄安大學的籌建方案經過高校專家的論證,辦學定位和建設路徑體現了新機制、新模式。
  • 中央35條支持雄安新區:積分落戶,組建雄安大學,嚴控房價
    到2035年,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各項舉措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構建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疏解到新區的非首都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發展,「雄安質量」標準體系基本成熟並逐步推廣,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 [分享]雄安新區建築設計資料下載
    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日前批覆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雄安新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的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也就是說,北京這個有著2000多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除了要將行政副中心搬到通州,還要將產業轉移到雄安新區,讓北京真正專注於大國首都的功能。 讓首都專注於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在中心之外建新城承載其他功能。
  • 雄安又來名校!人大附小、民大附中將落戶
    人大附小、民大附中等北京多家中小學將落戶雄安。據「雄安發布」消息,5月12日,2018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工作交流會舉行,會上成立了雄安新區教育諮詢委員會,近30位教育專家受聘成為首批委員。會議還宣布啟動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等新一批對口幫扶學校名單。
  • 河北將建的一所大學,定位雙一流大學,佔地約170公頃,位於雄安
    #90後旅行#:河北將建的一所大學該所學校的名字,目前暫時叫做雄安大學,至於具體的名字,在之後才規劃。雄安大學目前沒有動工,並且官方給出的大學名字,不難看出,它將可能會有機會建設在雄安區域。對於這座大學的建設,看到其實在2018年就有提議,並且該提議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 山東建築大學在雄安新區建立教學實踐基地
    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副主任、規劃建設局局長張玉鑫,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張曉海,山東建築大學黨委書記陳國前、校長靳奉祥、副校長劉甦、宋濤,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申楠,雄安新區勘察設計協會代表、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樊金龍,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安桂江,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趙豐東、葛亮、楊松出席基地掛牌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儀式由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王志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