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簡介。
課文《少年中國說》節選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齊的句式描繪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程,激勵中國少年發奮圖強,勇挑建設少年中國的歷史重任,表達了表現了作者最對祖國繁榮富強的熱切期盼。
二、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1898年和康有為一起領導戊戌變法,二人並稱「康梁」。
三、段落內容。
課文第1自然段闡明了建設少年中國之責任在中國少年;
第2自然段運用了象徵等手法,描繪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程;
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飽滿地讚頌了少年中國「與天不老」,謳歌了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通過層層闡述,說明了「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前途和命運是緊密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
四、課文的突出特點——感情熾熱。
感情的抒發首先依託於整體的句式。
課文第1自然段從「智、富、強」到「獨立、自由、進步」,再到「勝於歐洲,雄於地球」句式整齊中富有變化,層層遞進,推動情感,讀來鏗鏘有力,振聾發聵,中國少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
課文第2自然段均為四字句,逢雙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明快,使人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充滿了對少年中國的美好希冀。
五、排比、象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感情的抒發還依託於排比、象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第1自然段八句排比,一氣呵成,論述了強國富民的責任全在中華少年。
第2自然段運用象徵的手法,描繪了少年中國的光輝前景。
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對少年中國與天齊壽的祝福,以及對中國少年與國家共命運的呼喚,兩個感嘆句用了對偶的修辭,增強了感染力,讀後使人心潮澎湃。
六、少年中國的光輝前景句子意思及象徵意義。
1、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意思: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
2、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意思:黃河潛藏的水流爆發出來,勢不可擋,浩浩蕩蕩。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的發展無可限量。
3、淵龍騰飛,鱗爪飛揚。
意思: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突然崛起。
4、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意思: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的巨大聲威。
5、鷹隼試翼,風塵吸張。
意思:鷹隼展翅試飛,掀起狂風,飛沙走石。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的沖天氣勢。
6、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意思:奇花剛開始孕育蓓蕾,華美瑰麗,富麗堂皇。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的美好未來。
7、幹將發硎,有作其芒。
意思:寶劍在磨刀石上磨,發出耀眼的光芒。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奮發有為。
8、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意思: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
象徵意義:少年中國頂天立地。
七、課文插圖。
課文插圖上方是日出東方,雲海奔騰,下方是江河奔湧,激流澎湃。天地雄渾一體,呈現出一幅氣象宏偉、波瀾壯闊的壯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