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到底是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2020-10-11 簡單心理

林蔭 ✑ 撰文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網站顯示:全球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然而,75%以上患有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的人根本得不到治療。

與此同時,公眾對心理健康的認知也有待加強,太多的人有意識小心翼翼保養身體,卻忘了同時關注心理健康。

今天想聊聊心理健康這回事。


什麼是心理健康?

首先想澄清兩點:

第一,心理健康不是天天開心沒煩惱,那是神仙不是人。

其次,心理健康也不是所謂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種具有適應性的心態,但單純的正能量不能代表心理健康。

當然,對心理健康可以有千百種解釋,沒有一種絕對正確。這裡我想給出的定義是:心理健康是擁有 「靈活有彈性」的心理能力,能夠幫助自己更加真實而完整的生活。

也許你會問什麼是「靈活有彈性」,我們稍後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看什麼是心理不健康。

如果用一個連續譜系來表示心理健康程度,最健康的一端是「靈活有彈性」,那最不健康的一端就是「病理性僵化」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有個叫小A的人,不論別人和他說什麼,他的反應永遠是右手高舉,左手叉腰,大喊三聲「祖國萬歲」。這就是最極端的僵化,用一種方式應對所有情況,導致小A完全無法和人交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另一人小B,他每次回家前必須站在樓下數窗戶,整棟樓一共是362扇窗,數對了才可以回家,數錯了就要重新開始,所以他往往站在自己家樓下一兩個小時也不能回家。這是一種強迫行為,明顯帶有一定僵化的特點,但小B除了數窗戶這件事,其他時候可以正常生活,所以他的僵化程度要遠低於小A。

也許你會想,這些人都是有病吧,我又不會這樣。但順著這個連續譜系從不健康的一端繼續往健康的一端移動,你也許會發現自己處在中間的某個點上,在一些情境下也存在一些僵化不靈活的想法或行為,比如:

  • 有嚴重拖延症,越要緊的工作越無限拖延;

  • 平時小考都表現良好,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掉鏈子;

  • 和某一類特定的人相處時,總是想盡辦法迴避;

  • 每次開車被加塞,都會火冒三丈,雖然明知沒必要。

「靈活有彈性」的心理狀態是指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景去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在同一情境下也擁有做出不同選擇的可能性。因此,靈活有彈性的心理狀態能夠幫助你把生活從「單選題」變為「多選題」,就像一個多支線遊戲,增加了無數種可能性,可以更豐富的去經歷和體驗人生。


如何做到「靈活有彈性」?

我們先看看一個功能健全的心靈是如何運作的,當有一個外在刺激產生時,人從接受刺激到做出行動,通常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

能夠做到以上四步,那恭喜你,擁有了一副「心靈有彈性」的心理機制。

這四個步驟中,比較容易意識和觀察到的是後兩個步驟「認知和行動」,而前兩步「覺察和容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運作,可以稱之為「內心的黑匣子」。如果無法看到黑匣子裡的東西,我們連自己內在是怎麼了都沒搞清,就去盲目應對和行動,「靈活有彈性」或「多選題」就成了一種奢望。

最容易出問題的往往是「容納」這一步。容納失敗就會出現「情緒爆表」,成為扼殺靈活性的罪魁禍首。只要情緒還在可容納可感知的範圍內,我們就有時間慢慢去覺察去反思。可是一旦爆表,我們為了急於應對那些不舒服的感覺,不得不採用一些自動化的慣用策略,而且這些都在潛意識層面操作,也就是「你並不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結果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缺乏靈活性的常見策略

現實中大家應對情緒爆表的策略,往往可以分為兩大類「熱鍋螞蟻類」和「埋頭鴕鳥類」,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看。

假設有這樣一個事件:有一對夫妻,老公M是一位跨國企業高管,事業非常成功,老婆X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一天M去上班卻不小心把手機落在家裡,X發現後正要想辦法通知M,這時看到屏幕上閃爍一條新微信提醒:「親愛的,我到了,老地方,301房間。」

1、熱鍋螞蟻型

如果X是熱鍋螞蟻型,她可能瞬間就被錯愕、猜疑、嫉妒、憤怒、傷心等多種情緒搞到徹底爆表,然後腦海中出現無數想法:

「他果然就是有事」…「還不是嫌棄我年紀大了」…「我當時就應該堅決去做拉皮,臉上沒那麼多褶子,就不會這樣」…「為什麼我當時要選他,那個初戀要是成了,普普通通做個尋常夫妻不是挺好」…「他怎麼能這麼對我呢,我為這個家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自己的事業都放棄了」…「我要報復,我要去他們公司鬧,搞得他身敗名裂」…「還得告訴他全家,讓他們都看清楚他是個什麼東西」…「他們家會不會合起來對付我,不行,我得去轉移財產,先給自己留好後路」………………

在這些想法的驅使下,X可能在一天時間內去銀行轉移財產,再去M的公司大鬧一場,然後打電話找自己的公婆哭訴。不論M出軌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X已然鬧成了「一場出軌引發的血案」。

所以熱鍋螞蟻型在情緒爆表時往往會反應過度,每天活得跟唱大戲一樣,搞得自己和身邊人都很崩潰。

2、埋頭鴕鳥型

如果X是埋頭鴕鳥型,她可能有兩類反應:

第一種:「我老公沒出軌,這微信發錯人了。」——這是否認,直接從意識層面否認事實。

第二種:「我老公大概是出軌了,但我好像沒什麼感覺,不想它就沒事了。」——這是隔離/壓抑,意識層面能承認事實,但迴避情緒情感體驗。

基於這種心態,X可能在事實層面不會做什麼,也不會直接和M溝通,但可能在其他方面越看M越不順眼,找茬挑刺吵架之類的。

埋頭鴕鳥型雖然看起來遇事冷靜,不會搞出什麼大亂子,但因為他們真正的情緒情感並沒有得到處理,早晚會通過其他出口冒出來。比如容易出現軀體化症狀,有些莫名其妙的情緒爆發,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現象。

最後我想對你說,想要擁有「靈活有彈性」的健康心理狀態,讓人生成為一場多選擇多線程的精彩旅行,首先要打開內心的黑匣子,看清真相,才能合理的選擇。

嘗試從現在開始,拒絕「盲眼生活」,覺察每一刻自己身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去感受去體會,擴大心的容量。

|

| |

| |

相關焦點

  • 你設想過第一次心理諮詢要聊點什麼嗎?|心理諮詢師說
    對於未知,我們總是滿抱幻想又疑慮重重:不知道會有怎樣的體驗;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自己會失敗。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第一次心理諮詢會是怎樣的?出於對未知的擔憂,很多來訪者在第一次心理諮詢之前,會做足了準備。仿佛心理諮詢是一場考試,對所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一一準備答案。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幫你走出抑鬱的15條有效建議|心理諮詢師說
    三欄表 三欄表是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核心技術之一,簡單來說便是由你自己回憶出「我當時經歷了什麼事情,當時的我有哪些情緒,當時的我閃過了怎樣的想法」。你可以把它當作一種特殊的日記,每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便可以通過這一方式記錄、澄清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 心理諮詢師說|「理解」的療愈功能
    「理解」的療愈作用在心理諮詢中非常重要,諮詢師能夠準確理解諮詢者,再把這種「準確理解」傳達給諮詢者,我這裡說的「理解」,包含對對方想法、情緒、感受等整體心理狀態的理解,等同於心理諮詢治療中的「共情」概念。考慮到「共情」是一個專業術語,對心理學接觸有限的讀者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困難,下文會較多使用「理解」。「共情」是心理諮詢的基礎,有效的心理諮詢,離不開共情。共情對於心理諮詢,相當於大廈地基。
  • 井邊灣心理:到底什麼情況下該去做心理諮詢
    井邊灣心理:到底什麼情況下該去做心理諮詢井邊灣心理常在後臺看見用戶求助,「我這個情況到了要見心理諮詢師的程度了嗎?」「找心理諮詢師意味著我病得很重了嗎?」當一個人沒有任何身體疾病的時候,不會對於醫院、藥品、保健品這些事情抱有關注;這也同樣適用於心理健康。假如有一天你發現,你在思考關於「心理諮詢」或者「是否需要心理諮詢」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對你產生了影響,也說明你開始發現自己的心理健康有著某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人際方面,比如情緒方面,又比如一些沒有來由的空虛的感覺方面。
  • 什麼是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進行時隨著國家對大眾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於心理健康也越來越重視,來做心理諮詢的來訪者也越來越多,那到底什麼是心理諮詢呢?心理諮詢就是聊聊天嗎?首先說,心理諮詢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聊天。它是一種專業的助人活動,旨在幫助生活中遇到困擾等問題並希望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的心理服務。
  • 心理諮詢師說|壓力太大怎麼辦?
    動機處於適宜強度時,工作效率最佳;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工作效率會隨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因為過強的動機使個體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心理狀態,幹擾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正常活動。也就是說,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動機強度超過了這個水平,對行為反而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
  • 深圳市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到底什麼情況下該去做心理諮詢
    從一帆心理諮詢的案例來看,諮詢者從關於心理學,心理諮詢,到真正選擇開始做心理諮詢,這往往會經歷很長的階段。有的人,可能從初中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感受到一些&34;,在學校和家庭有限的環境中了解非常局限的關於心理諮詢的東西,直到大學成年之後,有了更多的信息途徑去確認去了解,有一天可能才會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我想找一位心理諮詢師。
  • 當我們談論「關係」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劉改 ✑ 撰文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強調了「關係」的重要性,在心理諮詢時諮詢師也會從當下的朋友關係、同事/同學關係、夫妻關係、母(父)子關係問到成長過程中的各種關係諮詢師們(尤其是關係學派的諮詢師們)幾乎認為「關係」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這「關係」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那麼,當我們談論「關係」時,在談些什麼呢?
  • 心理諮詢師說「嗯」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作者:曾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知乎心理學優秀回答者,壹心理專業課課程研發喬大爺,一個笑聲很有感染力的課程研發每一位走進心理諮詢室的求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們帶著對諮詢師的期待,可總是猜不透諮詢師到底在想什麼。
  • 心理諮詢師說|浪漫是伴侶關係中的必需品
    廣為人知的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形理論,如下圖,你從中可以看到什麼?有什麼想法,最好直接表達出來,不要讓對方像猜謎一樣,還一直猜不出來。他累,你也累。會要,能給,是一種需要修煉的能力。3.建設性地處理問題和衝突不要對方有一點不如你意就大呼小叫,摔盆打碗,口不擇言。要學習建設性地處理衝突,如果對方不小心犯了錯,要多理解包容,用三明治式的方法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期待。
  • 做心理諮詢到底是什麼感受?能改變困境嗎?
    當你對這些有了基本了解,你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你的諮詢師是否專業,像親友般的支持你只是諮詢關係的一部分,諮詢關係更像一種工作聯盟,一起看看這當中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吧。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改變你的視角生活不可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心理諮詢當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藥。
  • 心理諮詢師說|離婚後如何開啟新生活?
    如果兩個人還有感情,且對方真心悔改,可以通過兩個人的調整或婚姻諮詢來修補關係。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發現雙方漸行漸遠,或彼此感情確已破裂無法挽回,再離婚不遲。調查表明,大部分夫妻離婚的原因,是因為生活瑣事。而生活瑣事引起的摩擦,是可以通過雙方的成長和更好地溝通化解的。
  • 心理諮詢師說:思想,意識,靈魂魂魄,到底代表了什麼
    首先,要考慮來訪者的生理上是否存在著哪些變化,因此在公益解答時,我建議先去看看中醫,查一下是不是存在著著急上火的情況,是否存在飲食不受納造成胃腸積食的問題,在確定得到都沒有的情況下,再來探索其心理層面的問題。
  • |心理諮詢師說
    本文字數 2500+ / 閱讀需要 8 min原文|王雪巖 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
  • 【心理健康】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明明貼上膏藥靜養兩周就會好的,非要硬抗著去走路,結果花了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健康。何苦呢?誤解2:「別人會笑話我,如果去心理諮詢的話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
  • 心理諮詢收費到底怎麼樣
    心理諮詢收費到底誰是合理的  600至1500的收費,屬於長期在心理諮詢工作崗位上摸爬滾打的資深心理諮詢師,也是專業專職的諮詢收費狀態。    當然,縣級、市級城市的收費,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同,普遍在每小時500元以下。這也是現狀。  所謂資深心理諮詢師,就是他們做個體心理諮詢時間均在十年以上時間,每天都有個案做。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評估 增加心理諮詢服務
    開展試點,意味著心理健康幹預有望和慢病管理一樣成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得到全社會關注和重視。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什麼意義?各地推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如何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採訪。老人開懷,社會和諧發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對社會和諧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到女兒家生活,每天樂呵呵,親戚都說我變了。」
  • 心理健康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誤解2「別人會笑話我,如果去心理諮詢的話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很多一般性心理問題,精神科醫生不一定能勝任諮詢,但專業心理師卻可以諮詢得很出色。
  • 心理諮詢室裡的「聊天」,諮詢師都做了什麼?
    但他曾經擁有過因外傷不便行動的窘迫和高考失利的悲憤傷心的共同體驗,來同頻這位母親已經全力以赴後的沮喪痛苦。症狀有多痛苦,就達到多麼深的人性深度。當這深度難以企及的時候,調動心理諮詢師的身心去主動探索,才能更直接的伴隨來訪者達及心靈的悠遠之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