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國際會議(ICI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於6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來自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計算機從業人員等,共同分享了經驗和新思考,以及包括理論、應用和工具的研究成果。作為會議焦點之一,由北京大學、影譜科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聯合研究發表的論文《智慧圖書館中的自動化系統分析與虛擬實境應用》在會上進行了展示報告。
隨著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化系統和虛擬實境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圖書館作為存儲書籍和信息資料,開發信息資源和提供知識支持的重要機構,正在構建並不斷優化其系統。論文分析了在「智能+」時代,圖書館尤其是智慧圖書館在自動化系統和虛擬實境應用中的發展趨勢,對VR技術在圖書館自動化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概述、探討和展望,概括了VR的三類應用,即虛擬場景設計、數字資源管理和呈現以及創新型服務,這些均與智能影像生產密切相關。
圖書的文本特質,在數位化的背景下,會借影像得以增強;而VR作為新一代的人機互動載體,會把這種增強的體驗傳達給讀者。對於海量的圖書館藏,如何進行影像化?
「必須通過自動方式進行工業化生產。」 影譜科技創新研發中心負責人吉長江認為,智能影像技術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解決大規模的跨模態轉化,實現由文本到圖像以及視頻的全自動內容生產。通過對於原始文本的NLP處理,以及影像素材的檢索和匹配,完成影像內容的合成,最終用視覺語言去更好的詮釋當前的文本內容。
智能影像生產不僅解決和豐富了數字資源的管理和呈現問題,還可以為圖書館檢索等核心服務提供創新的形式。
「正像是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那位無所不知的館長一樣,在VR平臺上的虛擬圖書中,虛擬館員將為讀者提供推薦、引導等各種服務。」吉長江表示,在VR中實現這樣的「虛擬館長」、並與讀者進行自然的交流互動,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文本驅動的Avatar技術。影譜科技正在研發的虛擬主播技術,用深度學習的辦法,生成與讀音對應的逼真的口型,同時合成自然流暢的面部以及全身的動作影像,正可以在VR平臺中去扮演那位「虛擬館長」。
「不僅限於VR平臺,我相信,在更廣闊的的圖書館數位化、智能化進程中,我們的智能影像生產技術,還將在更多維的方面提供支撐。」吉長江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