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空軍紀錄片《沖天》在臺北首映引人落淚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抗戰空軍紀錄片《沖天》在臺北首映引人落淚

2015-08-18 21:31: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8月18日電 (記者 石龍洪 邢利宇)一部講述1937至1945年空軍抗戰故事的紀錄片18日在臺北中山堂首映,其真實、真情使不少觀眾感動落淚。

  據統計,8年抗戰期間,中國遭受日軍空襲近1.3萬次、投下25萬枚炸彈,炸死9萬多人;空軍在抗戰中犧牲了40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飛行員。

  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並追念在抗戰過程中較少被傳誦的空軍故事,臺灣中華文化總會與視納華仁基金會聯合出品了這部紀錄片。該紀錄片不僅描述了空軍抗擊日軍的英勇無畏,也從飛行員女性家屬視角看歷史,講述抗戰空軍背後令人感動的兒女故事。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紀錄片放映前致辭並全程觀看影片。他說,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重視感情的民族,這部影片有特別意義。

  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抗日歷史如一條長河,可歌可泣的人事物不勝枚舉,最後決定選擇空軍作為紀錄片主題,是因在眾多抗戰影視紀錄中,很少看到與空軍相關的作品,然而根據相關資料,抗戰時期從空軍官校畢業的飛行員,與同期同學相比的折損率往往超過50%,是件令人震撼的事。

  他評價說,該紀錄片是部英雄史詩、兒女情長的佳作,記錄了這段偉大的歷史。

  《沖天》導演張釗維說,戰火無情、人間有情,製作過程中感覺自己不像導演,而是交響樂隊指揮,集合眾人之力完成演奏,而曲譜是70年前空軍和所愛的人用愛寫出來的。

  百歲老飛行員金英等多位抗戰老兵出席了首映會,觀影后他們表示很感慨。

  影片配音之一蔡燦得看完紀錄片後感動落淚。她表示,看到這些歷史畫面,聽到空軍及其家屬的話,對自己衝擊很大。

  數百人觀看了紀錄片首映。記者在觀影時發現,在飛行員英勇犧牲、家屬痛失愛人等感人情節處,不少觀眾在拭擦眼淚,影片放映完畢時,現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完)

相關焦點

  • 1700位天之驕子共赴國難 豆瓣高分紀錄片《沖天》上映倒計時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錄片《沖天》當日發布概念海報,並透露將於2019年全國院線公映。該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在紀錄片得分中位居前列,獲觀眾一致好評。為國赴死 空戰烈士平均23歲《沖天》新發布的概念海報整體色調以灰黑色為主,瀰漫的硝煙將人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架戰鬥機衝破滾滾濃煙,一飛沖天,帶著滿懷的熱血與信仰,誓與日寇戰鬥到底。該片以翔實的歷史資料,結合動畫效果,記錄了抗戰期間為國捐軀的空軍英烈,以及他們背後那些令人痛心的情感故事。
  • 勒布朗詹姆斯紀錄片《I Promise》首映 和家人觀看多次感動落淚
    當地時間本周一,湖人當家球星勒布朗的愛心助學紀錄片首映,他和家人在線觀看,感動的多次落淚。 這一天,這部名為「我承諾」的紀錄片在一個名為Quibi的手機流媒體上首映。
  • 歷史紀錄片《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臺北首映
    原標題:歷史紀錄片《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臺北首映  中新社臺北5月31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歷史紀錄片《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5月31日在臺北首映。該片由白崇禧之子、臺灣作家白先勇監製,費時兩年拍攝,力圖透過影像還原白崇禧在臺灣「二二八」事件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 紀錄片《沖天》:每次起飛都可能永別 他們不能被遺忘
    這段往事,被收錄到了紀錄片《沖天》中。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3分的紀錄片,宣布將於2019年在大陸院線公映。紀錄片《沖天》海報紀錄片《沖天》以1937-1945年中日全面戰爭為大背景,由張釗維導演,金士傑、張艾嘉、賈靜雯等幾乎零片酬參與配音。該片以翔實的歷史資料,結合動畫效果,記錄了抗戰期間為國捐軀的空軍英烈,以及他們背後那些令人痛心的情感故事。
  • 臺北孔廟首個紀錄片《樂生·聲年》首映
    中新社臺北9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市孔廟首個以祭孔釋奠典禮上的樂生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樂生·聲年》,10日在臺北舉行首映記者會。一年一度的臺北市孔廟祭孔釋奠典禮將於本月28日舉行。在一年的拍攝中,《樂生·聲年》記錄了臺北市重慶中學的學生們為擔任臺北市孔廟祭孔大典樂生,辛苦訓練歷程及心境上的成長。紀錄片主人公之一、從事樂生訓練32年的樂長孫瑞金老師說,祭孔典禮流傳至今兩千五百多年,有著無形的文化魅力。
  • 沖天:我以我身赴國難
    這段獨白,出現在紀錄片《沖天》的片頭,金士傑老師平緩、沉穩的娓娓道來,為這部講述80年前關於生與死、愛與恨、國與家、興與亡的熱血史詩奠定了它的基調。《沖天》是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以1937 -1945年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全面戰爭為大背景,追念在抗戰過程中較少被傳誦的空軍故事。由臺灣中華文化總會與視納華仁基金會聯合出品。
  • 紀錄片《沖天》講述真實的空戰英豪史 熱血青年投身飛行事業英勇赴死
    紀錄片《沖天》講述的就是這群空戰英豪的故事。他們中既有「飛將軍」劉粹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的高志航、閻海文,也有剛從清華大學畢業就投筆從戎的沈崇誨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舌電影(ID:dsmovie) Sir前段時間推《血戰鋼鋸嶺》,燃了不少人。 結果有好幾位在後臺說,《沖天》你看沒看啊Sir!強烈安利啊Sir!
  • 臺北孔廟樂生紀錄片首映 全程記錄祭孔大典背後的付出
    9月10日,針對臺北孔廟祭孔大典的樂生們進行拍攝的紀錄片《樂生·聲年》在臺北首映,通過影片將文化故事傳達給大眾。  【解說】《樂生·聲年》紀錄片由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畢業生壯敏慈導演拍攝,在長達一年的跟拍中,記錄了樂生學員經歷風吹日曬雨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古禮樂器,從無到有的排練過程。2019年8月,該影片入圍上海首屆「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競賽複賽。
  • 臺北孔廟首次拍攝樂生紀錄片 推廣文化傳承
    新華社臺北9月10日電(記者許雪毅、王驍)臺北孔廟10日舉行樂生傳承紀錄片首映儀式,首次藉由影像將樂生訓練過程中的故事傳達給大家,以拉近祭孔大典與民眾的距離,更好推廣文化傳承。  每年9月28日,臺北孔廟都會舉辦「祭孔釋奠典禮」。這一典禮流傳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 《山楂樹之戀》臺北首映
    《山楂樹之戀》臺北首映2011-03-11 09:22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山楂樹之戀》10日在臺北國賓影城首映,男女主角周冬雨和竇驍出席了首映禮。  記者在首映現場看到,300多個座位的影廳上座率超過九成,觀眾以年輕人為主,也有不少中年觀眾。電影放映過程中,臺北觀眾很快入戲,當看到片中「老三」為了牽「靜秋」的手而遞給「靜秋」一根樹枝,兩人的手從樹枝兩端越挨越近,最後握在一起時,觀眾爆發出會心的笑聲。觀眾徐女士說,雖然故事發生在大陸的特殊年代,但男女主角清純而本色的表演非常動人,觀影時「一點都不覺得有隔閡」。
  • 臺灣空軍總部舊址開放 展出抗戰文物及F104戰機
    原標題:臺灣空軍總部舊址開放 展出抗戰文物及F104戰機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政府即日起規劃相關展覽,讓民眾一窺臺灣空軍總部舊址的風貌。   臺灣空軍司令部搬遷後,位於臺北仁愛路三段的「空總」舊址移交給臺北市府管理。
  • 一張震撼人心的畢業證,和其背後的抗戰故事
    今天,我們不僅要緬懷死在鬼子屠刀下的無辜百姓們,更要緬懷的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戰英烈們!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華叔不想講英勇奮戰的陸軍,而是想講一講不為人們熟知的中國空軍。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描述抗戰時中國陸軍的還是比較多的,而描述抗戰時中國空軍的卻非常的少。似乎只有《血戰長空》《鷹擊大隊》了,不過臺灣電影《筧橋英烈傳》也的確是一部比較好看的空軍電影了。
  • 《不能沒有你》臺北首映 戴立忍新作成催淚彈
    電影《不能沒有你》昨首映,導演戴立忍(右起)、小女主角趙右萱、男主角陳文彬一同出席    昨天該片在臺北電影節首映,吸引爆滿的觀眾,面對即將揭曉的臺北電影獎,戴立忍說,他對兩位演員的表現有信心。   《不能沒有你》改編自2003年發生的一則父親抱小孩打算跳下天橋的新聞事件,戴立忍好奇新聞背後的原因,於是進一步收集資料,花了一年半寫劇本,讓3分鐘的速食新聞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
  • 紀錄片《鐵榔頭》今夜失約!未來中英文版共同首映
    備受關注、原定今夜線上首映的紀錄片《鐵榔頭》,要和大家暫時「失約」了。《鐵榔頭》製片人林捷瑩今日透露,5月下旬,這部紀錄片在全球首映的消息發布引起的轟動超出片方想像,郎平在中國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更是超出預計,他們接到了太多的詢問都是關於如何在中國收看這部紀錄片,這讓片方開始重新考慮首映的時間和渠道。「經過討論,最終我們決定這部紀錄片在中國首映。」
  • 尼泊爾官方電視臺首映《今日西藏》紀錄片(圖)
    圖為尼泊爾電視臺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 符永康 攝圖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陳鳳翔出席首映儀式。 符永康 攝中新網加德滿都12月15日電 (記者符永康)尼泊爾官方電視臺15日舉行《今日西藏》紀錄片首映儀式。
  • 紀錄片跨年狂歡,9部經典影片聯展
    借用CNEX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先生在本年度CCDF10(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上的賀詞,「紀錄片與時間較勁的耐力,讓我們在萬變洪流中窺見一些跨越時空與藩籬的灼知。在洪流湧動下,在勇敢回應世界中,心中仍保有在前進中需要的力量。」十年共勉,十年再續。
  • 從《沖天》到《一把青》,「真正的死亡是沒有人再記得」
    抗戰八年,內戰四年,當年那批血灑長空的年輕戰士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幾十年後竟真如林徽因所說,慢慢為世人所淡忘。《沖天》講述了八年抗戰期間空軍們極其壯烈與爛漫的飛行生涯,是一部由張釗維導演,由金士傑、張艾嘉、賈靜雯等零片酬參與配音的紀錄片,製作歷時17個月。
  • 紀錄片《飛虎的紀念》英文版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首映
    首映儀式現場。  飛虎隊飛行員羅伯特·厄普切奇的親屬與參加首映的美國學生  紅網長沙2月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陳美淇 通訊員 鄧高紅)北京時間2月1日,由湖南省外僑辦、美國卡羅來納州—中國友好交流協會、湖南省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飛虎的紀念》英文版在飛虎英雄羅伯特·厄普切奇的故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首映。
  • 中國空軍對日抗戰 一個民族選擇集體遺忘
    那一年,雜誌每月幾乎都發表關於親歷空軍抗戰的回憶錄,包括最早滬松會戰中空軍的出現、陳納德的飛虎隊、四川幾十萬民眾修建能起降B29轟炸機的機場、抗戰勝利前夕的空戰。在抗戰初期,我們飛機少、飛行員少、戰鬥經驗不足,在前期幾次大會戰中,消耗很大。陸軍因為很少得到空軍支持,也往往吃虧很大。在徐州會戰和沿江作戰中,空軍曾主動出擊配合陸軍作戰。
  •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空校畢業活六過個月就算長壽
    論證這是一場傳奇和悲壯的空戰還有兩個數字:「從空軍學校畢業後活過6個月就算長壽」;「獨立飛行20小時就可上天作戰」。  年輕的中國空軍用生命譜寫出濃墨重彩的空軍抗戰史。  本報記者俞劍  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王家灣,有一座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始建於1932年的航空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