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牛田,果蔬滿園。10月25日,記者走進桃江縣牛田鎮峽山口村火龍果種植基地,大棚內的火龍果枝條正順勢往架上生長,架臺下套種的辣椒長勢喜人,果農們正在護果收菜,忙得不亦樂乎。
「產量今年有千把斤一畝,今年是第二年,時間是三年,第一年被雪凍死了,技術不成功,後來學習以後,今年的長勢很好。」基地負責人張偉龍說,雖然現在的火龍果收入甚微,但套種的辣椒長勢好,特別受當地群眾喜愛。
張偉龍是峽山口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之前,在當地搞過紙廠,紙廠被關閉後。2017年,經過在沿海考察,他和村上5個股東一起在村上承包了120畝稻田,開始嘗試種植紅心火龍果,並成立了桃江縣迷農立體種養專業合作社,吸納了村上11戶貧困戶入社致富。
據張偉龍介紹,他們種植的紅心火龍果產品叫旺伯五號,最高畝產是5至7千斤,一年可收果10多次,按畝產平均2000多公斤、市場價每公斤10元計算,畝產值可達2~3萬元。但由於紅心火龍果種植後,要14個月才能掛果,3年才能達到穩定產果量,存在回本較慢的問題。「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開支也這麼大,有十幾個人做事,就想著套種辣椒。」張偉龍說。通過套種,不僅能夠對土地進行充分有效的利用,提升複種指數,還能夠增加土地覆蓋率,保持土壤疏鬆和通透性,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萌生雜草。架子上種紅心火龍果,架下兩側種辣椒,一份田地兩份收穫,是個不錯的致富途徑。張偉龍說「去年才開始種辣椒,去年的產量達到七八千元以上,今年估計這個價格在去年的基礎上長了一半。」
「原先乾脆沒有收入,現在我覺得非常好,很幸福,一個月搞得千多塊錢。」經常在基地幫忙護理火龍果的貧困戶文紅雲、文漢強告訴記者,基地合作社成立後,當地的貧困戶也有活幹了,生產旺季他們可來基地做工賺錢,淡季可在家兼顧自家農活,真是太好了。
【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