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出過留學是與富有,榮耀,自由掛鈎的,甚至在很多人的表述中,留學成為一場「閒適的出國遊」。
然而事實上,這一路留學之旅,艱難困苦,只有他們自己清楚,自己忍受。
近日,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傳來噩耗,一名主修材料科學及工程的21歲中國留學生Miaoxiu 「Tina」 Tian(簡稱Tian)於13日被發現陳屍於公寓內。
拿著相機的Tian,社交網站上,她詳細講述了申請康奈爾的艱難歷程
根據綺色佳(Ithaca)警方的初步調查,他殺嫌疑被排除,自殺的可能性最高,但並未正式宣布。
據悉,此時正值康奈爾大學的期末考試周,田苗秀期末作業同組同學也在其身亡前一天收到她發送的「抱歉,不能和你們一起做完這個項目。」的郵件。
康奈爾大學日報這樣寫到:
「她是一個才華洋溢的女孩,對於她所研究的領域(物理,科學方面)非常精通,對新的研究計劃也從不退縮。」
康奈爾大學網站哀悼田妙秀死亡
在給學生的郵件中,康奈爾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柯林斯(Lance R. Collins)寫到:Tian在今年春季聯繫了材料科學及工程教授Huili Grace Xing,請求加入研究團隊,之後表現非常優秀。
然而,這樣一個優秀的姑娘就這麼走了。
康奈爾大學
北美留學生自殺案屢見不鮮
然而這並不是北美本月出現的第一起中國留學生死訊。
幾天前,也就是12月5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一名中國留學生在Final期間自殺。
今年的10月份,在美國猶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唐曉琳自殺。
2008年,她畢業於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專業,同年她前往猶他大學讀研,一直到今年離開他仍舊在攻讀博士學位。繁重的學習壓力對於學霸尚且如此。
這樣的例子,這些年比比皆是。
「沉默群體」的壓力
長期以來的,作為西方人眼裡的「沉默群體」,我們的留學生默默承擔了太多的壓力。根據《紐約時報》的最新文章稱,有65%的中國留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鬱。
也許只是因為一次課堂沒有聽懂,也許只是因為論文被批,也許就是因為期末考試,從最開始的輕微壓抑到最後的崩潰,量變的雪球最終形成質變的雪崩。
已經無數次和大家說起過這個話題,無數次只為了讓大家關注這個問題,關注留學生的心理健康,了解這個群體的處境,試著幫助他們。
對於留學生我們也提過很多次,如何緩解壓抑的情緒,包括健身運動,party,社團活動,學著開朗,學著善待自己。
真地,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如果一條路行不通,世界上還有很多精彩有趣的路,重頭來過或許是另一片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