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更精準的及時了解作者最新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在閱讀本文之前請關注作者,然後再閱讀。
玉米一般株高兩米以上,屬於典型的高杆農作物。在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朋友,對於間作套種,是非常普遍採用的增產增收的措施之一,合理的間作套種,會有取長補短,增加經濟效益,如果間種套種不合理,就會白搭功夫,比如,在玉米田間作套種,玉米一般株高兩米以上,屬於典型的高杆農作物,在玉米田進行間作套種的農民朋友不少,有的能見到經濟效益,有的只會不了了之。「萬物生長靠太陽」,這是從前經常聽到的歌詞之一,事實上,綠色植物如果沒有了太陽光照,確實是生長不好的,那麼問題來了,玉米屬於高杆農作物,在玉米田間套種農作物,光照不足,選擇種植什麼作物,能獲得理想的產量?
玉米田套種農作物,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可以增加收入,投入的勞動力,會相對大一些,這樣的玉米間作套種,如果是大面積的進行,機械化操作相對較麻煩,適合精細耕作似乎更好一些。採用機械播種機械收穫的玉米,播種密度很高,一般每畝地可達到7000~8000株,在這樣的玉米地裡間作套種其他農作物,是不適宜套種農作物生長的,玉米田間準備套種農作物,每畝地玉米的種植株數在3000~3300株左右,而且最好採用大小行,在大行裡套種農作物。
比如,可以在玉米大行裡種植黃瓜,黃瓜屬於喜溫,對光照不是十分敏感的蔬菜,只要平均溫度能滿足20~25度左右,不用太陽的直射光,有散射光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將玉米的大行距擴大至1.6米,小行距可縮減為30~35公分左右,春夏玉米可兼作套種秋黃瓜比較好,套種的黃瓜行距50公分,株距5公分,將黃瓜定植在大行中間。兩行玉米在收穫之後,將玉米葉子打掉,剩下玉米秸稈可作為黃瓜架。一般最好是南北行種植,秋黃瓜的在7月中旬,就可直接種植在玉米小行的一側,可避開夏季強烈的陽光,一般秋黃瓜,可適當密植,主要收穫一個早期的產量,種植株距13~15公分左右。
黃瓜品種要選擇具有抗病能力好,耐熱,耐弱光,結瓜能力強的品種,比如津研黃瓜品種等良種,有的朋友,選擇黃瓜品種的時候不注意,將適宜冬季大棚內種植的黃瓜品種,當作秋黃瓜種植,這樣的黃瓜品種在冬季雖然抗病高產,但耐熱的能力並不強,因此,產量與抗病能力,就會明顯大打折扣。玉米品種要選擇早熟,株型緊湊,活棵成熟的品種即可。
玉米田可套種豆角,仍然與套種黃瓜一樣種植玉米,然後,玉米成熟之後,可將玉米秸稈作為豆角的攀緣支架,每年秋季,豆角都會季節性的價格上漲,在玉米田套種豆角是一種不錯的增收辦法。
玉米田早期可以套種西瓜,這種方法在大蒜,元蔥產區最常見,可以在大蒜畦埂上預留出,栽植西瓜的空間,一般在清明節前後西瓜育苗,穀雨節氣過後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如果西瓜壟留得夠寬,將西瓜育苗的時間還可以向前提,然後採用小拱棚,進行雙膜覆蓋,西瓜可提前上市,大蒜收穫之後,馬上進行播種玉米,一般在玉米齊腰高,就可收穫西瓜上市,玉米田套種西瓜,對玉米的影響比較小,西瓜收穫完成之後,如果套種行,預留的行距較大,還可以在中間套種蘿蔔等蔬菜。
香菜含有多種維生素,耐寒不耐熱,一般夏季香菜的價格較高,可以利用玉米的高杆進行遮陰,可視情況套種一些香菜,保持土壤溼潤,在炎熱的夏秋季節就可吃到鮮嫩的香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