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師會問:「你們的夢想是什麼?」有人說當科學家,有人說當導遊環遊世界,有人說當醫生······青春時的我們總是自信滿滿,有時候自習課被老師抓到聚眾聊天,膽大些的同學竟然一副心安理得的口氣回道「我們在談人生、談夢想······」
不管當初的夢想是什麼,畢業之後如果不努力工作都實現不了,而老師當時說的是無論你有什麼夢想,如果不好好讀書,以後生活都會更加艱難,很難實現當初的夢想。
很多人長大後都感覺自己曾經的大夢想遙遙不可及,被生活打磨的壓根不敢吱聲那些所謂的夢想。
大夢想,小目標。如果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慢慢地把這些小目標實現,那麼離大目標也就不遠了。就如有些人夢想著環遊世界,而現實是長大出社會後要面對生活的菜米油鹽,有人忙於工作忙於各種應酬,總覺得無法安排出時間去遊玩,而很多有時間的人卻支付不了旅遊的費用,正如這幾年很火的一個段子裡說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鈔票那麼少,哪也去不了」
我和胡姐在茶園十八排遊玩
胡姐是被許多人公認的遊玩專家,興國通,或者說贛州通、以後可能被叫江西通、中國通······她是一個30多歲的姐姐,家庭條件一般,畢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她是一個非常瀟灑的人,總是可以說走就走,說做什麼就乾脆利落地去做,生活中豪爽快樂、工作中幹勁十足,注重效率。
看過她發的很多原創作品,視頻、照片或者文字都很美,是一種自信灑脫的美。這正是我身上所欠缺的那種。
胡姐跟我說過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她說「」為什麼自己可以去到處旅遊,她也不是大富婆,關鍵在於執行力,想到的事就立馬去做,不會猶豫,並不是說一定要環遊全世界,最起碼自己生活的周圍什麼好風景可以去欣賞去感受一下。一點一點去累積,去實現,我們可以把每個周末用來周邊遊,除了有特殊事情沒辦法堅持,但一年52個星期,至少有一半的周末可以勻出來,那麼一年至少可以把整個縣城遊覽一遍。
誠然,胡姐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我們很多人就是沒有這種堅持的魄力,之前,我用心地邀約過10幾位平時玩的較好的老同事,咱們約好每個周末去一個鄉鎮遊玩,爭取遊完興國的25個鄉鎮。說的時候大家都興致勃勃,定好了本周去哪個鄉,下周去哪個鄉·····結果周六早上我問一下,沒有人吱聲了,有的說要去逛街,有的說有別的事去不了,還有的居然說好不容易有個周末起不來,哪也不想去,就睡覺······睡吧,時間悄悄地從你的窗簾繞過,一輪又一輪!
我和胡姐在崇賢鄉龍下瀑布遊玩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想的再多計劃的再好,如果不去執行,那都是一句空話。
某同學跟我說他打工幾年後體會到學歷的重要性,比如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某種職業、某種崗位但是無奈於學歷不夠,只能遠觀而不可親臨。那種被焦灼的心酸之感甚是難忘。
我跟她說「別急,20出頭的人缺什麼補什麼,缺學歷就升學歷嘛,我表哥87年出生的17年才考研呢,他也是在銀行工作幾年後才深感學歷的重要,開始讀研的,只要你想到了,認真對待,三年過後學歷就到手,你的夢想便可以更近一步了。」
夢裡走了千百裡,醒來還是在床上。與其唉聲嘆息現況的不足,不如此刻開始認真改變,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出發吧,大夢想,從一個個小目標慢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