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理健康,不是時時充滿正能量

2020-10-10 心理諮詢師Ray



世紀陽光心理諮詢有限公司最近接待了一些這樣的來訪者,他們迷茫、困惑,渴望尋求幫助,可是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進行諮詢,他們猶豫的是「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才需要心理諮詢",而自己顯然達不到這個標準。


還記得當初來訪者白某來到接待室的樣子。她穿的很厚的外套,戴著口罩也不願摘下,我請她坐下,她顯得有些侷促,來回溜達了兩圈後終於坐下來了。問她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來訪者很侷促的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病,我就是心理覺得煩悶、不開心、有時候會莫名的哭。你說我這是心理有問題嗎?」


後來經過更深入的談話得知,來訪者是因為家庭間關係,導致的情緒困擾,屬於心理諮詢的範圍。來訪者又問:「那我是不是得了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是不是抑鬱症?」

隨著近些年網絡的便捷,大家出現一些情緒困擾或生活事件就會去網上尋求答案。對照著網上的一些「抑鬱」、「焦慮」、「強迫」等病症,給自己貼標籤,認為自己出現情緒困擾就是心理不健康,一定是得了心理疾病。


01




那麼究竟什麼是心理健康呢

首先想澄清兩點:


第一,心理健康不是天天開心沒煩惱,那是神仙不是人。


其次,心理健康也不是所謂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種具有適應性的心態,但單純的正能量不能代表心理健康。

當然,對心理健康可以有千百種解釋,沒有一種絕對正確。這裡我想給出的定義是:


心理健康是擁有 「靈活有彈性」的心理能力,能夠幫助自己更加真實而完整的生活。


一般說來,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


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02



很多時候,我們的困擾和不滿來自於比較。


看到別人健康快樂,而自己總是有很多難以解開的心結,這波未平那波又起的負面情緒,這讓我們焦慮,讓我們懷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事實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誰內心的天空永遠是萬裡無雲的,如果有人反覆向你說明他沒有任何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有可能是兩種情況,第一種可能是白痴,第二種更可能他是病得已經很嚴重的自大狂。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他已經證悟成佛了,但是,如果你真的遇見了佛,佛帶給你的不會是焦慮和對自己產生懷疑,佛面前你會安定下來去探尋力量和光明。看來,你既沒有遇見佛,佛也未能度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問題,因為心理健康與否,不單純由個體自身的心理狀況決定,還決定於這個人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如果能積極適應環境,並充分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揚長避短從事一些與自己性格特點相適應,同時又具有建設性和社會意義的工作,便能從中獲得快樂與幸福。


一個內心沒有安全感的人,可能會想方設法地來增加他的安全感。


比如,他可能會去認真做學問,成為某種細菌研究專家,在對細菌進行研究的時候,他會像強迫症那樣地成千遍、上萬遍地在顯微鏡前進行細菌的培育和觀察,跟蹤記錄細菌的繁殖與變異,直到成功地解決了對某種細菌破壞性繁殖的問題;


他也可能會去掙很多錢,成為富豪,他還可以去攫取權利,成為很高級別的行政管理者。


這些人,帶著他們的心理問題去生活、去工作,也可以在社會上生存並得到快樂。所以,一些成功人士,在某些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心理健康」的。


其實也可以說,在他們成功的背後,心理可能是不健康的,他們的個人成功又經常是得益於他們的心理「不健康」。


03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終日,人便會很快衰老。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甚至會導致病變。


2、充分了解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如果勉強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於身心大為不利。由於超負荷的工作,甚至會給健康帶來麻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如果生活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因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元化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種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才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應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中,有正向積極的關係,也有負向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體驗。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洩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於身心健康無益。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人的才能和興趣愛好應該充分發揮出來,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否則,會引起人際糾紛,徒增煩惱,無益於身心健康。


10、滿足個人基本需求


在不違背社會道德的規範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然,必須合法,否則將受到良心的譴責、輿論的壓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無心理健康可言。



關於心理健康標準上,李教授說的一段話,至今在耳畔迴響。


李老師說,我們一生要學會處理的就是與自己、與社會、與環境的關係。


這個三個關係處理好了,能夠面對和處理內心衝突,與社會和環境和諧相處,就是一個健康的人。


而了解什麼是心理健康,對於增強與維護個人的整體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


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調整心理,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從傾聽陪伴開始,
在陪伴的過程中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了解自己,
進而幫助他們認識環境、了解關係,學會面對衝突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讓健康不僅成為來訪者具備的一種狀態,
更成為一種能力,一種讓自己達到健康狀態的能力,
這就是心理諮詢師在工作中的理想和追求。


END


相關焦點

  • 淺談所謂的「正能量」
    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而「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察·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負能量,在物理學上解釋是指"反物質"的能量,在靈異學上認為具有負能量的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傷害。
  • 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問答集錦一百三十三
    時時問自己,時時提醒自己,有沒有助紂為虐為虎作倀、任由負能量思維猖獗殘害自己?有沒有拿起正能量的思維奮而搏擊?人的一生應該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作繭自縛,第二階段是破繭成蝶。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第一階段,因為沒有痛到極點,就沒有破繭化蝶的機會。
  • 繆可馨事件的思考:什麼是正能量?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什麼樣?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正能量?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這難道不是一種善意的提醒?這難道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嗎?這難道不是「正能量」嗎?他又怎樣確定這樣「保護」出來的女兒內心永遠美好,而不是擁有一顆「玻璃心」?「能量沒有所謂正負,關鍵在於你怎麼認識它。」我非常認可這個觀點。正能量,並不是」假裝「看不見醜的、惡的。
  • 「正能量」成充滿象徵意義符號 表達人們的渴望與期待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籤。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常規定義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 為"正能量"正名的時候到啦
    再查一下百度,這才知道,「正能量」原本是一個物理名詞,近年才把它代喻為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情感,它已經上升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緊密相連,表達著我們的渴望和期待。以上只是書面用語,而愚以為,所謂正能量,無非是正義和正氣這四個字。正義:是指公正的,有益於人民的道理。正氣:是指實事求是光明正大的作風和風氣。
  •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個圖畫,測出你內心充滿了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D:情感解析A:你內心裡充滿了正能量你是個富有正能量的人。B:你的內心裡負能量比較多。這並不是說你的人品有問題,而是說你的內心積壓了太多的不愉快與愁怨,你性格內向,心思細膩敏感,你很愛鑽牛角尖,凡事愛想不開,又放不下,你的思慮有些過重。你總是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了太多的負能量。C:你內心充滿了正能量。同時你的內心裡住著小美好。
  • 酷我音樂打造正能量「發電站」 守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用音頻治癒成長
    為幫助廣大未成年人群體建立心理健康安全線,落實《健康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酷我音樂和旗下長音頻平臺酷我暢聽共同發力打造一系列治癒電臺節目,開啟未成年人專屬心理課堂,通過音頻進行心理疏導助力陽光成長。那些成長路上的小秘密,這裡都懂你。
  • 「心理不健康」到底是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與此同時,公眾對心理健康的認知也有待加強,太多的人有意識小心翼翼保養身體,卻忘了同時關注心理健康。今天想聊聊心理健康這回事。首先想澄清兩點:第一,心理健康不是天天開心沒煩惱,那是神仙不是人。其次,心理健康也不是所謂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種具有適應性的心態,但單純的正能量不能代表心理健康。當然,對心理健康可以有千百種解釋,沒有一種絕對正確。
  • 國內首家正能量字母圈心理工作室成立
    現在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網終上充斥大量內容,大部份內容是良性的友好友,但也有一部份不健康的內容充斥其中,有些人因為看了一些小說,或者一些影視作品,出於對字母圈的好奇而去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站網頁,從而給自己灌輸了錯誤的字母圈觀念,而社會上的教育缺少了對於字母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因此讓一些人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很多字母圈的新人誤入歧途
  • 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句子,積極向上,充滿陽光和正能量!
    2、所謂獨立人格,是懂得照顧自己,在事情處理妥帖後能盡情享受生活,不常傾訴,自己的苦難自己有能力消釋。很少表現出攻擊性,因自己內心強大而生出一種體恤式的溫柔,不被廉價的言論和情感煽動,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後悔。
  • 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問答集錦用白三十九
    說實在的,很多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就是因為懶,只是找個病和症為自己頂罪,自己也懶得心安理得,甚至連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無辜的、無奈的,假戲最終變成了真做,無非自欺欺人罷了,最終騙的是自己,因為痛苦可是騙不了人的。
  • 正能量解決一切心理問題和人生問題
    熱愛生活,喜歡超心理學和人生哲學,樂於分享生活感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心理疾病困擾,獲得健康快樂富足人生。敬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後閱讀。人生問題是能量問題,心理問題也是能量問題!正能量解決一切心理問題和人生問題!
  • 12月19日星期六早安日籤,讀正能量勵志暖心心語,充滿正能量
    歡迎您又來吸收正能量,這裡是「每日籤正能量」,約會世界上最好的能量,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早安心語】: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因為不知要去哪裡。【早安心語】:真正的成熟應該是,懂得不是每個人都如你想像的那麼好,明白這個世界和你想像的總是有差距,知道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有所回報,學會放下沒有結果的感情,去愛值得愛的人,做值得做的事情。早安!【早安心語】:要成功,就要時時懷著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樂觀態度,笑對自己的挫折和苦難,去做,去努力,去爭取成功。早安!
  •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
    人類也不例外,只不過我們人類是智慧生命,也就是說和其他物質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頻率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從心理、情緒、語言、行為都在決定我們的能量頻率。 從現實的角度看,正面能量狀態,自然和正能量頻率的人事物相關聯,負能量狀態自然和負面人事物相關聯。這樣就可以知道我們從心理情緒、身體健康到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我們的能量狀態產生的糾纏所決定的。
  • 江蘇揚州大學:「雲端表白」宣揚心理健康
    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蘇中基地「5.25」宣教晚會上,揚州大學小佳同學利用彈幕,表白了陪伴自己走過考研之路的心理老師。心理健康日5·25諧音「我愛我」,為鼓勵青年學生勇敢地向自己、向他人表達內心的關愛和呵護,揚州大學每年都會在這個日子舉辦心理健康宣教晚會。
  • 文由心生,它傳達著內心的真善美,在迂迴曲折中充滿了正能量
    每天的生活實實在在不是演電視劇,偶爾的浪漫就如乾旱的土地下了一場及時雨,即善解人意又順應時間,生活需要多種豐富才有滋味。寫文章也是一樣,樸實無華的敘述,它的思想,歷史意義,遠遠超過那些無病呻吟或華麗無比的文學作品,因為這是歷史和現實都十分需要的。閒來翻看網友們的文章,很多文字真是感動著我。
  • 什麼是正能量?正能量該擁有優秀品質?
    一個人擁有正能量的人應具有哪些優秀品質怎麼變成一個正能量的人什麼才是正能量正面的感情就會給人正面的力量。什麼是正能量正面的感情就會給人正面的力量。什麼是正能量?什麼又是負能量怎樣理解工作要有正能量?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驅散心中的負能量,激活工作正能量。要激發工作正能量,首先我們要考慮:正能量的源頭在哪裡?我們如何與正能量的源頭建立起真正的聯繫?萬物生長靠太陽,自然界中一切正能量的源頭當然是太陽。對一個人來說,只有自己的心態陽光了,正向的能量才能源源不斷。對我們每個職業人來說,陽光心態最重要。
  • 【教師心理與健康】呵護教師心理健康
    不是只有「壓力山大」的人才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尤其不要以為抑鬱症一旦得上,這輩子就沒盼頭了……今天,通過一組海報,重新認識抑鬱症↓↓↓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專業化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如中學、高等院校均設置心理輔導(諮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 周紅萍:傾盡全力  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周紅萍是雙流永安中學的一名心理老師。經常有人問她:心理老師主要是幹什麼的?應該比較輕鬆吧?其實,她們的工作很特殊,一樣的備課、上課,還要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體心理輔導以及團體輔導,並做一些心理類主題講座和校園心理活動等。尤其是現在,有不少學生會出現一些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應對處理,就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問題,從而影響到他們的一生,這也使得心理老師的作用和責任越來越大。
  • 教師應該是充滿正能量的一個集體
    教師工資已經5年內翻一番,教師的未來充滿光明,沒想到引起那麼大的反響:被太多人罵。我難過的並不是少了一個忠實的粉絲,而是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味的吐槽、牢騷滿腹,寫一些負能量的東西竟會帶來那麼嚴重的後果。我絕對反思自己,其實認真想想,我們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工資收入確實不低,社會地位,也確實不低。後來就寫了《教師工資已經5年內翻一番,教師的未來充滿光明》這篇文章,結果被太多人揪住不放。我們教師怎麼啦?難道負能量的東西是毒藥,我們已經深深的中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