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綠色夢想 守住綠色底線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光明日報

「一個人行動起來去做一件事並不難,難就難在把一件看起來平凡的事堅持了幾十年、幾代人。」29日,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的事跡被報導後,在甘肅引起熱烈反響。

「沙漠的形成是漫長、複雜的地質和生態過程。而沙漠治理和恢復更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蘭州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馬妙君教授介紹,「『六老漢』三代人38年來紮根荒漠,種樹治沙,用三代人的堅守和不懈努力換來了一條防風固沙的綠色生態安全屏障,讓人看到了人類改造自然的精神、堅持和力量。」

「種樹難,管護更難,『六老漢』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硬是靠著一腔熱血和決心把荒漠變成了綠洲。」懷著對生命科學的嚮往,李淑豔去年報考了西北師範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一年的專業學習讓她對生態環境保護有了更深的認識,「作為生科學子,我們的學習是要保護生命,治理和改善環境,我將儘自己所學,積極投身於荒漠治理事業」。

於雪姣是土生土長的武威人,每年春季經受沙塵暴的「洗禮」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得知中央宣傳部授予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模」稱號後,她第一時間將新聞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她說:「『六老漢』三代人堅持植樹造林、防沙治沙,是我們身邊人積極投身環境治理的縮影,我感到由衷的敬佩。我們年輕人要向這六位老人學習,不斷培養和提升自己的生態環保意識,去做對家鄉、國家發展有益的實事,為家鄉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同樣是武威人,任彥旭離「六老漢」更近。他在古浪縣黑松驛鎮工作,看到全國各地的媒體都在報導古浪治沙「六老漢」的故事,他感到十分驕傲。「『六老漢』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尤其是作為鄉鎮幹部,我們更要發揚他們的治沙精神,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建設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古浪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何延忠看完「六老漢」治沙事跡後,倍感治沙光榮。2000年,何延忠帶領員工老小兩代人駐紮敦煌陽關的風沙口庫姆塔格沙漠,治理危及陽關的沙害水患,創造發明了以水患治沙害的「沙漠都江堰」治沙模式。他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到生態環境的治理中來,為沙漠增一片綠。」經過何延忠等兩代人近20年的努力,目前敦煌陽關生態治理面積達134平方公裡,新增可利用水達2000多萬立方米,保護受益面積達900多平方公裡,每年汛期陽關泛濫成災的洪水泥石流得到了有效治理,吞噬陽關的沙害也得到了有效防治。

王焱是甘肅靜寧縣三合鄉張安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他為「六老漢」「獻了家庭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當代愚公精神所感動,也親眼見證了自己駐村幫扶的父老鄉親們,把「跑土、跑水、跑肥」的貧瘠山地,一點點修建成層層平整梯田的事實。他說:「八步沙『六老漢』艱苦奮鬥的精神堅定了我們張安村脫貧奔小康的信念和決心。」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們的一生是同黃沙抗爭的一生。」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級研究生李寧被「六老漢」治沙的故事深深打動。他說:「沙漠上映照著綠意的樹苗,是三代人的治沙心。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帶來了綠水青山,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金山銀山,這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踐行,也為建設綠色甘肅樹立了榜樣。」

情系大漠寫春秋,薪火相傳志越堅。「六老漢」三代人承包沙漠,以身許沙,守住了古浪的綠色底線,鑄就了一道堅守的生態屏障,書寫了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唱響了一曲令人動容的生態文明壯歌。(記者 宋喜群)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底線在哪兒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其中,「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等新提法與表述引起了業界專家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
  • 《呼倫貝爾大草原》用故事呼籲全民守望綠色
    守望這片綠色 喚醒全民環保意識據悉,此次參展作品不僅要突出一「城」一「歌」,集中展示一座城市的民俗風情、人文情懷,還需以真實故事為創作基礎,將音樂與故事有機結合,聚焦城市故事、城市精神和城市夢想。此次呼倫貝爾的音樂故事《呼倫貝爾大草原》便以「守望這片綠色」為主題,從三位土生土長的呼倫貝爾人視角出發,展現了他們為守護家鄉的草原、森林、湖泊所做出的努力與奉獻。眾所周知,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北疆最原始的淨土之一,被人們盛讚為「北國碧玉,人間天堂」。就像作品畫面展現的那樣,那裡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有延綿起伏的大興安嶺,還有美麗富饒的呼倫湖和貝爾湖。
  • 在冬天種下「綠色」夢想
    近日,我市各地聯動開展2020冬季義務植樹活動,河洛大地掀起了國土綠化的新高潮。不等春暖花開,而在寒冬開幹,一場自上而下「綠化山川」的行動漸次展開,在冬天培植著「綠色」的夢想。  眾所周知,植樹節在春季,為何在初冬造林?有專家分析,河南冬天凍土層較薄,苗木地上主幹進入休眠期,但根系還在生長,冬季移植後做好管護,待到春天生根早、發芽早,抗病抗旱能力強,成活率更高。可見,提前謀劃、及早著手、統籌推進,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春天的河洛大地必將綠樹成林、碧綠滿眼。
  • 旅遊業:堅守「綠色底線」 不觸碰「生態紅線」
    旅遊業:堅守「綠色底線」 不觸碰「生態紅線」 原標題: 孫家錄(人民圖片)  如今,與遊客人次多少、旅遊收入高低相比,能否堅守「綠色底線」、不觸碰「生態紅線」日益成為衡量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日前,有媒體報導,近年來,重慶民宿行業井噴式發展,但與此同時,部分民宿存在違規侵佔林地的問題,環保學者指出「民宿不能靠踩踏生態紅線賺錢」。
  • 綠色夢想,從這裡起航
    樂農新村小學:少時放飛綠色夢想合肥市樂農新村小學作為一所在合肥市享有良好聲譽的名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校園環境優美,教育設施齊全、師資隊伍優良,辦學特色彰顯。學校在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方面異彩紛呈。2003年12月,學校被評為「合肥市綠色學校」。
  • 教師,請守住底線
    教師,請守住底線! 田甲由 近期,山西朔州一教師,不滿只給班主任送花,竟向學生發飆吐口水。此事被曝光後,輿論一片譁然!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快速對該教師做出嚴肅處理。 教師,請守住底線! 如果說教師職業比較特殊,主要的恐怕還是工作性質,即中小學教師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未成年學生。正是由於這種特殊性的存在,教師沒有理由放縱自己!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承擔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教師專業修養的高低,一取決於文化知識,二取決於思想品位,二者缺一不可。
  • 慎終如始壓實責任 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他強調,歲尾年關向來是安全生產事故易發、高發期,各級各部門和各企業要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堅決摒棄僥倖心理和懈怠思想,深刻汲取近期國內煤礦重大事故教訓,慎終如始壓緊壓實責任,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堅決防範和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黃強,副市長楊勁松參加督導。
  • 做人,守住底線,才能活得一世安生
    底線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骨氣,也是一個人不能喪失的尊嚴。再窮也不能去做傷天害理的事;再苦也不能去做違背良心的事。你有什麼樣的底線,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做人,守住底線,才能活得一世安生。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到什麼時候都要記得,做人,一定要守住做人的底線,切不可失守。守住底線,方能始終。底線在,人格就在;底線破,人格就滅。一個人有些東西可以捨棄,人的底線千萬不能捨棄。2有底線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 [廣西新聞]陳乃明:追逐綠色夢想
    [廣西新聞]陳乃明:追逐綠色夢想 陳乃明:追逐綠色夢想。
  • 張孝嶽:永遠追逐一個「綠色夢想」
    人長大了,綠色植被砍光了。目睹了森林被伐、生態失衡、山洪暴發、水土流失、河床抬高、農田被毀,連年乾旱的嚴酷現實,同時經歷了由此帶來的貧困與飢餓。1975年元月我高中畢業回鄉務農,在這廣闊天地裡苦苦的追尋中,在一份報刊上看到了山東招遠縣一位回鄉知青帶領老鄉靠山吃山、興林植果的報導。在彷徨與思考中,我漸漸萌生了興林植果,造福鄉親的綠色夢想。
  • 守住 夢想
    高考結束了,馬上要迎來的是中考,早上閒暇翻閱中學時代的日記,看到了一篇《守住夢想》,二十多年了,想整理出來與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分享共勉,畢竟自己也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 守住夢想 守住夢想,守住理想的翅膀,守住心靈的時光, 不會為幾朵陰雲而冷漠藍天, 更不會為一次故障而放棄遠航, 失落裡守住希望,陰霾中守住晴朗,
  • 優秀文藝作品展播 詩歌:《綠色的夢想》
    優秀文藝作品展播 詩歌:《綠色的夢想》 綠色的夢想 作者: 霽 虹(彝族) 朗誦:軼翔
  • 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
    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線,也就守住了自己的尊嚴。有了規矩,才有了方圓;有了尺度,才有了界限;有了底線,才有了尊嚴。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線,也就守住了自己的良心。撒謊騙人的話絕不說,出賣朋友的事絕不做,利用親人的心絕沒有,銘記恩人的情絕不丟。
  • 追逐綠色夢想不停歇
    面對榮譽,塞罕壩人追逐綠色夢想的腳步從不停歇。近年來,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向石質荒山宣戰,攻堅造林2.82萬畝,讓塞罕壩綠色版圖一點點填滿。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因林施策,精準提高森林質量,讓塞罕壩綠色林海更健康。造一片、活一片、綠一片。塞罕壩林場建設者不放鬆制約成活、成材的每個環節,只為讓這抹綠色,走進更多人心裡。
  • 【通知公告】曲靖師範學院「綠色窗口」開通
    各學院、各相關部門:為進一步做好我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將黨和政府的各項資助政策落在實處,守住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和生活保障的「底線
  • 新華網評:推進綠色發展 降低生態足跡
    我們要走出生態困境、跳出資源陷阱,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根本、最有效的路徑是綠色發展。因為綠色發展是一種包容性、生態型的發展,將會使每個人、每代人從中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綠色發展既關乎當下,更關乎未來。荊門地處大洪山餘脈與江漢平原交匯地帶,境內江河湖庫密布、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基礎良好。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也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 「綠色安寧」放飛綠色夢想 收穫綠色希望——安寧市開展綠色學校...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實施環境教育,提高學校環境保護意識,營造綠色、和諧的校園環境,根據《安寧市教育體育局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安寧分局 安寧市發展改革局關於開展2020年綠色學校創建工作考核驗收的通知》要求,2020年11月24日——11月27日,由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安寧分局
  • 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將綠色發展踐行到底
    這種苗頭當引起警醒,務必不講條件地將綠色發展踐行到底。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粗放式發展逐漸被摒棄。
  • 綠色環境的句子精選80句
    綠色的祖國,綠色的家,綠色的環境人人誇。4. 提高環境道德水平,建設文明小康城區5. 保環境愛家園,健康生活每一天6. 如果人類再不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7. 誰不愛家?誰不愛媽媽——保護地球。8. 見垃圾,彎個腰,爭做綠色小使者。9. 森林防火記心上,人人護林理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