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拒「一帶一路」 讓臺灣經濟走小路

2020-12-25 今日中國

2017-09-05 16:42: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王建民

  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引起了全球矚目,參與的成員越來越多。然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仍一直負面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拒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反而將「新南向政策」置於首要地位,大力推動,實際上就是不希望臺灣經濟發展走正道,不希望臺灣走向對未來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的「一帶一路」建設之路,而是要把臺灣帶上一條小路,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更趨邊緣化。

  蔡英文上臺前曾對馬英九執政時希望參與「一帶一路」與參加亞投行的積極立場提出強烈批評與攻擊,將其高度政治化與汙名化,以撈取政治資本,如願當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當政後,面對大陸率先倡議、許多國家或地區共同參與、成果逐步顯現的「一帶一路」建設,蔡英文卻視而不見,極力迴避與排斥,上臺一年時間竟然對「一帶一路」倡議幾乎沒有任何表態。直到執政一周年前夕的5月5日,蔡英文在接受6家「新南向政策」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才首次表示,「新南向政策」和「一帶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新南向政策的用意並非政治宣示,而是與國際社會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臺灣擁有強大的民間企業及醫療、教育、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農業、防災等各種軟實力,這些都不是金錢或政治力可以取代或阻擋的」;「新南向政策的用意不是與中國競爭,而是強調臺灣作為本區域的成員,如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非關地緣政治,而是經貿事務」。

  蔡英文對「一帶一路」倡議與「新南向政策」的這一表態透露出以下四個方面的信息:

  首先,蔡英文將新南向政策作了言過其實與不恰當的定位,竟然作為一種發展模式與「一帶一路」相提並論,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無知。

  二是,用「強大」形容臺灣在經貿等多方面的軟實力,顯然對臺灣經濟軟實力過度自信。臺灣雖有一定的經濟軟實力或諸多優勢,但在當今全球格局下與大陸經濟實力與軟實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三是,對臺灣參與地區事務抱有強烈的企圖心,要「與國際社會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在本區域「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四是,對「一帶一路」倡議,沒有任何正面看待,仍保持強烈的政治思維與排斥、抗拒心態,與她的兩岸總體政治思維及兩岸經濟發展路線是一致的。蔡英文長期負面看待兩岸經濟關係,排斥兩岸經濟合作,抵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特別是在上臺就職演講中明確提出「告別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的政策主張,宣示了為兩岸經濟關係降溫、削弱或「告別」對大陸經濟的依賴,成為她執政後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總方針。

  隨後的5月17日,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備詢時,再次呼應蔡英文上述立場。他強調「一帶一路」和新南向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但承認「一帶一路」建設確實可能讓臺灣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面臨更多考驗,也可能影響兩岸經貿關係及臺商經營。同時出席該活動的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常務次長楊偉甫則強調,新南向並非政治宣示,與「一帶一路」著重基礎建設做法不同,不會和「一帶一路」競爭,並大講特講新南向合作。可見,臺灣地區主要官員與蔡英文對「一帶一路」的態度、思維與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呈現負面、消極,並重點強調「新南向政策」與「一帶一路」的不同,強調如何大力推動「新南向合作」,沒有任何有關臺灣參與或兩岸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表態或主張。這就註定了蔡英文當局徹底拒絕了臺灣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依然將「新南向政策」作為臺灣的救命稻草,全力以赴,堅定推動。

  儘管「新南向政策」是臺灣經濟海外布局的重要選擇之一,也是臺商多年投資發展的重要區域,是市場多元化的表現,但「新南向政策」絕不能成為臺灣經濟島外布局的全部,不是臺灣的所有希望所在,更不可能替代大陸這一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大陸依然是臺灣外貿出口與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可以說,蔡英文當局的「臺獨」立場與「反中、遠中」思維,決定了她必然排斥與拒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緊縮兩岸經貿政策,持續「汙名化」與打壓陸資,臺灣經濟難有出路與活路,並將走上一條邊緣化的不歸路。

1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蔡英文也說得出口
    蔡英文接受東南亞及印度媒體聯訪 圖源:臺灣聯合報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響應,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本周也將會在北京召開。而在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不久,立即也推出所謂的「新南向政策」,近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刻意將「新南向」與「一帶一路」對比,並豪言臺灣有多種「軟實力」,非大陸所能比。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鍾厚濤應海外網(m.haiwianet.cn)之邀,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分析蔡英文推進「新南向」的意圖以及遇到的困境,並由此探討「新南向」與「一帶一路」是對接還是對撞?
  • 再這樣下去,臺灣會亡在蔡英文手裡
    一夜之間,巴拿馬和臺灣「斷交」了,民進黨內競爭者喊出「『九二共識』不是問題」,抗議人群向她扔拖鞋,郭臺銘說「非必要不再回臺投資」,陳水扁批她「比馬英九還不如」,日本要參加「一帶一路」……所有精心遮掩的真相和矛盾一齊爆發,內外交困,四面楚歌。
  • 俠客島:再這樣下去,臺灣要「亡」在蔡英文手裡
    原標題:再這樣下去,臺灣要「亡」在蔡英文手裡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會記住這個苦悶多雨的6月。一夜之間,巴拿馬和臺灣「斷交」了,民進黨內競爭者喊出「『九二共識』不是問題」,抗議人群向她扔拖鞋,郭臺銘說「非必要不再回臺投資」,陳水扁批她「比馬英九還不如」,日本要參加「一帶一路」……所有精心遮掩的真相和矛盾一齊爆發,內外交困,四面楚歌。
  • 徐詩詠:為何臺媒自外於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主打歌之一。這場「一帶一路」高峰會臺灣沒有參與其中,也就是說以目前的情況,臺灣在對岸的「一帶一路」政策中,沒有參與權、沒有話語權、更沒有決定權,完全沒有說「要」與「不要」的權力,因為臺灣在這場遊戲中,非常明確的就是局外人。 蔡英文上臺以來,在兩岸論述上不斷挑戰大陸底線,而且做了很多動作,包括「川菜通話」、「新南向政策」、「三新主張」,讓雙方政府的政治互信沒有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穩固。
  • 長安劍:臺灣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蔡英文在裝糊塗
    蔡英文執政臺灣,真的是把臺灣今後的路越走越窄——蔡英文,這麼羞羞的話你怎麼好意思說出口!?蔡英文和她綠油油的臺灣地區執政黨認為:大陸在臺灣參加世衛會這件事情上表現的不夠「大氣」,把臺灣「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之外,讓臺灣醫療衛生「隔絕」在世界以外,嚴重影響臺灣人民的福祉,甚至可能把臺灣變成世界傳染病防疫體系的漏洞,威脅全人類。
  • 蔡英文施政落差大 臺工商界大佬:一帶一路新局應變
    華夏經緯網5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520將屆,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佩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所做的努力,但跟期待落差很大,呼籲臺當局多重視投資環境,讓企業在臺灣投資;他提出工商界關切的六大議題,盼當局重視。     據報導,媒體問林伯豐給蔡英文打幾分?
  • ...不參加『一帶一路』!」有蔡英文這樣無腦人執政臺灣大陸就放心了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眼見各國都積極想要爭取這個全球最大的商機,臺灣卻始終視若無睹,置身事外,這種做法無異使臺灣自斷活路!  這次的「一帶一路」峰會,共有70多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130多個國家的代表,總計1500多人出席,規模之大,較諸G20猶有過之;充分展現各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與響應。  為什麼全球普遍重視「一帶一路」?當然因為「一帶一路」蘊藏巨大的商機。
  • 國民黨前主席倡議搭車「一帶一路」,蔡英文卻鼓勵民眾自強吃香蕉
    臺灣應把握機遇。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9日啟程訪問大陸。出發前,她在臺灣機場表示,要「共享『一帶一路』機遇」。隨後,在與大陸官員座談時,她更明確指示,希望一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由於豐收,臺灣香蕉、鳳梨、木瓜等農產品價格崩盤,這個十萬火急的時候,賴清德做了什麼?是腦洞大開推薦水煮香蕉新吃法,而蔡英文和陳菊則扮網紅、搞直播、做促銷,臺軍也開啟了「吃香蕉模式」。但民眾並不買帳,拉出橫幅「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矛頭直指蔡當局。
  • 蔡英文在美拒解釋維持現狀 空泛談兩岸間如何走
    蔡英文在美拒解釋維持現狀 空泛談兩岸間如何走 2015-06-05 09:12:31來源:環球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有島內輿論直言,蔡英文或許比「麻煩製造者」陳水扁還危險。  據臺灣「中央社」4日報導,蔡英文在美國智庫CSIS發表主題為「臺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的演說,稱兩岸關係發展應有長遠的考慮,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主張,並包容不同意見;領導人在決策時,必須考慮社會的共識,而臺灣內部已有了廣泛共識,就是「維持現狀」。
  • 臺灣經濟越來越好?蔡英文一席話讓臺灣網友「傻眼」
    蔡英文(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我們活在一個時空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在其故鄉屏東楓港一席「自我感覺良好」的發言讓臺灣網友不禁發出如此感嘆。那麼,蔡英文說了什麼呢?據臺「中時電子報」25日報導,蔡英文昨天現身屏東,為德隆宮祈福揭匾。她聲稱,過去兩年臺灣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曆年前,股市超過萬點,失業率17年來最低,臺灣拼經濟、也拼「改革」。蔡英文還表示,臺灣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雖然「改革」過程辛苦,但只做好,就會更進步。她要鄉親們對臺灣要有信心。
  • 邱毅:金磚會議讓蔡英文和「獨派」汗顏 臺灣民眾也眼紅
    國民黨前「立委」邱毅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金磚會議成功舉行讓蔡英文和「獨派」汗顏,也讓臺灣企業、民眾看了很羨慕、眼紅。回頭檢討,問題關鍵在於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一個中國」框架,以致造成今天兩岸僵局,錯失臺灣經濟發展的機會。
  •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兩岸快評第546期】  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雲林同鄉總會活動時表示,她認真做要讓臺灣更好,臺灣經濟是四小龍第一名,國際預測將來也是四小龍第一名,經濟是看好的,讓她再做4年經濟會越來越好。
  • 劉和平:韓國瑜拼經濟賺錢反襯蔡英文無能
    首先,蔡英文的這次出訪,是為了鞏固所謂的「邦交」與過境美國,是在拚政治,而韓國瑜的這次登陸,則完全是為了拚經濟。雖然韓國瑜的拚經濟行為,是在幫高雄與臺灣賺錢,而蔡英文的拚政治行為,則是在對外灑錢,但是,花錢拚政治的蔡英文卻在指責韓國瑜「不講政治」。當然,韓國拚經濟賺錢的行為,也反襯出蔡英文的無能。
  • 蔡英文犯下大錯,親手斷送臺灣未來
    臺灣,長期依靠旅遊產業帶動經濟增長,但是從蔡英文執政以來,大陸赴臺旅遊人數驟減,讓臺灣經濟蒸發了500億新臺幣。馬英九執政時期,將「九二共識」列入了政綱,更是不斷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讓兩岸人民看到了走向融合的可能。正是因為如此,臺灣旅遊業也不斷的迎來增長,在2015年更是突破了千萬人次。可是,這一切隨著蔡英文的主政而變得急轉直下,兩岸關係降至冰點。
  • 蔡英文當局急哭了:各國都對大陸表態認同一個中國,臺灣該咋辦?
    蔡英文上臺之後,前後多個國家與臺灣「斷交」,在新加坡公開表示支持「一個中國」之前,奈及利亞也宣布「一個中國,反對『臺獨』」。蔡英文當局卻指責大陸壓縮臺灣發展空間。蔡英文當局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還推出「新南向」政策,以對抗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蔡英文稱,「新南向」政策與大陸的「一帶一路」完全不同。島內各界普遍認為,「新南向」無法與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抗衡。
  • 臺灣各縣市拼經濟 蔡英文勿扯後腿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選民對蔡英文當局投下不信任票,股市也開出報復性紅盤,人民無言的聲音能似醍醐灌頂,令蔡當局茅塞頓開嗎?不久就要期末考了,地方全力拼經濟,如果民進黨繼續搞政治扯後腿,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民怨一定更大。
  • 我心飛揚:誰在為蔡英文的「點亮臺灣」埋單?
    我心飛揚(評論員)    日前,臺灣多地突發無預警大停電,受影響居民戶數高達668萬戶。臺當局「經濟部長」李世光因此請辭。如此大面積的停電無疑像是在臺灣發生大地震一樣,不但沒有「點亮臺灣」,反而點燃了民眾的憤怒。臺灣輿論一面倒地痛批蔡當局。《世紀謊言被揭穿,還有臉執政?》
  • 抗議如影隨形 蔡英文:臺灣經濟是愈來愈好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經濟好嗎?蔡英文13日到臺南麻豆代天府揭匾並為民進黨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拉抬聲勢,她強調「這兩年多來我們拼經濟,現在經濟是愈來愈好」、「臺灣的經濟是一直穩定的成長!」 蔡英文下午的宮廟揭匾、參香行程,明顯是在為民進黨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助選。民進黨公職、黨職、中央與地方民代及議員參選人幾乎到齊,蔡英文也公開為黃偉哲加油打氣,她強調,臺南人最支持民進黨,這次一定要選得漂亮。 在野黨批擊民進黨執政,臺灣經濟走下坡,退休軍公教及反年改團體也持續對蔡英文如影隨行發動抗議行動。
  • 蔡英文仍然嘴硬 妄稱「絕不在威脅下妥協讓步」
    據海外網等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3日下午發表記者會,對該事件進行回應。但蔡英文不但不從自身反思臺外部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反而將之歸咎於大陸打壓臺「生存空間」,蔡英文更是妄稱臺灣是所謂的「主權國家」,「主權不容更換」;她還表示,這樣的作法已經衝擊了兩岸穩定的現狀,臺灣人民「無法接受」,「也絕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
  • 臺學者:蔡英文失去靠山 經濟靠大陸安全要自負
    對此,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傑表示,川普上臺將走向先內後外、貿易保護與安全外包,亞太區域安全與美國大陸臺灣的關係將出現結構改變,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可迴旋的空間明顯限縮。  對臺灣而言,這個情勢發展對靠向美、日的蔡英文當局不利。川普在經貿上不要TPP,不走雙邊主義,這明顯限縮了蔡當局施展對外經貿戰略迴旋空間。東南亞國家、澳洲,未來也都會更看重大陸市場及其一帶一路政策,大陸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由東協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