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建築師KerryHill Architects的創始人Kerry Hill先生於周日(8月26日)去世,享年75歲。他的去世得到了KerryHill Architects公司珀斯辦公室主管Justin Hill的確認,(他與已故的希爾先生並無血緣關係。)JustinHill先生拒絕進一步評論。
今天,通過網傳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西海岸涵碧樓別墅群正在被拆除。「黃島發布」確認了此事,
稱「正對41棟建築進行整治」「恢復海岸帶」。
圖片來自仁甲看見,已經獲得授權。
別墅區部分是整個建築群的重要組成,
蜿蜒的形態仿佛鳳凰展翅延伸到大海中央。
跌落錯層設計 面朝大海 私密性極佳,
據內部消息靈通人士介紹,
這45棟可售物業單位產權並非住宅,
單棟售價也在5000萬+,
業主大多是各行各業的領袖及娛樂圈體育圈明星。
質疑生態問題的網友可以看看之前的衛星圖與小學徒航拍的照片,本身場地是礁石中的養殖場(鮑魚池子),建築可以說儘可能的尊重場地,發揮了價值。
「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最新的,但通過傳統價值的篩子進行過濾。
它正在建立一種歸屬感。」
- KerryHill
即使涵碧樓被拆掉了部分肢體,
KerryHill的設計也仍是充滿價值的建築!
KerryHill
國際建築設計大師
1943年,出生於澳洲
1968年,畢業於西澳大利亞大學
1979年,於新加坡成立建築師事務所
1995年,以馬來西亞TheDatai度假飯店,獲美國TheKenneth FBrown基金會頒亞太文化與建築設計金獎
2002年,以臺灣涵碧樓度假飯店,獲美國TheKenneth F Brown基金會頒亞太文化與建築設計金獎
2004年,再以日月潭涵碧樓作品獲世界不動產聯盟頒發休閒度假設計金獎
2005~2007年,擔任新加坡大學外部審核人員
2006年,獲澳洲皇家建築協會榮譽金獎
2008年,獲頒西澳大利亞大學榮譽博士
2010年,獲頒新加坡總統設計獎
在青島黃島區金沙灘、銀沙灘十幾公裡的範圍內有不少優秀的五星級酒店。
在眾多酒店當中,無疑涵碧樓的設計高出其他酒店一大截的,親歷其中,只能用「震撼」和「非常震撼」來形容,也許可以說涵碧樓酒店給人一種「神聖的存在感」。
一種自然禪意的現代隱居。一種建築紮根於基地文脈的體現,也許當年的宣傳詞「孔子不走了」並不是空穴來風,一個外國大師真正做出了中國風格與齊魯文化。
一種優雅的生活形態。
以上圖片出自建築攝影師樊明明
設計文本
施工階段
室內實景
餐廳茶室
客房
SPA泳池
講述人:周雅築——鄉林集團海外投資事業處規劃設計經理
負責涵碧樓酒店集團所有海外投資項目的室內設計規劃方向,主導酒店的室內硬裝、軟裝,酒店文化材料,公共藝術設計。目前參與的項目包括:青島.南京.成都.桂林涵碧樓。
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造就了青島涵碧樓非常獨特的氣質,也給了設計大師Kerry Hill非常多的想像空間。
青島涵碧樓依舊保持的老味道:經歷多年風雨洗禮的鮑魚池、海邊美麗的巖石、南北沙灘,人們順著沙灘可以走進尾段小村落。
面向黃海,背後是山:獨一無二的環境迎來設計大師Kerry Hill。
當初在青島有五個地點供賴董事長選擇,他最終選擇了青島涵碧樓現在這個位置:深入黃海的半島,背依鳳凰山,三面環海,坐觀青島市區、黃島市區風景,而半島的前端還可以看見海島。而這些海島成為了決定涵碧樓當下地理位置選擇的關鍵。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
青島涵碧樓所在的這個半島,原來是一個鮑魚養殖的區域。現在我們還能看見很多鮑魚養殖戶手工砌築的石頭圍欄,可是歷經了這麼久的時間,甚至在涵碧樓施工過程中還遇見過颱風,青島很難得有颱風,居然被我們遇到了,可是在這麼大的浪跟颱風的侵襲之下,我們的鮑魚池完全沒有受損,所以從他們所謂原始的營造手法來講,其實是非常需要我們學習的。
▲原始基地
▲原始鮑魚池
我們有非常漂亮的海灘,北沙灘跟南沙灘,我們的同事常常一直順著這個沙灘散步到尾端的那些小村落,這也是將來在我們酒店入住的客人,可以享受到的一個特權。
在景的部分,這個就是我們伸出來的半島,往這邊看是青島市,往這邊看是黃島市,往半島的前端去看,這面有一個島,往後面看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地勢比較高的山勢,當初董事長在選址的時候,他提到說,如果今天沒有這個島在我們的半島前方的話,他就不會去談下這塊土地,來蓋青島涵碧樓。因為這就是我們青島涵碧樓獨一無二的地方,一個海面上一望無際的景,跟一個海面上有一個遠端的半島的一個端景,出來的畫面是不一樣的。
基地特性:
潛力(自然景觀)與限制(原始地形之維護)
建築師設計概念:以旅館主樓為支點 採雙軸線發展
海邊別墅(東西向軸線) + 複式層別墅(南北向軸線)
我們的建築師跟室內設計,包含景觀設計,全部都是交由澳洲籍的建築大師來設計,10年前日月潭的涵碧樓也是同樣的建築師,在他還年輕的時候,10年前的Kerry Hill幫我們做的建築設計,其實現在的Kerry Hill呈現一個半退休的狀況,所以說當初我們跟Kerry Hil這邊足足談了一兩年,五度到Kerry Hill在新加坡的辦公室去拜訪他,邀請他來參與這個案子。Kerry本人對於大尺度的案子來講不是很感興趣,因為對他來說,他的人生規劃已經到了一個退休的階段,如果要他出手的話,他並不是很想去做一個好像還要再為人民幣而設計的一個建築案子,他想專心、專注去做一個他人生的代表作(對於那些只關注於六千萬設計費的人無疑是個諷刺),所以事實上他並不是很想承接我們青島涵碧樓。然後賴總親自五次到Kerry Hill辦公室這邊邀請他之後,他終於因為青島的這個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而首肯了,同意把他的作品坐落在青島涵碧樓。
▲Kerry Hill與賴正鎰
關於建築規劃:站在人的尺度
涵碧樓在酒店的規劃上面花了很多的心思,設計師站在人的尺度而不是上帝的尺度來看這個案子,做了很多別具匠心的設計,致力打造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涵碧樓平面圖
這個是我們青島涵碧樓的總平面,酒店主樓總共有五棟客房的樓層。前面這一個區是一整個半島,半島這個部分就是我們的海邊別墅,導覽的過程中你們可以沿著這個中軸線看向兩側,在大概兩棟到三棟之間,我們留了一個開口,當人行走在這個中軸的走到裡面,可以通過開口看見海。中軸線兩側都是我們的別墅,別墅至少都有一層樓,所以當時我們在掙扎說,我們要不要往下開挖,把兩側的別墅往下沉,讓我們在走這個中軸線的時候,能夠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景。
當然第一個成本是比較貴,第二個是當時建築師非常的強烈反對,站在建築師的立場上,如果說這個一望無際的海景是讓你在走這個長走道,他必須要走5到10分鐘的路程裡頭,如果你永遠都是只看到海景,其實這個案子就不吸引人,所以他採用的方式是,在我們走動兩棟到三棟的距離之後,才經由一個開放的通廊,去看到眼前一望無際的美景,在收跟放之間,才能達到整個人的尺度,站在人的尺度而不是上帝的尺度來看這個案子,人的感受才會是真實的。
尾端這個地方是我們的教堂,教堂真的很值得你們去看一下
尾端這個地方是我們的教堂,教堂真的很值得你們去看一下,當處教堂還在施工的時候,我站在教堂的頂端往下看,當浪濤拍到山上的時候,那個感動是沒有辦法比擬的。因為教堂是所有的環境裡最接近我們原始礁石的位置上所以你人幾乎就是站在礁石的上方,你能感受到海浪仿佛能直接要把你吞噬。所以非常建議你們去教堂看一看。
▲教堂與半島巖盤
這裡就是剛剛提到的教堂部分,因為半島上面的巖石都非常堅硬,所以我們在做這個基礎的時候都是要埋炸藥的,可是這麼硬的巖盤其實一炸之後就碎掉了,一碎掉的情況之下,你巖石的本身就非常難看。我們希望保留在原來地勢的巖石自然感覺就會被破壞掉,所以當時我們把炸藥的分量拿捏了好幾次。希望保留除了這個建築體本身以外,周遭的巖石全部都能夠留下來,這個是教堂的剖面。
教堂這邊有一個碼頭,其實賴董事長有一個理想,他希望以後我們的30家涵碧樓可以用水路,從比如我們從南京涵碧樓搭乘船隻,來到我們青島涵碧樓的碼頭,然後上岸,可以讓我們每一個涵碧樓之間,尤其是靠海岸邊的沿岸的涵碧樓連接起來。這樣我們的客人可以今天禮拜一、二住的是南京的涵碧樓,禮拜三、四就能坐船來到青島涵碧樓。
▲碼頭
這邊就是我剛剛講的北沙灘,這邊是我們的南沙灘,南沙灘是我們複式層的別墅,複式層的別墅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別墅群,它是依著地勢,因為沿路的環島路是比較高的,來到沙灘有一個高低落差,所以我們是依著地勢做複式層別墅的設計,基本上當人站在環島路上的時候,你看到的複式層雖然是五層樓的別墅,可是你只能看到它最上面的兩層,另外的三層是往下,一直下到這個沙灘,就是利用整個地勢創造這個別墅的感覺。當我們在這個地方開車行走時,不至於讓這三棟的量體顯得過分高大,從而影響到地理環境。
▲南沙灘複式層別墅
在SPA這個區域的部分,SPA區域在一樓,上面是二樓,二樓這邊是一個露臺,我們幾乎是把整個SPA放在一個水區裡面了,你們看上面的平面圖可以看到,它是圍繞中間這個水塘,這個水塘中間有一個瑜伽亭。瑜伽亭用了很多虛實的格柵手法去呈現效果,當夜晚燈火通明的時候,光線從格柵裡透出來,增添了SPA區域非常多的韻味。
▲戶外溫泉
左邊這一區是足療室,右邊這一區是我們的三溫暖,特別把三溫暖區放在這個位置,主要是我們希望從這邊出去能夠看到海景,因為青島這邊的海景真的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就算SPA區域它是一個隱私性的區域,我們也希望它能夠往外開放。所以它是這樣的一個角度,可以看到海景。同時我們希望三溫暖分成男湯跟女湯,能夠隨時做一個替換,讓男賓客跟女賓客,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換在左右兩邊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景。
另外在我們的宴會廳這個區域,宴會廳很特別,前廳這個地方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景,第一個就是往這邊看,看到整個海邊別墅的別墅群,它可以鳥瞰整個別墅群,對我們營收比較高的一個宴會廳來講,其實它創造了一種景,讓我們這個宴會廳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從宴會前廳的地方往下看,這個地方是一個天井區,剛好可以看到我們在一樓的全日餐廳,這個區域我們特別做了一個開放,它不會跟宴會廳有實質的阻隔,甚至連一個玻璃的阻隔都沒有。然後在全日廳的地方種了大量的竹子,讓竹子能夠在這個飄空區往上躥,躥到宴會廳能夠看到的一個景,所以宴會廳的這個位置,前廳的位置都可以看到我們玩的一個空間感。
▲海邊建築群鳥瞰
在酒店裡面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貫穿,從五樓一直貫穿到一樓的整個大步梯,沿著大步梯,你會因為你的高度的不同,一邊走然後一邊往外看,會看到海景,因為高度的關係,你一直往上走的時候,會藉由不同的高度看到不同的景色。
▲試想一下如果施工深化中能不把橫向的梁做出來,可能接近原方案的效果會更好
細緻選材完善趣味細節
在建築材料部分,涵碧樓跟建築師大量溝,通用心考量,細緻琢磨,不僅僅從外觀上更是從細節上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趣味性,給大家驚喜。
▲建築體的銅網
再來跟各位分享一下建築材料的部分,各位會看到,我們一入門的時候看到的建築體,客房樓層的部分大量採用了銅網,銅網這個材料非常昂貴,當初建築師提供給我們兩種選擇,一種是鋼,一種是銅網,鋼的部分其實比銅網的價格大概便宜三分之一,銅網是相對的昂貴非常多,而且我們所使用的面積非常的大,最後我們決定銅網是因為,在雨天或者氣候不好情況下,擔心它的鏽水會影響到在地皮上面石材不容易維護,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銅網網狀的特質,配合著光,設計師可以替酒店造就一些屬於光影上的趣味性。這個在等一下談到燈光設計的時候可以跟大家分享。
銅網有很多種,所以我們不斷地在試,在現場試,試它不同的疏密度,能夠呈現一個什麼樣的透光率還有它產生的影子的效果。這是當初建築師提供給我們的3D透視,因為銅網的尺寸也沒有辦法是一整片,所以它是這樣細細碎碎組合的,所以他花了不少的功夫在安裝上。
第二個材料就是我們公共樓層,從一樓到五樓,屬於建築基座的部分,建築基座所採用的石材。因為建築師是新加坡的,他們並沒有參與過中國的建設案,所以對於中國的材料,他們並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必須要靠鄉林集團採購的大量的資源,他們才能夠對材料有所了解。
多種石料
這是他們的設計概念,在我們當地現場環境的石塊上花了很多心思,當時我們撿了非常多的現場石塊,去比較它的顏色,也提供給廠商去研究它的成分,最終選擇一個跟我們整個地盤巖盤比較接近的一個石材。因為在石材的拼接上,他們也希望能夠呈現一自然的效果。
石材表面的打鑿效果,我們也做了非常多的嘗試,這是他們在新加坡石材廠商能夠做的一個加工方式,可是在中國我們不一定能夠用這樣的方式。
在選裝的部分,我們因為不同的環境,選了不同的色彩。比如說海邊別墅和在我們飯店主樓的這個部分,我們採用的顏色是偏這個顏色的,在我們的複式別墅,每一戶都有自己的私人泳池,我們採用的是這個比較亮的顏色,原因是建築師認為說,在不同的環境裡面,因為光線的面積,光線在環境裡它的亮度會有所不同。所以他選擇了不同顏色的磚,讓水面的顏色會因為水底瓷磚的顏色不同而產生變化。複式樓因為它有一個比較大的陽臺深度,所以在泳池的部分自然光線的進入就少很多,不是那麼充足。我們的海邊別墅跟酒店大泳池來講,其實光線是直接就投射在我們的水面上,所以他選擇的是降低一點色度的瓷磚。
景觀水池裡面他也選擇了兩種不同的水底的鋪面,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你們可以在二樓戶外的露臺上,看到我們下沉沙發炕,在水中的那個沙發炕旁邊,他採用的是像這樣的一個地板的石板鋪貼,同時燈光設計師也因為建築師採用的石板鋪貼,做了一些燈光的效果的發想,所以晚上各位如果有留下來的話,可以看到我們的下沉式沙發炕它的旁邊,從一片一片的石頭縫裡面透出來的光線,非常的戲劇化。
從自然中引入景觀 發揮最大作用
涵碧樓酒店很重視自然景觀,大量運用石頭植物等去搭配建築設計,希望創造出一種有韻味的東西,把景觀環境發揮最大的作用。
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
屬於景觀的部分,剛剛提到上面平臺這邊,賴董事長他非常在意石頭跟植物還有自然景觀。在這個半島,本來它是光禿禿的,沒有任何一棵樹的,我們大量的從泰山把黑松拉進來。你們在進酒店之前會經過我們的環島路,環島路的沿路有非常大量的自然黑松,希望能夠創造一種當人從環島路進酒店之前,仿佛是先進入到一個自然景觀,一個森林,然後才豁然開朗的看到我們青島涵碧樓酒店入門處的一個印象。
這是當初設計師他們提供的景觀的一個設計方向,我們會大量的使用黑松和竹子,包含我們客房的一個天井,客房的天井裡面有非常大量、非常高的竹子。一方面是提供給我們在客房走廊上一個竹影的特殊效果,另一方面是提供給我們住房的客人,他在客房裡除了看到正面的一望無際的海景之外,可以在客房的後側,靠近走廊這側也能夠提供給他一個自然的景觀。
▲景觀效果圖
這是當初的效果圖,我們希望的效果圖,會因為四季不同的變化,每一棵樹都會有自己不同的姿態,櫻花、黑松、竹子、落葉松,還有我們酒店入門口的鎮店之寶,非常有型的一棵松,這個在日月潭涵碧樓的門口也有一盆。還有在五樓入口處有一個天井,這個天井是在宴會廳的正上方,當初為了這個宴會廳的跨距,我們做了非常大的鋼構的結構體,同時必須要在這個天井區做一些景觀植栽,基本上它的結構自重其實已經非常重了,所以我們考慮的是用景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結構載重的問題。
▲松樹枯山水
我們藉由結構可以承載的某些位置,希望能夠創造一種比較有韻味的,像是日式枯山水的做法。所以主要是以松搭配枯山水的大塊的石頭,來做一個寫意的呈現。一方面我們希望在酒店大堂一入門的時候,直接看向天井區就能夠看到這個枯山水的部分,然後再看向海景。當你進到大堂的時候,你的視覺焦點不會因為某個裝飾品,一堵牆就停駐下來。我們希望整個景觀視覺,一直穿透到海景去,把整個景觀環境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問題與回答
提問:我想知道酒店的大缸有什麼寓意嗎?
周雅築:酒店的布置,基本我們整個集團不假他人,全部都是我自己帶著酒店採購部門,兩個女孩子去完成所有的布置。在大型裝置運輸上面我們有配搭臺灣的一個藝術公司做這個設計的發展。不過這個藝術公司工廠還是在天津。臺灣發展這個設計概念到中國做基礎上的落實。剛剛提到這個大缸的部分,其實我們兩個走遍整個中國,為了齊魯文化到了曲阜,到曲阜周遭一些小城市,到北京、上海,找一些符合我們酒店氣質的物件,就是大酒缸,有很多尺寸,很沉穩的色澤,有低調的光澤感。對於我們來講跟我們酒店想要呈現出來的某種程度的調性是吻合的。而且其實製酒這一件事情,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屬於人文,文化傳承上面一些交流,能夠在酒店上體現。
提問:涵碧樓將來全球要開多少家?
周雅築:三十間在中國是一個遠大計劃。從臺灣飄洋過海過來中間遇到困難和挫折非常多。我們也必須在這一邊落地,工程團隊選擇,合作夥伴選擇,人員調配這些都考驗我們。第一個落地青島它是非常非常困難,所有我們的同事大家非常努力把青島涵碧樓扛起來。我們相信南京會越來越順。未來的成都會是一個歷經兩個案子之後,更完美一個結果。三十間這一個事情,兩年前我可能會跟我們的董事長講,你繞了我吧。可現在看起來三十間對我們來講大概不是難事兒。
提問:城市選址上會選擇什麼樣的城市,設計風格會有什麼變化?
周雅築:要在一線城市跟人家爭破頭搶土地對於我們來講沒有必要。我們會覺得與其這樣我們會選擇二線城市。二線城市它當然一方面政府機構給我們的支持會比較有力道,另外一方面選址上面也會有比較多的選擇性。尤其我們是一個休閒酒店,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取得一個對它有未來形象定位的一個選址的話,我們後面要邀請設計師來做合作都會有困難。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選址可以引起設計師興趣,我們想要邀請的設計師都是頂尖的,一個普通的選址他們不會有興趣的。
提問:貌似我們更喜歡外來和尚來涵碧樓念經,設計這一件事兒上,不知道未來中國本土設計師會不會有考慮?
周雅築:我不是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相信會。因為目前對我們酒店來講,在中國的知名度我們要積極打開。所以國際設計師的選擇是我們近期開發上面必須要跟運營相輔相成的部分,藉由他們的名氣,同時打開國內以及國際的知名度。所以說有某一種層面的考量。國內設計師也是很優秀的,跟國外設計師合作裡面會發現他們對於自己的技術層面,比如在設計層面有更多成就和能力,但國內設計師因為不怕吃苦所以幾乎通才,相信假以時日大概會有國內建築師能夠讓我們說不見得非得國外不可。我們想做一個文創酒店,希望可以把文化帶進我們酒店裡面來,目前跟國外的建築師說他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所以為什麼不選擇更了解中國文化的建築師呢。
提問:涵碧樓追求文化這一方面非常好,我想知道對造價有沒有限制?現在中國很多五星級酒店的經營非常困難,涵碧樓這方面會不會非常出色。
周雅築:其實你問的這一個問題。在青島涵碧樓我們會是你講得出來我們幫你做到。這個設計上面我們希望百分之百的給設計師授權做發揮,不希望限制他們。可來到工程階段我們的工程單位必然會在造價上面做一些犧牲跟調整,這一個部分我在集團裡面規劃設計單位,這一個時候我要做某一種程度把關。跟我設計不吻合基本不會同意。可以稍微讓步的部分,比如最大面積應用這個石材上面,用量非常大,設計師指定那一塊兒石材真的單價過高,所以替換材的選擇上我們必須理解(英文)對自然環境條件需要材料可以吻合的質感,另外工程單位有他們的責任,要對預算負責,彼此之間要做配合。
在中國做酒店的不可能不靠房產支撐。南京我們有比較大的寫字樓,龐大施工率,我們除了酒店還有住宅地塊,商業地塊,有商場的大規模開發,所以這一個部分都必須要用這一種方式去做一個資金上面的投入,所以成本考量上面也會積極針對酒店的運營,比如三年內它的回收的利潤,住房率等等必須要做嚴格審視的。
提問:青島涵碧樓還有靠其它的地產來回籠資金嗎?
周雅築:我們的別墅群是一個房產銷售區塊,同時這一個部分也接受買房業主方,做涵碧樓酒店式管理。因為畢竟這個地點,大部分業主買來可能是屬於度假類型。需要我們回租或者一年之內能夠代他們做維護管理,這些都是我們承攬的工作。
提問:我在朋友圈推薦涵碧樓有十次,我想問一下如果回到過去重新開始,這個項目會不會做?做這個項目,運營這一段時間有一些什麼樣的收穫?
周雅築: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開業一年,我們想要堅持我們的設計理念,我們並沒有對這一件事情非常氣餒,為什麼?因為涵碧樓十多年前在日月潭的時候,我們也花兩年時間讓大家接受。現在提到臺灣最典型的休閒飯店就是日月潭涵碧樓,我們的客房率客單價來沒有下降過,這是必須堅持也肯定要堅持的。
大部分文字來自於網易家居、新浪與遊走設計,照片部分來自於網絡,顧悅平下載,部分由小學徒、王宇、張雷、譚德焚拍攝,照片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僅供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