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媽媽做了4次試管,探秘待孕旅館:為何拼盡全力都要生孩子

2020-12-19 父母堂

1988年某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誕生了第一例供胚移植試管嬰兒,截至2018年9月,該醫院通過助孕技術出生嬰兒超13萬例。

(試管嬰兒是針對一些長期不能懷孕的夫婦,在實驗室的試管中,讓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為受精卵,隨後將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宮培育。而通過這種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出的孩子,被稱為「試管嬰兒」。)

有很多夫妻慕名而來做試管嬰兒,他們在移植期間常住在醫院周邊的多個家庭旅店裡,因此在這些醫院周邊旅店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落「求子旅館」,這些抱著求子希望而來、等待懷孕的女性也被稱為「待孕」媽媽。

近日,有媒體專訪了這些求子旅館裡的「待孕媽媽」,去了解她們那些獨特的心路歷程。 ▼

「沒有孩子要錢也沒用」

由於試管嬰兒手術成功率並不高,有的待孕媽媽一次就成功了,而有的待孕媽媽連續做了5、6次仍然需要面臨失敗的打擊,一次一次失敗,這些待孕媽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

一位41歲的女子楊雙(化名)分享了她的故事: ▼

楊雙是為了二胎來做試管嬰兒的,因為自己和丈夫是一個重組家庭,如果兩人沒有孩子的話,總感覺不是真正的一家人,「兩個人的心扯在兩邊,沒有在一起那種感覺」,因此在她38歲開始到41歲,整整3年的時間她經歷了7次促排卵,正式移植胚胎4次,可是都沒有成功。

對於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楊雙感覺百思不得其解,醫生解釋說畢竟年齡大了,卵巢功能有影響,因此面臨失敗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楊雙整個待孕的過程,心都是提到了嗓子眼,從最開始打針促排卵到取卵,取卵時要擔心能取出幾個卵子來,隨後胚胎培養到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成功後就要等著第28天的B超看胎心胎壓,每一個步驟都讓她處於一種焦慮的心態中。

在吃飯的間隙,代孕媽媽也都會聊取卵的情況,由於待孕過程步步艱難,她們去醫院排隊時看見很多人都經歷了失敗的打擊。楊雙自己這三年來的待孕歷程也是一個燒錢的歷程,最開始來待孕時住公寓再到住大廈,最後來到了這裡。

她很無奈地表示「花費太高,沒錢了」。

楊雙當初年輕時把時間、精力都花費在掙錢上,那時覺得有錢老了可以去養老院,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年紀大了就害怕孤獨,就希望有孩子陪在身邊,認為有錢有房卻沒孩子一切都是徒勞。

這些待孕媽媽住的「待孕旅館」條件非常簡陋,接受採訪的旅館老闆表示收費為70塊錢並包吃包住,旅館生意特別好,基本上都是爆滿。而這些待孕旅館裡一般都是待孕媽媽一個人居住,為了承擔一次手術好幾萬的費用,丈夫過來完成取精後就要回去工作。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走上了二胎的求子路。有的人認為,手足是自己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有人認為,多生幾個孩子,對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有保障。

這是來自一位48歲父親楊雄(化名)視角的故事: ▼

楊雄覺得自己精子質量不是很好,胚胎老是成活不了,夫妻倆已經是第五次來做手術了,這一次次手術做下來不僅妻子受罪,錢也受罪。每次取卵後楊雄都會覺得妻子又蒼老了一些,而且楊雄過來取精後就要馬上回去想辦法籌錢,他們生二胎做試管嬰兒的目的是不想去養老院,因此希望能多生一些孩子,能在將來自己老了之後能照顧他們。

還有一位52歲高齡待孕媽媽王靜(化名): ▼

這次接受採訪的待孕媽媽裡有一位叫王靜的女士已經52歲了,她是為了第一胎來接受手術的,現在已經花費了20萬了。她說試管嬰兒這個手術你不能從表面上去看,這個手術的成敗意義重大,「失敗以後有多少家庭就此截止了」,因此一旦邁出做試管嬰兒的腳步就只能繼續走下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生兒子、生女兒都是自己的選擇。很多人都是年輕時在外忙於打拼事業,無暇於求子傳宗;或年輕時沉浸於兩人世界,選擇做丁克人一族……這些媽媽們為了能夠有孩子,重複著單調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與金錢壓力,卻又寄予了無限的希望。運氣好的人,一兩次就能成功了,可有的人耗費了多年的時光、多次的手術仍未成功。

我有個閨蜜最近總和我抱怨:究竟為什麼要生孩子啊!

有個周日晚上,她送兒子去上寄宿制學校,並跟他說,要好好上學哦,媽媽周五再來接你,我會去賺更多的錢,將來送你去更好的大學。

結果兒子跟她說:「媽媽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也賺很多的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我閨蜜聽完直接把車停到路邊,氣到開不動車。

生孩子是為了什麼?這是我見過最感動的回答

我在27歲時生下了小花,我當時也會問自己,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某天晚上,我在洗澡,我老公在拖地,他之後告訴我,小花搬了把椅子坐在衛生間門口待了很久,問她在幹嘛呢,小花說:「我在等媽媽。」

就是在很多不經意的某個瞬間,心頭會湧起一種莫名的感動,溫暖中帶著一絲酸楚的味道。參與一個小生命的成長,一粒小種子在我身體裡發芽長大,來到這個世界上,長大成人,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情。

我記住了她向我展開的第一個笑顏、喊出的第一聲「媽媽」、長出的第一顆乳牙……在將來,她會背起小書包去上學,成人後也會嫁人生子……我感恩老天,是她,而不是其他的人成為了我的女兒,這樣的緣分讓我有機會成為她最親愛的人,有機會把愛撒播在她的心靈,並有幸參與到小花的每一個成長曆程,和她一起度過酸甜苦辣,有歡笑,也會有淚水。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這樣說: ▼

父母把我們生出來並不是讓我們傳種接代的,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人生。實在做不了媽媽也要享受我們的人生。

——緩莉舞

不生個孩子,雖說家裡沒有皇位要繼承,但將來我的房子、財產啊什麼的怎麼辦?要留給誰呢,難道要上交給國家嗎?

——鈕祜祿 · 奎絲

有一個女性朋友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話:不介意孤單,已經做好一個人終老的準備,我生來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成為誰的妻子或者母親,人生中結婚和生子不是必要選項,生而為人在這個社會已經很辛苦,只願父母安康。

——皮愛癢

在沒女兒之前我也無法理解,但當你當媽媽之後真的會明白為什麼要有孩子,是一種希望!她是你的牽絆,是你的負擔,但帶給你的絕對是幸福!

——橦橦memo

再苦再累我也要生兩個,因為我知道到老了就會想要孩子的,年輕養娃是為了以後老了著想。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只看眼前。這麼多人年紀大了想要孩子要不上,要個自己的孩子多不容易。

——大大的Mom

有人說:世界上最沒有功利需要最純粹的一件事,除了愛情就是親情,那麼生孩子是為了延續愛情;為了晚年膝下有依靠,死前有人拔管兒;讓孩子之間有個伴兒……

但我覺得,生孩子,是給自己毫無意義的人生強加上一點意義。

生孩子,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

參與 ,意味著付出與欣賞

這是個很美的答案:生育只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求ta完美,也不用替我爭光,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ta健康存在著,和我一起在大千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ta同行前半生,感知世界的美好。

如果我們改變看待孩子的方式,只要ta過得好,過得幸福,那就足夠了。而不是為了讓孩子承擔著自己的某種目的出生,我養育了ta,ta也給了我二次成長的機會,讓我在「原來以為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默認軌道上,又開啟了新的一個探索模式。

「我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答案,

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退役空姐43歲血淚孕史」3次人工受孕+4次試管嬰兒,好孕來
    這個以前我也聽過很多遍…生孩子要趁年輕這句話,但我就是嘴硬啊!加上保養也還不錯,很多人常說我看起來很年輕。然後我就自以為外表年輕、身體感覺也年輕,殊不知卵巢卵子老化是不可逆的,為何醫學上最佳生育年齡為25-35歲。所以35歲為女人生育不可逆的界線,34、35歲明明也不老就已經歸類為高齡產婦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 35歲的「媽媽初體驗」,第三次試管讓她終於如願
    35歲的李思雨(化名)在重慶北部婦產醫院做試管嬰兒助孕的時候,已經是她的第三次體驗了。在這之前,她已經在市內一家公立醫院做過兩次了。醫院讓做了移植後十四天回去查驗HCG以確認是否懷孕,但群裡的姐妹們少有真能忍到那一天的,大家都知道,一般來說,很多人到七天八天的時候就測得出了。李思雨第七天迫不及待地測了,沒中;第八天,也沒中。她不可避免地認為,第三次失敗了。《左傳》裡講軍事進攻講究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至此,她的士氣也用完了。在做第三次試管之前她和老公就商量過了,這次再不行就放棄了。
  • 44歲鹹素媛2次試管失敗再嘗試自然懷孕,這個年紀受孕有多難?
    原創 | 孕事 摘要:高齡產婦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受孕! 說到鹹素媛,還真的是挺拼,不僅在剖腹產5個月後就開始拼二胎,還親手打排卵針,這顆拼二胎的心真是強烈。
  • 鍾麗緹為生孩子拼盡全力,婆婆節目直言直語更是無形中的壓力
    張倫碩是第一次結婚,那麼肯定是想要擁有自己的後代,而且一直也沒有鬆口不要小孩子,雖然說張倫碩對鍾麗緹帶過來的三個女兒非常的好,但是張倫碩也從來沒有放棄想要擁有自己的親生骨肉,為此鍾麗緹也特別的努力,拼盡全力的想要給張倫碩生一個自己的骨血。
  • 43歲輸卵管堵塞拼二胎,試管方案正確 求得好孕
    所以,東西都被她處理掉了。 寶寶6歲的時候,趙女士已經40歲了。她的寶寶性格比較內向,更喜歡自己玩,在外面也不會和特別活潑的小朋友玩耍,這些表現讓趙女士挺擔心的。 有幾次趙女士帶著寶寶和朋友們聚會,看到朋友的大寶二寶一起玩耍,相互照顧,特別暖心。於是,她萌生了拼二胎的想法。如果有了二胎,也許大寶就不會這麼孤單了,長大以後還能互相照顧。
  • 49歲女星停工期間拼生孩子,曾為懷孕打百次排卵針,自言從未放棄
    也因為沒有工作的原因,張秀卿有了空閒時間,再次開始看西醫和中醫,鍛鍊調養身體,繼續拼生孩子。算下來,這已經是張秀卿第n次對媒體說自己想生孩子了。今年張秀卿已經49歲了,自從在2014年和小12歲的老公王國贊結婚後,兩人多年一直都沒有孩子。
  • 試管嬰兒失敗三次的過來人告誡:試管開始前,想清楚三點再做決定
    可是,很多人聽聞試管之路,成功了闔家歡樂,失敗了,給一個家庭帶來的打擊也不輕。來自一個三次做試管失敗的過來人的告誡:前陣看到一個帖子,簡明扼要,就是用自己失敗了三次的試管經歷告誡年輕的夫妻,試管之前要想清楚。
  • 二婚女試管失敗後遭家暴!專家呼籲做試管助孕前需考慮好3點
    因此,為了她,也是為了這個家,美小護提醒大家在選擇試管嬰兒助孕之前,一定要做好試管嬰兒前的準備工作。做試管嬰兒前,先想想這三點是否hold住做試管嬰兒其實對於夫妻感情也是個極大的考驗,如果你hold不住這3點,那奉勸大家還是要考慮清楚哦。
  • 找泰國試管嬰兒四大名醫做試管失敗5次了,問題出在哪裡?
    27歲試管移植失敗5次了,問題出在哪裡?來了解;天,越來越熱,心,越來越浮躁,而,想做的事,還沒準備,還沒開始,就要步入結婚生孩子的年齡了,這一切來的很突然,有的姐妹們說,因為,現在還不是很適合生孩子,但是結婚還是可以的,恆健海外表示:先結婚,以後再要孩子也是可以的,什麼時候想要孩子,都不晚,畢竟,現在技術發展迅速,就算40歲要孩子,也很正常,因為可以選擇試管技術助孕,那,27歲試管移植失敗5次了,問題出在哪裡?恆健海外給您解析。
  • 大齡媽媽試管,你不知道的那些絕好優勢
    韓女士(化名)41歲,育有一個女兒。看著別人家兒女雙全,羨慕至極。思來想去決定自己拼個二胎,但同時也要面臨自己年齡大的事實。韓女士備孕失敗後,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試管上。但大齡做試管也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需要知道這4大完勝法則,才能順利成功。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大齡做試管都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項?以及具備哪些優勢?
  • 二婚女試管失敗後遭家暴!女人,永遠不要試圖通過生育改變男人
    因此,為了她,也是為了這個家,美小護提醒大家在選擇試管嬰兒助孕之前,一定要做好試管嬰兒前的準備工作。做試管嬰兒前,先想想這三點是否hold住做試管嬰兒其實對於夫妻感情也是個極大的考驗,如果你hold不住這3點,那奉勸大家還是要考慮清楚哦。
  • 人,努力的意義|拼盡全力是普通人突破圈層最好的方式
    30歲左右的職場人變得很尷尬,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如果35歲之前做不到總監以上職級,職業生涯會越來越窄。企業不是養老院,企業的目的是賺錢,是為股東盈利,要用最少的成本產出最大的效益。作為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除了拼盡全力,沒有其他選擇。
  • 試管寶寶出生後有健康隱患?孕媽哭訴:沒想好這些,別輕易做試管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5次試管才成功的孕媽哭訴:沒想好這些,別輕易做試管前不久幸孕姐和老同學們來了一次「視頻同學會」,這才得知有位因為之前流產導致輸卵管堵塞的老同學,終於在今年通過試管懷上了,大家都特別為她高興,要知道這可是她第五次了,可沒想到的是,她並沒有想像中的高興,反而坦言:孩子有了,但是我很後悔。
  • 我44歲做了3次泰國試管嬰兒,總結
    「我44歲做了3次試管嬰兒,總結了一份,經過多年的備孕,多年的注意,多年的經歷,我做試管成功了,現在的生活很幸福。」之前跟隨恆健海外去做過泰國試管的uu姐這樣說道,因為前面2次是在國內做的,所以結果不好,第三次選擇了泰國試管,。
  • 41歲準媽媽6年試管助孕求子記:大齡女性備孕有沒有捷徑可走?
    35歲正式踏上試管助孕之路,一波三折的求子歷程讓她身心俱疲!時間一年年過去,眼看自然懷孕的希望越來越渺小,35歲的陳女士正式踏上試管助孕之路。接下來的試管助孕求子歷程,可謂充滿了波折。據陳女士介紹:她第一次做試管是在2014年當地瀋陽的一家醫院做的,當時在醫院取出了15顆卵,本以為怎麼著也能成一個,沒想到接著做了3次移植均以失敗告終。加上當時養囊也浪費了不少卵,失敗3次的她決定換家醫院試試。2017年她又來到哈爾濱一家醫院做試管,當時取出了2顆卵,這次居然連胚胎都沒能配成,心灰意冷的她於2020年1月份再次回到瀋陽接受試管助孕治療。
  • 做了試管助孕才知道5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
    備孕了一年,兩年肚子還是沒動靜,要不要做試管呢?隨著試管助孕越來越普及,大眾對試管嬰兒了解越來越多。但我還是想告訴大家,並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試管,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家庭情況來。通常試管家庭可能遇到的5大問題,打算做試管助孕5個問題一定要考慮清楚。
  • 男籃拼盡全力還是輸17分,裁判引爭議,解說員王子星:無話可說
    也因為這樣,男籃第一場的夏聯,慘敗41分,表現有點不夠理想了。第二場比賽,對球迷們來說,也希望球員們能發揮出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水平,至少要比第一場比賽要好一點。而最終,中國男籃也的確做到了。這樣的比賽,他們以77-94輸給對手,遭遇了2連敗。但是,從輸掉41分到輸掉17分,男籃的進步,也是肉眼可見的。這樣的男籃,暫時來說,應該是適應了這樣高強度的對抗了。
  • 你曾為一件事拼盡全力嗎?快手上拼搏的少年看哭數萬人
    8月30日,一條名為「驕傲的中國少年」的視頻在微博火了,視頻的作者「佑一吧」是一名快手用戶,(快手ID:1402379762),他搜集了100多個視頻素材,用《驕傲的少年》作為背景音樂,剪出了這樣一個4分鐘視頻,一天時間,視頻在微博上已經有超過1000萬次觀看,並且在微博、微信、快手、B站等各大平臺上不斷轉發。截至發稿前,微博上#你曾為一件事拼盡全力嗎?
  • 考研一定要拼盡全力去學習嗎?
    2019考研進入衝刺階段的同時,一些2020考研的小夥伴也開始了複習,但是很多同學會有顧慮,比如這位同學,擔心自己現在每天全力學習,後期會崩,自己的數學基礎很差,總覺得這是一場很苦的戰役,身邊考研的學長學姐,一年來學的真的非常認真,最後卻沒過線,很怕自己拼盡全力學習卻沒有考上。針對這個情況大家又是怎麼說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版《人生七年》:為什麼拼盡全力,孩子依然勢不可擋地成為了...
    那麼問題來了,普通人拼盡全力,就能成為一個不普通的人嗎?日本這部紀錄片《人生七年》通過跟蹤13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說出了答案。她是90後,正如我們身邊的孩子一樣,貴子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在給孩子打雞血。用中國的語言來說,就是雞娃。在教育上,日本家庭的雞血程度,一點都不比中國家長遜色:7歲的貴子每天都要輾轉於各種輔導班之間。周一鋼琴,周二遊泳,周三書法、周四劍道,父母每周會2次坐火車送她去上名師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