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已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逐漸放緩,然而,教育行業站在疫情決勝關鍵節點,面臨的嚴峻挑戰遠遠沒有結束。
「停課不停學」讓在線教育成為全國上億學生的剛需,給整個行業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博士認為,AI賦能教育帶來規模化的因材施教,能真正促進教育公平,從而顛覆整個教育行業。
強互動,是在線教育決勝的關鍵
和傳統線下教學中面授、互動、答疑不同,在線教學中師生間溝通環節明顯受到影響。雖然直播授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基本的互動需求,但受網速慢、網絡延遲、畫面卡頓、人流量限制等諸多因素影響,師生互動體驗幾乎「名存實亡」。
各種教育軟體跌至「一分」的評分,將在線教育的弊端暴露得一覽無餘。
楊正大博士直言,「教育搬到網絡上,而不是把教室搬到網上。」,作為教學中最具黏性的互動環節,如何能真正提高在線教育中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他提出要注重「數據驅動教學」。
在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看來,無效率的課堂互動沒有任何價值,因此怎樣使學生和老師間的互動更有效率,是AI賦能教育的真正挑戰。「如果在上課時,能有一個課堂助手實時提醒老師在什麼時候提問對學生最優幫助,就會讓互動效率大大提升。」而目前教育行業中運用的AI技術,大多數比較偏表層的統計型應用,並不能真正AI技術落地在教學場景中。
「AI分析並反饋師生課堂上的實時互動數據並加以利用,會回主導未來教育的走向。」楊正大博士清楚地認識到,在線教育企業真正的決勝場,就是誰能夠第一個把師生互動的實時場景,轉化出關鍵的行為來分析,並且能作出決策助推落地應用。
新雙師,借AI提升課堂互動效率
實際上,即使很多企業拿到海量用戶數據,也不能將其很好地轉化利用。而一家在線教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基於數據之上的人工智慧應用能力。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用AI提升課堂互動效率?
以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為例,首先,公司對於實時互動中的大數據及演算法,一直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在教學互動效率提升方面,麥奇教育科技依託億萬用戶學習數據,自主研發DCGS動態課程匹配系統,通過打標籤的形式,可以自主幫助學員匹配最好的老師,並且會根據情況作出動態調整。
其次,通過實時互動中的數據分析,可以評估師生課堂互動效果。麥奇教育科技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引入人臉識別,將師生面部表情納入採集範圍,進行情緒因子的分析,更深層次挖掘師生雙方的互動體驗。楊正大博士解釋說:「例如,AI通過學生的表情、聲音、發言次數等,判斷他與老師的互動是否積極。如果反饋是正向的,下次上課系統不僅會優先匹配這位老師,還會持續鼓勵學生,保持與老師積極互動的狀態。」
第三,研發虛擬助教,增強師生間互動性。針對很多教學過程中需要互動的情況,與其改變老師的路徑,不如提供一個虛擬助教幫助老師答疑。「虛擬助教既了解學生知識漏洞,也知道老師擅長什麼,因此可以靈活地引導課堂教學,而不是生硬地提出教學建議。」楊正大博士說,真人教師+AI助教所打造的「新雙師」教學模式,能夠真正提升在線教學中的互動效率。
高匹配,讓因材施教促教育公平
眾所周知,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是全球最早將AI技術應用在教育場景的公司之一,如何利用AI實現教育公平,當然不僅於課堂互動。
首先在分班方面,麥奇教育科技依據AI演算法,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實現不同形態的動態分班,接著利用麥奇教育科技自主研發的DCGS動態課程系統,通過128個標籤為學員量身定製課程,並匹配最合適老師、教材和同學。這套AI系統早在2005年就獲得了獨家專利。
而在教學過程中,同為在線教育,技術開發應用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教學差異就會愈發擴大。這次疫情中很多學校選擇及機構大多選擇大班直播課的授課方式,然而這並沒有真正將在線教育的技術優勢發揮出來。
如今,以麥奇教育科技為代表的很多K12教育企業所用到的AI技術,均致力於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匹配。數據驅動教學可以將孩子的聲音、表情、語速等許多內容實現數位化,從而通過數位化的分析結果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公司的AI能力已滲透入課前、課中、課後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課前預測,到評估孩子課中參與度,到最後的課後反饋,都可以全流程實現。
最後,麥奇教育科技將這些數據沉澱,致力於打造平臺型企業。根據楊正大博士的規劃,未來所有教育從業者都可以接入麥奇教育科技的AI技術。他們不只提供流量給合作夥伴,也提供技術和數據,並且會開放人工智慧產品。這意味著,麥奇教育科技將逐漸從一家多學科、垂直領域的教育公司,成長為服務所有教育行業的大平臺。
「我的夢想是通過數據和算法改變整個教育行業。」深耕在線教育22載,楊正大博士始終懷揣初心,致力於推進AI賦能的教育公平。在2020年這場在線教育行業的狂歡中,只有真正將AI應用落地的企業,才能實現用科技改變教育的初心和使命,麥奇教育科技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