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越長大越晚睡?科學家為此進行研究,終於發現其中原因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人的作息規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遠古時代,勞動人民總是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早晨,伴隨著太陽的升起,開始一天的勞作;傍晚,伴隨著太陽降落,結束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吃飯休息。吃過晚飯後,人們通常在10點前便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且不說遙遠的遠古時期,將記憶倒回到童年時期,那時我們還是一個青稚的小學生,下課後玩耍一會兒,回家吃飯,飯後寫一下家庭作業,通常九點半,最遲不超過十點半便進入了夢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有能力過上穩定、安樂生活之前,人們的睡眠時間一直在往後推。

初高中時,為了學有所成,金榜題名,我們可能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時間對每個人而言是基本公平的,為了多學一些知識,我們只能拼命擠佔睡眠時間;上了大學後,有人是為了有趣的遊戲或有趣的社交活動而熬夜狂歡,也有人是為了學業奮筆疾書。出到社會後,人們熬夜的理由似乎單一了許多,大多都是為了工作,為了生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晚睡、熬夜似乎已經成了青中年人戒不掉的癮,對於晚睡,不同人有不同理由,但大都是主觀的,例如不想睡或者還不能睡。但你是否想過,在晚睡大軍中,有部分人晚睡是由客觀因素造成的呢?他不是不想早睡,而是真的睡不著!

近期,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與土耳其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內存在一種名為CRY1的基因,該基因發生變異很可能會影響人體生物鐘,進而導致個體出現晚睡情況。

研究人員解釋到,人體內存在許多與時間節律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共同作用影響與控制人體生物鐘,因此我們會在某些時間覺得睏倦,在某些時間覺得精神十足。而CRY1基因發生變異後,其內產生的蛋白質會給生物節律基因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它們活動性大大減弱,由此使人體睡眠時間往後延遲。

洛克非勒大學研究員麥可·楊教授曾走訪多個家庭,與多名擁有不同睡眠周期、不同睡眠習慣的人進行交流。走訪結束後,楊教授表示,真實的樣本數據完全支持研究假設,CRY1基因異常活躍,個體睡眠時間與晨起時間通常都會往後推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越焦慮越晚睡,越晚睡越焦慮,諾獎科學家告訴你生物鐘的秘密
    為什麼後面還要上四天班?為什麼手頭的工作總是做不完?想著想著就把夜給熬了,結果明天還要早起,好焦慮好焦慮!一轉頭,焦慮之友,煙菸酒酒! 用最貴的面膜 熬最深的夜 圖| SBS 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因,研究人員招募了191名18-25歲的被試者
  • 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失眠了
    今天看到一條微博說「IQ越高,睡得越晚」,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失眠了,哈哈!  其中一則報導是:  科學家發現,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聰明、記憶力更好。據澳洲雪梨大學和美國空軍合作進行一項跨國研究,要求400名新兵填寫問卷以判定屬於早睡早 起型或是晚睡晚起型,之後再進行記憶力及心理靈活度的相關測驗。結果發現,晚睡晚起型無論在記憶力及智力方面的表現都比早睡早起型優秀。一些歷史名人,如 音樂神童莫扎特及著名哲學家笛卡兒都屬於晚睡晚起型。科學家推測,因為遠古時代夜晚常有野獸出沒,能在晚間保持警覺的人較容易逃過野獸襲擊而生存下來。
  • 人類腦部有一位置,不足10釐米,越年輕則越發達,影響人的一生
    眾所周知,人類能夠有思維和想法關鍵在於頭腦,而其中,腦部有一位置不足10釐米,卻控制著人類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個部位就是海馬體。因為形似海馬,故稱為海馬體。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科學家一起發言了對海馬體的最新研究報告,報告中正式確定了人腦中的海馬體的主要功能--「大腦海馬體是幫助人類進行短期記憶和長期機器的轉存站,對於人類學習和記憶有著重大關係」。為此該論文曾被美國生物科技網特別報導,引起科學家關注。
  • 晚睡晚起?個子高?這5種人在科學家眼裡智商更高!
    研究對象為1970年和1958年出生的英國兒童,科學家對他們進行了跟蹤調查,從出生到現在一共維持了幾十年之久。經過對比分析,發現高個子相對聰明一些。即使是在兒童時期,即大家都尚未接受教育,認知能力還處於原始階段的情況下,個子高的孩子也表現出更高的視覺運動協調性。另外,這些孩子的詞彙量也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 孩子總是越睡越晚?一個小遊戲,輕鬆解決孩子晚睡煩惱
    白天好不容易結束了工作的忙碌,晚上還要陪著孩子各種瘋玩,經常性的晚睡弄得莉莉煩惱不已。都說「三冬三夏,熬出娃娃」,隨著孩子長大,嬰兒期的睡眠問題會逐漸變好,但隨著而來的卻是成長期的睡眠煩惱:「孩子晚睡、不愛小睡、早上起得晚」等。特別是孩子晚睡習慣不僅擾亂了大人的生物作息規律,晚睡更是對寶寶造成了各種潛在性傷害。
  • 《科學》刊登哈佛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為什麼人類越年長,朋友越少
    致力於研究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科學家們對這個現象的原因一種存在著爭論,在學術界大致可分為2鍾思想流派:社會情感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和鄰近機制(proximate mechanisms)。
  • 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昨天,朋友問了我一個埋藏在他心裡的困惑: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記得小的時候,他和哥哥的關係很好,有好吃的東西必須一人一半,有好玩的東西也一起玩,還有不管誰在外面挨打了,兄弟倆一定要結伴打回來。
  •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冬天氣溫越冷起床越困難
    為了研究「睡和醒」如何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科學家們使用了模式生物果蠅作為研究對象。他領銜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果蠅觸角有一類神經細胞專門負責報告外界的低溫。當環境溫度低於果蠅的「舒適區」(25℃)時,這種神經細胞就會持續活躍,向大腦發出「寒冷」信號。而且,氣溫越低,信號越密集。識別出這些神經元後,研究人員通過螢光標記、雙光子鈣成像技術,並結合解剖學、神經遺傳學等方法,追蹤到了果蠅的大腦內部。他們發現,寒冷信息的主要接收者,是位於睡眠-覺醒周期控制中心的一小組神經元。
  • 為什麼科技越發達,人類越覺渺小?
    最近一個世紀,科技得到了巨大的飛越,在眾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科技的發展卻帶來了一個困惑,科技越發達,人類的作用似乎越來越小,猶其對人類的個體而言,這一現象就更加明顯。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上,出過很多裡程碑式的科學家和文明巨匠,這些人包括古代的亞裡士德、柏拉圖以及現近代的牛頓、愛因斯坦等,這些人有的以哲學聞名,有的以物理理論研究聞名於世,但同時這些人在其它科學領域同樣有著非常偉大的成就和成果,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同樣是在很多領域都有所成就的大賢。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 孩子出生的體重暗示了智力的高低,科學家: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等到小莉孕36周的時候,醫生檢查說嬰兒過大,需要剖腹產,十月懷胎加剖腹產,終於誕下一八斤多的兒子。隔壁床的產婦是順產,她婆婆羨慕的說「八斤八兩的孩子更聰明,我們這才五斤,長大了得多吃肉。」現代研究者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有一位叫「毛豆媽」的孩子母親,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奶奶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 為什麼人類不能實現永生?科學家:人類只是在給基因打工
    所以,在科學時代,我們並不會去研究什麼永生之法,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於永生的探索研究不僅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高。在科學家的眼裡,這個宇宙的一切都離不開科學,都能夠用科學來進行解釋。生命的生老病死自然也是一種科學法則,只要我們破解了生命的奧秘,那麼就有可能會實現永生。
  • 為什麼越長大,越不想回家過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抗拒回家過年……以下是我歸納的幾點不想回家過年的原因:一、沒攢到錢,卻需要大筆花錢工作了才發現賺錢難,攢錢更難。一個月幾千的工資,扣除租房、飲食、必要購物等已經所剩無幾,愈發覺得現在的自己更像生存而不是生活。
  • 腦袋越大越聰明?抹香鯨大腦比人類大5倍,為何智商依然很低?
    百家號原創首發智商是如今人類時代證明地位的一個屬性,在如今的這個時代不是武力值越高越賺錢,而是智商越高越賺錢,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那麼到底什麼決定著智商的高低呢?有的人說是基因,有的人說是大腦開發程度,無論如何人類是所有地球生物種群當中智商最高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人類的智商為何超越了所有的動物種群呢?有的人發現這跟大腦有關,人類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區別,那就是人類的大腦體積比絕大部分的動物大腦提及都大,因此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大腦的體積越大智商越高,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我們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為什麼
    #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最近讀到一個理論,它從理論和實踐中幫我們印證了,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孤單。事實上是,並非只有我們如此,好多人都如此,我們的文化克己內省,尤其盛產孤獨而不孤單,西方文化細分外求,特別聚集孤單而不孤獨。
  • 費米悖論早已暗示人類結局,研究者表示越研究越害怕
    因此,人類社會的發展只會是越來越快,而不是越來越慢。如果人類社會發展到了越來越慢的那一天,那將會是人類社會的退步,也是人類的危機。當社會前進時,人們的視野也就開始擴大,人們會把目光轉向地球之外的宇宙以及原子內部的微觀世界。在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時,科學家們不禁會去猜測人類的未來在哪裡?未來的人類需要怎麼樣的發展?或者是人類有沒有未來?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表現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呢?
  • 人類不再登月的真實原因是啥?科學家發現:月球一直在監視著地球
    諸多隕石和星球上,又是否有與我們人類相同的生命體存在?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類。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時至今日終於把探索宇宙變成了現實,一枚枚火箭帶著各種各樣的衛星衝向宇宙,我們也得以掀開宇宙神秘面紗的一角,以管窺豹地尋求宇宙的真容,而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就成了我們涉足宇宙的第一顆星球。一、人類探月的歷史要從何說起?
  • 為何科學家的書桌很亂?研究表明:這些地方越亂,代表孩子越聰明
    看到凌亂的書桌,父母們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替孩子收拾整齊,從成人的角度來看,整齊的書桌看起來讓人神清氣爽,為此有很多家長還會指責孩子不應該把書桌把弄得很亂。 不過,孩子書桌亂並非是一件壞事,比如說,有很多科學家他們的書桌就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