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澳大利亞就不能不提到他們的兔子問題,氣候適宜,缺乏天敵,讓兔子在澳大利亞肆虐多年。
究竟兔子是怎麼在澳大利亞泛濫起來的,人們用了哪些辦法來消滅它們,這麼多年來究竟有沒有奏效呢?
幾十年時間裡,兔子的數量從受控到失控
1788年,英國著名的第一艦隊(包括兩艘皇家海軍艦船,三艘儲備艦和六艘罪犯運輸船),滿載著一萬多名罪犯,海軍陸戰隊,海員,官員和一些普通公民踏上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他們帶來了很多東西,當然也帶來了用作食物的兔子。
最初兔子是被好好關在籠子裡飼養的,偶爾有一兩隻跑出去也成不了氣候,那時候澳大利亞當地還有食肉動物的存在。
如果只是兔子養殖場,還不至於造成兔子泛濫的情況,澳大利亞的兔子問題,完全是因為一些人無聊的興趣愛好。
澳大利亞大片土地都是平原地形,視野開闊得很,一些人就動起了狩獵的腦筋。
這些人主動把兔子放到野外,讓它們亂跑,然後騎上馬牽上狗去打獵。
本來養殖兔子雖然數量很多,但都是被關在圍欄裡或籠子裡的,數量再多也不至於跑到野外去作亂。
但這群愛好狩獵的人,釀造了一起重大的生態事故,之後澳大利亞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依然沒有完全控制住兔子的數量。
英國人託馬斯·奧斯汀是導致兔子失控的原因之一,他當時要求自己在英國的侄子寄12隻灰家兔,5隻野兔,72隻鷓鴣和一些麻雀到澳大利亞,以滿足他狩獵的愛好。託馬斯覺得這一點點數量,完全不會造成什麼問題。
然而正是他引進的歐洲野兔和灰家兔闖了大禍。本來澳大利亞是沒有野兔,只有養殖的家兔,家兔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較差,但野兔就不一樣了。
而託馬斯引進了這些兔子後,也就把它們隨意扔在空地上沒有管理,結果產生了野兔和家兔的雜交品種,正是這個雜交品種,毀了澳大利亞的生態。
1866年,人們還很樂觀,認為兔子的數量是可控的,然而1867年,兔子的數量突然呈現爆炸性增長,然後就出現了一系列相當可怕的場面……
有人歡喜有人愁
當時澳大利亞一度滿地兔子跑,現在還有很多當年留下的老照片,為人們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兔子數量爆炸的瘋狂場面。
雖然有人開始擔憂兔子的數量過大,會不會引起什麼問題。但更多的農民還是挺高興的,兔子肉可以吃,兔子的皮毛可以做衣服,很多人靠著這些抓也抓不完的兔子還清了債務,過上了小康生活。
當年澳大利亞的兔子貿易相當火爆,家家戶戶動輒就能曬出幾百張兔子毛皮。兔子為澳大利亞帶來了不少收入,當然隨之而來的也有無限的危機。
政府最初採取了射殺和放陷阱誘捕的措施,這些行為雖然環保但收效很差,一年大概只能消滅200萬隻兔子,但當地肉眼可見的,兔子數量根本沒有絲毫的撼動。
人們開始採用其他措施,包括拉起長長的防護網,把兔子攔在網後面,阻擋它們進入草地。對此,爪爪就想說一句話:你們不知道兔子會跳會打洞的嗎?
事實就是這些網對隔絕兔子鳥用都沒,但是袋鼠和其他大型動物卻遭了殃,不時有動物卡在圍欄的網上窒息而死的事件。
甚至當時的報紙都畫了一幅漫畫諷刺這個無用的網,兔子們都開始拿它當娛樂設施了……
澳大利亞人正式打響對兔子的戰爭
1887年,受災最嚴重,忍無可忍的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懸賞25,000英鎊,以獎勵「以前在殖民地尚不存在的有效滅絕兔子的任何成功方法」。居民們踴躍提議,最後政府一共收到了1456條建議,其中大部分都是用生物方式處理兔子。
射擊打獵依然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方式,雖然它的效果一般,但是控制小規模的種群數量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可以作為普通人養家餬口或娛樂消遣的方式。
有一種物理消滅兔子的方式,是使用推土機拉著帶著尖銳利齒的工具,破壞兔子在地下的洞,順便消滅兔子。這種方式比較治標,一滅就是一窩,從源頭上根治兔子,而且也比較環保。但缺點還是效率比較低。
還有一種比較廣泛的方式是給兔子下毒。人們採用的是以磷為主要成分的一種毒藥,磷分解以後會變成磷酸,無毒無害。不過磷在溫度較高的自然環境裡會自燃,有時候會引起火災,帶來另一種麻煩。
現在常用的毒殺藥劑是氟乙酸鈉和品酮,這兩種藥也廣泛用在滅鼠上。
人類被迫打起「生化戰」
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引入別的動物來吃掉兔子的做法,沒錯,他們引進了狐狸……結果狐狸並沒有像人類想的那樣都去抓兔子吃,反而把目標瞄準了人類圈養的動物,誰讓圈養的動物好抓呢……而且兔子數量實在太大,狐狸繁殖再快,吃再多,也趕不上兔子那瘋狂的增殖速度。
後來澳大利亞政府想到了引入另一種東西來殺死兔子,那就是病毒。普通的毒藥和物理防護措施都會傷害到別的動物,但如果使用一種只有兔子會感染的病毒,是不是就會比較高效和安全了呢?
想像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人們引入了一些在其他地區會讓兔子死亡的細菌和病毒,但到了澳大利亞卻完全不起作用,因為澳大利亞本身氣候比較乾燥,不適宜細菌和病毒的傳播……
1906年,科學家們終於出了大招,他們發現歐洲和美洲的兔子都會被一種叫做粘液瘤病毒的病毒感染。
這種病毒兔子非常容易感染,但在鼠類、小猴子和人類身上,這些病毒因為缺乏一些必要條件,無法在細胞內自我繁殖,也就不能對上述目標產生影響。
它能夠破壞兔子的免疫系統,讓它們容易生病,而且會抑制兔子的生育能力。怎麼聽都是「對兔寶具」。
經過改良以後的粘液瘤病毒被大量釋放在澳大利亞,2年內殺掉了5億隻兔子!只剩下1億隻兔子僥倖活下來……
但是生物武器的副作用是,兔子最終會被篩選和進化。病毒釋放幾年後,馬上有幾百萬自帶抗體的兔子出現。
於是科學家們再度鋌而走險,又找來了一種能讓兔子們患上出血性疾病的杯狀病毒,這種病毒不但見效快,而且最喜歡乾燥氣候,在潮溼地區反而難以生長,非常適合澳大利亞的實際環境。
一邊是科學家在拼命改良病毒殺死兔子,一邊是一些科學家在趕製疫苗,保護那些圈養的兔子免遭這些生化武器的毒害。
要說作,還是人類能作……經過改良的粘液瘤病毒和杯狀病毒,剛開始在澳大利亞的兔子間都能大殺特殺,用一段時間後效果就會下降。
但歐洲和美洲的兔子就倒黴了,它們數量沒有澳大利亞這麼多,一不小心感染了這些改良版的病毒,死傷無數。
2011年,經歷了兩次病毒大戰,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兔子進化出了抗體,頑強活了下去。為了殺滅這些殘留的兔子,澳大利亞使用直升飛機空投了307噸放了溴鼠靈的誘餌。
這些誘餌殺死了不少兔子,也順帶殺死了吃掉兔子屍體的大量鳥類。投下誘餌的地區,90%的地表植物因為這些有毒的誘餌死亡。
如果說兔子對澳大利亞產生了巨大的危害,那為了滅兔人類做的事兒,也一點不比兔子好到哪去。
澳大利亞兔子現狀
經過兩次病毒轟炸,澳大利亞兔子的總量從6億控制到了1億,可以說是成效顯著。
但滑稽的是,人類費了那麼大勁,付出那麼大代價,才設法消滅了一些兔子,而2019年的一次自然氣候變化,卻達到了人類都預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澳大利亞嚴重乾旱,昆士蘭州部分地區的兔子數量處於30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因為乾旱沒有多餘的草地為兔子提供食物,今年昆士蘭州一些地區,新生兔子的數量下降了3/4這麼多!
不過人們還不能高興的太早,最好應該趁乾旱的時候,再多殺滅一些兔子,不然改天雨季一到,兔子的數量又要大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