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所大學在「修例風波」中淪為暴徒基地,不少大學生成為外國勢力的棋子。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通識教育自2009年起成為香港新高中必修科目,涵蓋經濟、文化、歷史、語言和科學等諸多範疇,沒有固定教學範圍,教師可選擇或編寫教材,但實際上不少材料以及考題角度欠持平,充滿引導性。香港《大公報》16日揭露稱,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操控的。2020年美國國務院文件列明推行與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專業人員、體育等交流計劃,目的是要推進美國外交政策及達到國防目標,培育以美國社會利益及推銷美國價值的未來領袖。報告指明駐各地領事館認同交流計劃是聯繫當地組織的重要工具,有助於配合領事館的外交政策及特別任務。1993年「港美中心」的創立人李博士正是「傅爾布萊特計劃」學者,現任「港美中心」行政總監夏龍博士也是該項目學者。自1998年起,美領館成員是「港美中心」董事局當然成員,「港美中心」顯然是美國在香港學術界的官方工具。
報導稱,美國駐港總領館2006年主導,由「港美中心」執行「洗腦」教育。當時美國領事館在美國刊登廣告,招募學者參加香港通識教育計劃,許諾他們來到香港將獲得高薪、住宿免費,最終在2006年至2012年招募25名「傅爾布萊特計劃」學者來港。再由香港商人鍾普洋出面捐款「港美中心」,並動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大學配對補助金計劃,獲得港府以捐款等額的撥款資助「傅爾布萊特香港通識教育計劃」。整個一手由華盛頓策劃的通識教育項目因此獲得9600萬港元撥款,每所大學獲配3名學者。「港美中心」公開資料顯示,這些學者負責香港八所大學的通識教育,在課程設計、通識計劃成效和評估方法等多個範疇與香港學者緊密合作,八所香港高校則照單全收。2014年,前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乃強也曾爆料稱,「港美中心」包攬八所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用美式思想影響香港高等教育。
香港《大公報》還發現,協助「港美中心」推動大學通識教育計劃的「創意策動基金」,創辦人除了鍾普洋外,還有美國食品製造商老闆,他同時也是「Vision 2047 基金會」的基金受託人兼創辦人。該基金會成員包括不少外籍富商以及港英政府前高官等,例如前財經事務司的簡德倫以及陳方安生的密友、前社署助理署長簡何巧雲等。去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談話錄音風波,正是在「Vision 2047基金」午餐會被偷錄外洩的。可以說,隨著美國視中國為頭號對手,在香港建立多年的美港交流平臺已變質成為「反中亂港」工具。
《東方日報》16日稱,《國歌法》和23條等回歸至今未能立法,讓國家安全留下巨大缺口。反對派自恃有外部勢力撐腰,有港英餘孽護航,做盡一切危害國家安全之事,出手撥亂反正、堵塞漏洞是應有之義。「不補國安短板 香港難有寧日」,《大公報》16日發表社評稱,回歸以來香港風風雨雨,波折不斷,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是國家安全不設防,使外部勢力不時幹預香港事務。文章說,香港國家安全問題一日不解決,外部勢力插手一日不會停止,「港獨」問題無法根除,黑暴死灰復燃也只是遲早的事。香港動亂不止,就難有寧日,莫說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市民連安居樂業也無從談起。
延伸閱讀
亂港分子已成為英美甩鍋中國的重要棋子
最近,美軍吹哨人羅斯福號航母艦長,為避免5000官兵感染新冠病毒公開上書軍方,被美國國防部撤職一事,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熱議。而英國BBC日前卻自詡站在所謂第三方公正角度,為該嚴重侵犯他們標榜的「公開透明」行為強行洗地。
地怎麼洗呢?還是老套路——陰謀論中國,通過對比美中軍隊進行強洗。認為美軍航母過百人感染的消息被曝光,是因為美軍「強大自信」所以敢於透明,後來宣布不公布感染數了,是合理的「保護軍事秘密」。而又指在中國雖然解放軍零感染,但是據中國一些媒體報導,其實是隱瞞病例,透露出中國軍隊的「恐懼和虛弱」,是「專制」的體現。
問:BBC你又造謠,中國是哪有這些媒體?
答:有,在香港,你不服?不服我還有臺灣的。
BBC文中引用了所謂港媒的報導,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幾個黃屍媒體的謠言。用作證據向西方民眾洗腦,效果也很好,你們看,這是中國人自己說的。
作為棋子,在中國土地上,以「中國人」身份存在的各種亂港勢力,在這場席捲世界的病毒浪潮中,他們的言論多次被英美等西方勢力用來當「證據」攻擊中國。
目前在疫情劇烈爆發狀態下、同病相憐的英美兩國,其主流媒體不是關心自家國民,不是思考如何監督政府有效應對疫情,而是不斷「反思」中國。想把他們政府應對無力的責任推卸給中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環球時報、有理兒有面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