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玉米不運用機械化採收,那麼,建議你」自然套種「!
為什麼要建議你」自然套種「呢?又該如何」自然套種「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玉米」自然套種「的好處
1.可以充分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一般與玉米套種的都是」低稈「或」低莖「農作物,譬如,大豆、綠豆、黃豆、紅薯等。這些農作物利用」散射光「就能夠很好地生長。而作為」高稈「農作物的玉米來說,」株與株「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玉米葉片之間會有一部分」散射光「投射到地面,如果不套種低稈「或」低莖「農作物的話,這些」散射光「就會白白浪費掉;如果套種了低稈「或」低莖「農作物,就能夠充分利用到這些」散射光「,從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2.可以減少」地力「的浪費
所謂的」地力「就是指」土壤所能提供的養分和水分的能力「。上面我們已經說過,玉米」株與株「之間都是有一定距離的,而這個」距離「中的」土壤養分和水分「一般很少能夠被玉米植株所吸收和利用。假若在種植玉米時不套種低稈「或」低莖「農作物,那麼,這個」距離「中的」土壤養分和水分「就會白白浪費掉;假若在種植玉米時套種了低稈「或」低莖「農作物,那麼,這個」距離「中的」土壤養分和水分「就會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減少了」地力「的浪費。
3.可以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
如果在種植玉米時沒有進行套種,那麼,玉米葉片與葉片之間的」散射光「就會直接投射到地面上,從而導致土壤中的水分因」光照「而迅速蒸發,並且,由於玉米行與行之間的間距過大而導致通風量增大,進而加劇了土壤中的水分」風乾「。假若在種植玉米時進行了套種,那麼,不但玉米葉片與葉片之間的」散射光「很難直接投射到地面上,從而」延緩「了土壤中的水分蒸發,而且,由於套種的」低稈「或」低莖「農作物阻礙了玉米行間的」通風「條件而減輕了土壤中的水分」風乾「程度,從而使土壤中的水分減少了蒸發,有利於土壤保墒。
二、玉米適合與哪些低稈「或」低莖「農作物套種
據實驗:玉米可以與紅薯、馬鈴薯、大豆、黃豆、花生、辣椒以及部分藥材進行間套種,而且,套種效益十分顯著。在我們這裡,由於種植玉米的地塊比較小,而且是山地,不適合機械化作業,因此,許多農民都採用玉米與黃豆套種的方式進行種植。一般情況下,利用這種套種方式,在不降低玉米產量的同時,每畝可額外收穫黃豆40公斤左右。
三、玉米與部分低稈「或」低莖「農作物套種的方法
以下介紹的方法適合玉米與紅薯、馬鈴薯、黃豆、大豆、花生、辣椒等農作物套種。
1.分廂套種
玉米與紅薯、馬鈴薯、黃豆、大豆、花生、辣椒等農作物進行套種時應當採用寬窄行間作套種的模式。一般情況下,可按1.4 米的距離進行分廂,設定廂面寬度為0.8 米;廂溝寬度為0.6 米。可在廂面上栽種兩行玉米,在廂溝裡栽種紅薯、馬鈴薯、黃豆、大豆、花生、辣椒等農作物即可。
2.適時套種
由於不同農作物的生長期間不同,因此,在套種時一定要做到」適時「和」適機「。譬如,玉米與馬鈴薯套種時,由於馬鈴薯的生育期間比較長,所以,應該先種植馬鈴薯,然後再種植玉米;譬如玉米與紅薯、黃豆、大豆、花生、辣椒等作物間套種時,由於這些農作物的生育期間比較短,所以,應該先種植玉米,然後再種植這些農作物。俗話說,套種沒巧,晚晚早早。意思就是說,玉米套種沒有什麼竅門,要根據不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習性,該早種的早種,該晚種的晚種。
3.適時追肥和澆水
由於採用套種的方式會增大土壤的」負載量「,因此,一定要對玉米或其它農作物進行適時追肥。否則,就會降低產量。一般情況下,最好採用追施農家肥的方法進行追肥,因為農家肥的」肥效「時間比較長,可以滿足玉米和其它農作物整個生育期間的營養需求。依據經驗,在套種黃豆時,每畝應追施農家肥2000公斤(黃豆的根系有」固氮「作用,可以少追肥);在套種其它農作物時,每畝應追施農家肥4000-5000公斤。
如果發現田間的墒情不足,應適時進行澆水,用以滿足玉米和其它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
4.適時收穫
農作物的成熟期會有所不同,當發現套種的某種農作物已經成熟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收穫,以免因農作物的」過度「成熟而遭受損耗或損失。譬如黃豆,如果成熟時不進行及時收穫的話,就會」炸籽「,從而導致豆莢」空粒「,最後導致產量損失。並且,如果成熟的黃豆不及時進行收穫,就會與玉米收穫的時間有所衝突,從而造成被動。因此,適時收穫對於間作套種的種植方式來說,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玉米與其它農作物」自然套種「是一種傳統的農作物種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地力「,而且,還可以增加」土地單位面積內「的收入,是一種非常好的種植方法。因此,如果你們當地種植的玉米不進行機械化採收,那麼,就可以利用這種套種的模式進行種植;如果你們當地種植的玉米需要進行機械化採收,那麼,這種套種模式是不合適的。所以,你可以根據你們當地的種植情況,進行靈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