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念佛號越多是否業障消除也越多的問題

2020-12-18 佛音妙法大智慧

有人問:蓮池大師說至誠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至誠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果然能做到至誠,他下面有兩個問題,這是不是意味著念佛人念佛的佛號聲累積次數愈多滅罪就愈多,或者說個人業障消除的也愈多?

  淨土法門答:不見得,至誠兩個字很不容易做到,至誠是什麼?菩提心、真心。真心來念佛,你講的沒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還不到至誠。至誠裡頭當然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至誠比這個高,這是最低的功夫。念佛能做到這樣,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最低級的你可以得到,得到這個你就有把握往生。但是至誠那個高了,如果真的到至誠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帶業往生,業都沒有了,全消完了,生實報莊嚴土,至誠心是大菩提心。我們講堂兩邊的對聯你看到了,至誠心裏面有什麼?有清淨、有平等、有正覺、有慈悲,至誠是體,菩提心之體,下面這四個是菩提心起用,這個心一發你就超越十法界,為什麼?法身菩薩。那個境界是《金剛經》的境界、是《大乘起信論》的境界,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至誠心簡單跟諸位說,沒有念頭,你能不能做到?我們眼見耳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至誠就沒有了。從起心動念就生分別,從分別生執著,雖然有次第,但是速度太快,好像是同時發生的,實際上不同時,它確實是有先後次第,速度太快。你說速度快到什麼程度?應該都是萬分之一秒以上,說真格的,我的體會當中,應該是萬萬分之一秒,我們沒有辦法覺察,現在連科學儀器也測不出來,好像是同時都有的,其實有次第。所以佛教我們,這三種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佛教我們方法,先斷執著,先學著對人、對事、對物我都不執著,還有分別,不要緊,我只要學不執著。我常常講,不執著分成四分,放下一分,還有三分,放下一分在佛法裡面講須陀洹果;放下一半,放下兩分,斯陀含果,二果,小乘二果;再放下三分之一,阿那含果,三果羅漢;最後全放下了,證阿羅漢果,證阿羅漢六道沒有了。這還不是至誠心,至誠心裡才一分,至誠心三分,你障礙才去掉一分;換句話說,三分至誠心你才透一分,透一分六道就沒有了,不容易。

  所以執著沒有了,於世出世間法統統不執著,念佛往生當然有把握,生哪裡?不是生凡聖同居土,是生方便有餘土,高人一等。如果再能夠把分別斷掉,妄想斷了一分,你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不一樣,上輩往生。所以這裡頭我們只要相信祖師的話,確實至誠念佛一聲真的是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你要注意到那個至誠,如果做不到至誠,念佛當然也滅罪,滅不了這麼多。把八十分作四分,一分是二十,那麼你執著破一分,須陀洹,須陀洹念佛一聲能滅二十億劫生死重罪,斯陀含念一聲佛號能滅四十億劫生死重罪,你就這樣去算去。我們凡夫沒有放下,什麼都沒放下,能不能滅罪?能滅罪,滅得少,不能滅這麼多,這個道理我們想想能想得通。最要緊的還就是這三句話,念佛的時候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到至誠心,確實能滅罪往生。罪滅不掉不要緊,帶業,帶到極樂世界再修,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光加持,天天聽佛講經說法,進步的速度非常快,就是凡聖同居土都不可思議,這是我們要懂得的。《觀無量壽佛經》上講得很詳細,你可以去讀讀,這些問題你就能夠理解。

  念佛號愈多滅罪就愈多?這個不一定,為什麼?你真正能夠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滅罪確實是多;如果裡頭有夾雜、有疑惑,斷斷續續的,這樣念佛也消業障。消得不多,一般講功夫不得力,這個要知道,所以還是要練。那你為什麼會有雜念?為什麼會有疑惑?為什麼會有間斷?說老實話,還是執著放不下,果然把執著放下了,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肯定可以做到。所以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教人放下身心世界,你才能做到一心稱念。還沒有講至誠,一心,這個功夫就能得力,生凡聖同居土是可以保證的。業障消除真正是講放下,放下執著,見思煩惱斷了;放下分別,塵沙煩惱斷了;放下妄想,無明煩惱斷了,那是消業障最徹底的辦法是放下。

相關焦點

  • 有這三種心態的人,修行積德再多,也無法消除業障
    修行很久,都沒有進步,歸根到底就是業障太嚴重。而業障太嚴重,通過懺悔,誦經,念佛改過,積德都容易改變。但生活中有許多人,總是無法消除業障,萬事仍然不順利,就是因為他們擁有這三種心態。不過再大的因嗔心產生的業障,也可以通過誦經和念佛來消除。許多人之所以誦經和念佛多年,都沒有消除業障,其最重要原因就是帶著嗔心誦經和念佛。舊的業障還沒消完,新的業障又生起,像出現這種情況,必然無法消除業障。
  • 大願菩薩開示念佛人如何才能消除業障
    眾生都是帶業來受輪迴之苦的我們世間的眾生,今生無論,病,災,享樂,都要知道這是前世的業因,如果能明白這是久遠劫自身業障的話,就應該從今以後不殺生,常放生,培養自己的愛心,慈悲心,多念佛,業障自會漸漸消除。
  • 圓瑛法師:至心念佛 能消百世業障
    ,故我釋迦如來倡此念佛法門,教人消除業障。經云:「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聲佛號能滅多劫重罪?以發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現前,譬如一燈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滅罪亦復如是。縱使業重障深,雖然念佛,依舊業識翻騰、妄想雜亂,此皆發心不切、念力不充,所以難敵業障,正未可因此反不念佛。經云:「多障眾生念佛,果能一心稱念,是人當為諸佛之所護念、彌陀之所光照,自得冥燻加被,業障可以漸消,善根日益增長。」
  •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所以古大德才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一部經很長,念完沒雜念,很難做到。咒比較短,不容易起雜念。我們要是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非常容易攝心,所以說想要達到「一心」,念佛比較容易感應。其中感應的道理也不難理解,這和「畫符」有異曲同工之妙。畫符念咒的專家常說,一道符靈不靈,要看畫符的這個人內心是否清淨無雜念。
  • 消業障的四大方法!(非常有效)
    我們懂得懺悔了,業障就開始消除了。用什麼方法消除業障也比不上我們的心懺悔到位。如果你感覺,「哎呀,我現在腰痛」,那你要找一找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好:夫妻之間是否和睦,還是另有二心。你找到了,你一懺悔——從今往後,我好好認命,我好好做人,可能當下你的腰痛就沒有了。懺悔就有這個力量。不要去問那麼多為什麼,今天晚上有法會的懺悔環節,願我們諸位同修通過今天的念佛,再通過今晚的懺悔,明天個個都好起來。
  • 消除業障的方法有哪些?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時雜念紛飛,有時甚至如脫韁野馬無法控制。因此,妄念就是業障,也就是說妄念是業障的一種表象。消除業障的方法是念佛、懺悔、放生、行善、超度冤親債主等。
  • 佛教:你業障有沒有消除?
    業障有沒有消除,自己知道,不要問別人,業障消除那個現象,就是你的妄念少、煩惱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滿。學佛學了很久,愈學煩惱愈多,不但業障沒有消掉,業障愈增長,這絕對不是說佛法不好,是你自己學錯了,你學得不如法,如果如法決定消業障。
  • 消業障的三種方法,缺一不可!
    我們懂得懺悔了,業障就開始消除了。用什麼方法消除業障也比不上我們的心懺悔到位。如果你感覺,「哎呀,我現在腰痛」,那你要找一找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好:夫妻之間是否和睦,還是另有二心。 你找到了,你一懺悔——從今往後,我好好認命,我好好做人,可能當下你的腰痛就沒有了。懺悔就有這個力量。
  • 業障危害極大,若出現這4個徵兆,證明你的業障已消除
    如果身邊出現以下4個徵兆時,恭喜你,證明你的業障已經消除了。當破除了我執,看淡物質和情感,心地逐漸清淨時,出離心也將隨之升起,業障也就消除了。  在生活中,我們只有懂得了看淡和放下,才能跳脫生活的困境,不再執著於困擾我們的人和事,看事情會看的更全面、更長遠,此時,我們的業障就會得以消除。  否則,我們就會深陷於那些我執和貪慾,被外在的事物困住內心,不能用心思考,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不見他人的優點,慢慢的,業障也會越積越多。
  • 佛教:消業障的3大方法,第三點要謹記,有不可思議功德
    對於我們自己來講,是業障大還是福報大呢,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個衡量標準,對於學佛人都清楚,人人皆有業障,若無業障,就不會來到這世間,酬償業報。所以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怎麼才能快速消除業障,其實業障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深信佛法。下面給大家分享消除業障的3大方法。第一點、消除業障要真誠懺悔。
  • 佛教:業障重的四大表現,4種方法幫你消除
    業障深的表現1、妄想煩惱多,身心不得安寧,煩惱多由於貪嗔心比較重,活在痛苦煩惱驚恐不安中,為明天擔憂,為過往愧疚,嘆息、怨恨,內心深深受到折磨和不安!2、傲慢心重,業障重會讓你看不起他人,心中傲慢無比,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心,一個人越傲慢受到的打擊越多,煩惱越多,福氣越少,罪業越重。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答:可以的,佛經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不過約定俗成到母珠返回。如果你介意,返回念就是了。
  • 合掌一次真可以消除多劫業障嗎?
    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宜如塔形。凡夫什麼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權,越多越好,是「貪」。又,手要傷人壞物,這是「嗔」。還有,手會胡亂地傷人壞物,這是「痴」。現在雙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東西用掌心),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放逸的身心,就是息滅「貪、嗔、痴」也。又,掌背為外代表外境六塵,掌心為內代表覺心菩提,合掌則代表背塵合覺,為修行解脫之路。而成就佛果,則改合為開,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時,表示放光接引、普渡眾生。
  • 佛教:消除業障的三大有效方法
    到底什麼是業障?你是否常常感覺生活不順,無端端會出現各種問題?你是否常常無緣由地產生煩惱,而這種煩惱總是難以解決?你是否經常狂妄自大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之心?這些都是業障的表現。有業障就要消除,否則人的身心不夠安寧,煩躁不安,無法得到解脫,消除業障有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首先要懂得懺悔,懺悔,先明白到自己的過錯。
  • 一個人有這三種徵兆時,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你有嗎?
    人生要想有好的命運,一切順利,平安吉祥,首先要消除業障,消業還債,才會苦盡甘來。業障就是妨礙我們修行證果的罪業,一個人業障深重,就不會有清淨心,所以我們才無法出離三界,遠離痛苦。每個人的業障有深有淺,當你身上出現這三種徵兆時,恭喜你,說明你的業障正在消除,正在減輕,看看你身上有沒有出現過?第一種徵兆:煩惱減少了,快樂增多了。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我們身語意如果造下惡業,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這就是佛教中常講的業障。業障就會障礙我們的命運,求財不得,看似很簡單能做到的事,卻總是多磨難。對於消除業障,比較方便容易做的事,莫過於放生誦經了。學佛人消業障,比較喜歡形式就是念佛誦經了,當然很多人誦經,也是心有所求,比如求婚姻,求財富,求孩子,求工作等等,但是有人沒求到,有人也確實如其所願,其實讀經求福報也是在消業障,佛教八苦中有一種苦叫求不得,求不得是一種業障。
  • 幾個故事,只要一心念佛,念佛可以治病!
    疾病是困繞很多人的問題,不少人就是帶著念佛治病求保佑的心態走進佛門的。那麼念佛能治癒疾病嗎?先看下邊幾個事例。上述事例說明,念佛能愈病,而且只要念佛,什麼奇蹟都可能發生。但也有事例說明,有的人雖然也念佛,但病沒有去,甚至有的終生帶病,有的因病而終。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人就會得病,沒有不病的人,也沒有不死的人,年齡越大業障越易現前,疾病越不易治癒。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當你煩惱和痛苦太多時,說明你業障很深,要想獲得好運,只有消除自己的業障。只有業障消除了,人才會遇到好運,人生才會順風順水,當你發現自己最近經常走背運時,發現自己業障深重時,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做到這2點,可消除業障,福報自來
    當然人內心的煩惱,其中一部分,也是由無始劫來積累的業障造成的,從表面看是因為外境的幹擾,其真正原因,是因往昔業力所造。《華嚴經》云:「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人生想要順風順水,趨吉避兇,首先要消除自己業障,在佛教講,有2種方法,可降服煩惱,消除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