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2020年01月03日 13: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546期】

  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雲林同鄉總會活動時表示,她認真做要讓臺灣更好,臺灣經濟是四小龍第一名,國際預測將來也是四小龍第一名,經濟是看好的,讓她再做4年經濟會越來越好。筆者的看法則剛好與蔡英文的看法相反,讓她再做臺灣經濟不僅不會越來越好,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差。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理由:

  第一,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為臺灣人民拼經濟的能力嚴重不足。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後,儘管出現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展、日韓經貿對抗升級的狀況,給臺灣經濟帶來了難得的「轉單效應」,但臺灣經濟發展更加緩慢,蔡當局昧於事實、誇大成績,顯示民進黨蔡英文為臺灣人民拼經濟能力嚴重不足。就年均經濟成長率而言,縱向比呈現下降趨勢。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執政8年,臺灣經濟雖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年均成長率還是達到2.8%。蔡英文執政下的2016年至2018年,年均成長率為2.4%,預估2019年為2.24%。橫向比在「四小龍」的排行榜上是「吊車尾」。以2016年至2018年平均成長率,新加坡3.03%,香港3%,韓國2.9%,臺灣2.3%。若論居民平均所得,臺灣也居「四小龍」之末。

  為了掩飾自己拼經濟無能表現,稍早前,蔡英文吹噓說:「臺灣經濟目前處於20年來的最好狀態」,現又鼓吹「臺灣經濟四小龍第一」,還曾宣稱「臺商回流投資將達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已被臺灣「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一句「從境外回流的資金還沒看到」所否認),擺明是其自己都覺得拼經濟的成績拿不出手、上不了臺面,對成績「注水」充大,騙取民眾的繼續支持。

  事實是,臺灣百業蕭條,民眾荷包縮水,消費能力衰弱,甚至不敢結婚生小孩。據《中國時報》,2018年,島內逾3萬家公司解散,創下近10年新高, 2019年前三季解散的公司達3萬家;2018年島內歇業的工廠逼近4000家;2019年10月出口訂單減少3.5%,為連續12個月負增長;「金管會」公布2019年前3季上市公司累計稅前淨利為1.4391兆元,比去年同期大減3375億元,年減19%;2019年11月中放「無薪假」的企業已達43個,共計2668人,比上個月增628人。臺灣「東森新聞雲」10月底至11月初所作的民調顯示,66.9%民眾認為臺灣經濟現狀不好,68.5%認為所得跟不上經濟成長。顯然,這些事實,戳破了蔡當局吹噓成績的謊言。

  第二,臺灣內部惡劣的投資環境看不到改觀的希望。在蔡當局的領導下,臺灣「缺電、缺水、缺地、缺才、缺工」的「五缺」問題依然嚴重存在,迄今還沒看到解決的希望。民進黨當局打「非核」「神主牌」,面臨缺電危機又啟用核能發電,並且大量進口燃煤和石油發電,嚴重汙染臺灣空氣,降低人們到臺灣投資發展的意願。

  蔡當局推行「酬庸政治」做法,搞平衡照顧,派系分贓,不僅重用大量縣市長落選者擔任要職,踐踏民主價值;而且啟用許多不具備條件的私人佔據肥缺,吃相確實難看,往往不是不作為就是亂作為,降低施政拼經濟的效率。

  蔡當局動輒頭腦發熱,推動大手筆盲目投資案,不斷增列防務預算,充當「冤大頭」向美國採購特別昂貴的武器;亂開支票,狂「灑錢幣」,收買人心;狂灑錢推動風力發電,弄得電費昂貴;蔡當局也追求高消費,鋪張浪費嚴重,甚至運用專機走私免稅香菸揩公家的油。先前,推動「8800億元(新臺幣,下同)前瞻計劃案」,重點向綠營執政縣市傾斜,既搞軌道等重複建設,也綁綠營樁腳。蔡當局如此慷公家之慨,必然削弱當局的投資經濟民生事業能力。

  第三,蔡當局煽動兩岸對立正在加劇臺灣經濟走向邊緣化。蔡當局為了打「臺獨牌」牟取選舉利益,以誤導、欺騙、迷惑臺灣民眾,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推行「去中國化」路線;也推行「倚美抗陸」戰略,挾洋自重,一意孤行。

  蔡當局積極配合美國實施遏制大陸的「印太戰略」,甘願充當美國遏制大陸的籌碼和棋子,成為美國對抗大陸的可恥鷹犬和幫兇;更濫用職權,通過所謂的「國安五法」修正案,推動制定所謂的「反滲透法」,把大陸當作「敵國」、「境外敵對勢力」、「滲透來源」,把兩岸廣大民眾都當作「賊」來高度提防,以便羅織罪名,處罰別人,主要用於栽贓陷害大陸民眾,抹黑大陸政府;阻撓兩岸交流,拖兩岸融合發展的後腿。

  蔡當局打擊統派團體和人士,限縮他們的活動空間;「抹紅」國民黨及其人士,捆住他們推動兩岸交流的手腳;轉移民眾對民進黨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的無能視線,減少其在處理兩岸議題上的失分。

  一句話,意在排除異己、打擊政敵、牟取私利。這嚴重威脅著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傷害大陸人民的民族感情,加劇兩岸敵對情勢,導致大陸居民赴臺人數銳減,嚴重衝擊臺灣觀光業;導致大陸資金赴臺金額也減少,減少了臺灣的利用陸資的規模;導致兩岸服貿協議無法生效實施;兩岸貨貿協議未能繼續商談。

  另外,由大陸主導的涵蓋15個國家的《區域經濟夥伴協議》(RCEP)已經結束整體談判,2020年有望籤署,臺灣卻不在裡面。由於兩岸對立,蔡當局已失去7個「邦交國」,失去了參加世衛組織和世界民航組織年會的資格,與別國籤署自貿協定毫無進展,漁民的捕漁海域被限縮,臺中青運會被取消,損失10億元以上的觀光效益,「新南向」變成「新難向」,白白地浪費了大量的公帑!蔡當局選擇跟大陸作對,使臺灣經濟更加走向邊緣化,剝奪了臺灣民眾從兩岸發展中獲利的很多機會。代價十分巨大,民眾遭殃受損,消費水平降低,生活更加困難,對未來充滿渺茫和焦慮之感!(中國臺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吳敦義怒斥蔡英文:經濟差、社會差、兩岸關係差
    吳敦義致詞時痛批蔡英文用「霸道獨裁」心態「執政」,造成臺灣地區如今治安差、經濟差、社會差、兩岸關係差,臺灣競爭力不斷下滑,並強調國民黨將努力改革成為「真正與民眾同呼吸的黨」,呼籲民眾支持年底「選舉」讓國民黨贏得勝利。據臺灣TVBS新聞消息,19日,中國國民黨歷任黨主席連戰、馬英九、吳伯雄、朱立倫及洪秀柱,都出席會議,營造大團結氣勢。
  • 蔡英文上臺 臺灣必然會走向「臺獨」嗎?
    為什麼馬英九執政八年後國民黨會輸得這麼慘呢?  鄭永年:民主選舉的結果不能用慘不慘來評價。所謂的民主就是政黨輪替,贏的人肯定高興,輸的人肯定感覺到很慘。國民黨把兩岸關係搞得不錯。臺灣經濟下沉實際上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尤其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不好,經濟下沉不是臺灣獨有的問題。
  • 蔡英文上臺後為何兩岸隔閡越來越深?
    蔡英文日前強調「限定期限,要求臺灣政府違反民意接受『九二共識』的可能性不大」。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對此發表評論說,雖然大陸方面事實上並未曾說過「限定期限」,但因為此為520以來,蔡英文首次在國際媒體完整表達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和理由,大陸方面自然會格外重視,可以想見,未來的兩岸關係只會更加嚴峻。
  • 馬英九痛批蔡英文太自滿:臺灣經濟差 不值得慶幸
    馬英九(圖源:東方IC)海外網10月11日電蔡英文在公開演講中宣稱,當前臺灣全民都能共享經濟成長的利益,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狀態。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痛批蔡英文太自滿,臺灣經濟在世界上靠後,根本不值得慶幸。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昨日(1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一活動中痛批蔡英文自滿臺灣經濟狀況良好。
  • 蔡英文押錯寶 臺媒憂臺灣成川普上臺後「首個祭品」
    島內輿論擔憂臺灣成川普上臺後「第一個祭品」(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  原標題:蔡英文「押錯寶」 臺媒憂臺灣成川普上臺後「第一個祭品」  中國臺灣網11月11日訊 繼「川普當選對臺灣及兩岸影響」的話題掀起全臺大討論後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統一」民意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若與去年蔡英文上臺近一年的《遠見》調查(2017年3月)相比,今年約21.1%「贊成臺灣獨立」,少於去年23.4%,而「贊成與大陸統一」則大幅攀升至14.8%,比去年的9.3%多出5.5個百分點。
  • 臺灣經濟越來越好?蔡英文一席話讓臺灣網友「傻眼」
    蔡英文(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我們活在一個時空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在其故鄉屏東楓港一席「自我感覺良好」的發言讓臺灣網友不禁發出如此感嘆。那麼,蔡英文說了什麼呢?據臺「中時電子報」25日報導,蔡英文昨天現身屏東,為德隆宮祈福揭匾。她聲稱,過去兩年臺灣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曆年前,股市超過萬點,失業率17年來最低,臺灣拼經濟、也拼「改革」。蔡英文還表示,臺灣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雖然「改革」過程辛苦,但只做好,就會更進步。她要鄉親們對臺灣要有信心。
  • 細數蔡英文上臺以來的「掉不止」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兩年多來,不僅沒有兌現就職時對臺灣民眾許下的諾言,而且在最近的出訪期間吹噓政績,說自己是臺灣的掌舵者,臺灣經濟呈現正面趨勢,而且會更好,給勞工加了工資,有信心讓臺灣脫胎換骨。但這番言論立即遭到島內民眾的批駁,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怨氣、怒氣、火氣有增無減,還列舉了7大罪狀,怒斥「邦交」掉不止、經濟掉不止、民意掉不止,蔡英文是個「掉不止」的無能領導人。一、「邦交國」掉不止。
  • 蔡英文執政首年改革慘敗 臺灣經濟為何一退再退?
    近日臺灣針對蔡英文重大政策或改革進行民意調查。調查顯示,90%的民眾感到失望。特別是兩岸關係及經濟滿意度更是在20%一下。蔡英文領導下的臺灣發展越來越慢,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為何面臨一退再退的困局。蔡英文重大政策改革調查民調顯示,臺灣整體經濟狀況,11.0%的受訪民眾認為「好」,80.6%的人認為「不好」;數據顯示臺灣民眾幾乎一面倒認為臺經濟狀況在蔡英文執政後,依舊沒有獲得改善。有趣的是,蔡英文剛上臺的時候有67.10%的民眾信任,現在只有36%,斷崖式下跌。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面臨這經濟退步的窘境,韓國由於國內動蕩牽制經濟發展。
  • 蔡英文說上臺以後臺灣經濟越來越好 網友:見鬼了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24日)返回故鄉屏東楓港,為德隆宮祈福揭匾,她要鄉親們對臺灣要有信心,宣稱過去這兩年,臺灣經濟成長越來越好,農曆年前,股市超過萬點時封關,失業率17年來最低點,臺當局不只拼經濟、也拼改革。
  • 川普上臺就出賣臺灣?實情令蔡英文絕望,統一快了
    從川普的就職演講來看,他上臺後將以美國國家利益為標尺,推行美國優先的強硬外交,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中國的態度。在競選期間,川普就大聲譴責中國「強暴」美國經濟,聲稱上臺就要對中國徵收45%懲罰性關稅,而且他還與臺灣領導人通話,甚至宣揚「一中」原則已過時,「一切皆可拿來談判的」的政治謬論。
  • 蔡英文拒「一帶一路」 讓臺灣經濟走小路
    然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仍一直負面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拒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反而將「新南向政策」置於首要地位,大力推動,實際上就是不希望臺灣經濟發展走正道,不希望臺灣走向對未來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的「一帶一路」建設之路,而是要把臺灣帶上一條小路,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更趨邊緣化。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大陸統一」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選蔡英文上臺,臺灣人終究是錯付了
    也因此,臺灣之前一直備受輿論關注的引進含瘦肉精美國豬肉換貿易協議的策略,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對此,臺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則宣稱「要將心比心」,理解美國當下的形勢。但臺灣媒體卻質疑,民進黨當局只會對拜登、對美國「將心比心」,卻對那些呼籲不吃萊豬的臺灣多數民眾毫無同情心!
  • 臺媒:蔡英文上臺兩年 民進黨南臺灣基本盤鬆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16日報導,蔡英文當局上臺將滿2年,兩岸急凍、經濟未見起色,現在連最挺臺當局的臺灣南部都動搖了,不滿蔡英文施政的人增至5成6,也是蔡英文上任以來最高,支持度創新低,讓民進黨臺南市長提名人、「立委「黃偉哲也怕怕「有很高的危機意識」。
  • 蔡英文上臺2年「風捲殘雲」 臺灣為何越改革越窮
    臺灣《聯合報》對此發表社論說:蔡英文喜以「改革者」自居,但兩年的風捲殘雲過後,當「被改革者」的悲情和苦況一一浮現,而當局在執行上的粗疏草率暴露無遺,改革的光環掉漆,恐怕就只剩下「剝奪」之實了,臺當局為何非要如此冷酷?
  • 為解經濟困局臺灣盯上東南亞 蔡英文這招行?
    【觀察者網 綜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無疑是給臺灣當局一記「悶棍」,這使得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自上臺以來,為了降低對大陸的經濟依賴而將區域經貿整合重點放在TPP上的算盤徹底打翻。 英國《金融時報》2月5日發文稱,為了尋求臺灣經濟增長緩慢的解圍之法,蔡英文正把目光瞄向東南亞。
  • 蔡英文上臺後對大陸出口創新高,民進黨狂言:證明對岸需要臺灣
    國民黨議員羅智強日前指出,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比馬英九更「賣臺」。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5日回應稱這是刻意誤導,她還揚言,中美貿易戰之下,造成大陸對臺灣擴大採購拉貨,所以臺灣對大陸出口的增加,反而是證明對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
  • 蔡英文上臺後連年抽出"下下籤" 廟方嚇到停辦抽籤
    (原標題:蔡英文上臺後連年抽出"下下籤" 臺南360年古剎嚇到不敢再抽)
  • 「罪與罰」: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文教交流聲聲冷
    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已向從事兩岸交流交往的臺灣居民開出一張又一張的罰單。     聲稱臺灣永豐金控旗下香港子公司等因「違法」接受陸資委託下單投資大同企業股份,且涉入大同經營權,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7年5月限期陸資6個月出清大同股份並開罰60萬元新臺幣(以下為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