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產創二代浮出水面:朱鼎健、李奕標、賴俊霖、黃德安、黃大衛...

2020-12-22 騰訊網

8月30日,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主辦,大中華國際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環球經貿廣場協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人類的奇蹟城市l地產40年盛典」活動在深圳舉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會議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2020榜單深圳地產40年40人40品牌系列榜單,深圳房地產行業創二代開始浮出水面!

深圳地產40年十大創二代(提名)

其中, 「深圳地產40年十大創二代(提名)」 榜上,有8位潮青榮獲殊榮: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榮譽會長、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會長、海岸集團董事長李奕標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鴻榮源集團總裁賴俊霖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星河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黃德安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大中華國際集團副主席黃大衛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恆裕集團董事長龔海鵬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榮譽會長單位龍光地產非執行董事紀凱婷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榮譽會長單位佳兆業集團執行董事郭曉群

上榜榮獲「深圳地產40年十大創二代」 殊榮的還有:

綠景(中國)地產董事局主席黃敬舒

京基集團副總裁陳家榮

以下是論壇情況:

「如何延續深圳奇蹟?」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從一個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40年滄桑巨變中深圳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如今,深圳又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成員。在新的徵程中,深圳將如何帶領大灣區實現創新升級,繼續領跑?

8月30日,正值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第1個周年。在這特殊的一天,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主辦,大中華國際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環球經貿廣場協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人類的奇蹟城市l地產40年盛典」活動在深圳舉行。

大會隨著《大潮深圳40年》短視頻盛大開啟,該視頻由零點星影視傳媒控股集團贊助製作。

中國房地產報社總經理、中房同創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單大偉,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會長王韶,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江西社團總會主席、深圳市潮汕商會榮譽會長、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榮譽會長、毅德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王再興,深圳市潮汕商會榮譽會長、大中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世再,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陳淮,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世聯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勁松,深圳市城市更新開發企業協會創會會長、廣東安雲更新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耿延良,中國房地產報社副社長肖勇

出席大會的還有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山東大學合作發展部副部長王明星,大中華國際集團副主席黃大衛,大中華國際集團副總裁張濤,恆裕集團董事長龔海鵬,天健地產集團董事長揭選松,海岸集團董事總經理田磊,卓越集團助理總裁胡偉平,綠景集團獨立董事、深圳振興陝西促進會會長郭兆斌,半島城邦董事長廖小梅,中集產城總經理張一平,中城新產業董事長劉愛明,德思勤集團董事長龍固新,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中國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同致行董事長王波,眾廈地產董事長郭澍楠,尊地股份執行總裁梁波,華堂古鎮古村投資管理創始人彭遠才,百思勤投資董事長袁昆,房圈中國創始人阿寬,零點星影視傳媒控股集團、《22點地產置業》創始人、導演、詩人盧茂新,40+項目聯合策展人、中國房地產報大灣區總經理,原深圳特區報地產版創辦人雷鳴,40+項目聯合策展人、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秘書長、黨委書記、深圳市潮汕商會副會長黃堅泰,40+項目聯合策展人\總策劃兼項目經理、山東大學深圳校友會副會長、明其道機構創始人劉付志明等行業專家、企業人士及國內優秀媒體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2020榜單」及「深圳地產40年40人40品牌」也在會上揭曉。

單大偉:粵港澳大灣區必將成為

房地產業重塑價值的機會高地

會上,中國房地產報社總經理、中房同創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單大偉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必將成為加速轉型、房地產業重塑價值的機會高地。

「今天,我們將這場房地產界的盛典放在深圳舉辦是因為:深圳是一個充滿奇蹟的城市,更是一個了不起的城市。40年來,這座城市誕生了中國數個『第一』,成就了一大批偉大的企業。

」單大偉表示,深圳更是孵化和成就了我國最早一批的房地產企業,並且在中國房地產史上創造了數個「第一」。

「一部粵系房企沉浮錄,半部中國房地產風雲史,如今的深圳,依然是中國品牌房企的大本營。」單大偉說。

陳淮:「房住不炒」最重要內涵是

「讓所有人住進房子,讓房子都有人住」

會上,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陳淮分享了對於「房住不炒」的思考和感悟。

陳淮將「房住不炒」概括為兩句話:一是讓所有人都住進房子,不管是窮人、富人,是買房還是租房,讓人們都住進房子;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空置的;

二是讓所有的房子都住進人。有的人買了五六套房子用於出租,也是滿足房子是給人住的,也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充分優化配置,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同時,陳淮也認為,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充分發展是「房住不炒」多主體供給的表現方式之一。

「二手房市場是實現資源再分配、再配置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以及租賃市場的低成本、高效率可以讓有限的城市資源得到更高效率地利用。」

陳勁松: 重新定義一個城市是這個城市

未來最大的希望和紅利,沒有之一

世聯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勁松感嘆深圳40年彈指一揮間,展望未來十年,包括深圳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處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歷史時刻。

陳勁松從三個層面解釋了這句話:

一是要對灣區地緣再定義,這是一個歷史責任。陳勁松認為要思考整個灣區未來到底是誰?什麼叫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什麼叫先鋒城市?

這個問題也非常突出地擺在了「行到水窮處」的深圳所有地產人面前。「重新定義一個城市是這個城市未來最大的希望和紅利,沒有之一。

二是整個大灣區發展嚴重不均衡。不均衡到深圳擠的不得了,珠海大街上連車都沒有,包括房價差異也很大,不均衡也是大灣區紅利。

三是深圳已經走到再創新邊緣。在陳勁松看來,國內大循環中深圳處於創新重心區域,國際大循環中深圳處於交會點,這就更應該重新定義城市。「只有邊緣和交會,我們才能真正看到一片新局面誕生,當然我們要努力。」

倪鵬飛:深圳未來要延續奇蹟有三重挑戰

周期律、開放環境、房地產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發言中稱,過去40年深圳創造了引領中國城市集體崛起的奇蹟,但未來想要延續這種奇蹟,深圳面臨三重挑戰。

第一是自身周期律挑戰。倪鵬飛表示,在家庭、企業、城市乃至國家之間,很多沒有跳出興衰周期律。深圳過去面臨的問題是硬體不行,現在硬體水平上來了,但面臨軟體因素下降的危險。

在過去成功的基礎上,會不會利益固化,會不會驕傲自滿,會不會安逸奢華,能不能繼續銳意改革,能不能繼續開拓進取,能不能繼續艱苦奮鬥。

第二是開放環境挑戰。「目前的國際環境正從互補轉變到競爭,從友好轉變為『敵對』,大灣區發展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倪鵬飛說道,「開放是雙向問題,不是一廂情願的問題。對深圳來說,引領中國繼續保持開放姿態是一個重大挑戰。」

第三是房地產問題挑戰。「無論是深圳還是全國,房地產行業始終在一定時期內充當城市發展引擎作用,房價一定程度的上升也倒逼城市進行轉型升級。

現在無論深圳還是全國都面臨擠出消費、擠出製造、擠壓創新、擠壓外引的挑戰。」倪鵬飛如此表示。

王韶: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活躍

複合型地產煥發新機

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會長王韶在會上稱,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好、顏值高、實力強,是改革開放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這裡的整體戰略規劃將為複合型地產帶來機遇。

據介紹,近五年,大灣區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為2.0%,高於全國的0.5%,而且當地人口結構年輕,增長數量較大,為未來大灣區產業和消費升級帶來了持續性的人口紅利。

經過多年發展,城軌和地鐵已經讓大灣區形成一張網式的公交體系,當地房地產市場已經突破了之前的邊界意識,便於高素質人才的流入,為住房新需求帶來強大動力。

因此,在王韶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整體戰略規劃給房地產帶來的機遇不僅僅在於住宅開發,還在於複合型業態:「去年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為2.17萬美元,達到西方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會使得休閒經濟煥發生機,對休閒地產、文旅地產、泛鄉村地產帶來機遇;

與此同時,大灣區的一體化戰略規劃將為工業地產、物流地產帶來機遇。」

王再興:「潮二代」會超過「潮一代」

在深圳拼出更廣闊天地

「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灣區和國際大都市,非常來之不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江西社團總會會長、毅德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王再興說。

王再興感慨,潮汕人不僅為深圳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也為世界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他認為,老一代潮商企業家靠的是膽大、敢闖、敢拼成就了一番事業。

改革開放40年之後,一批有著高學歷的新一代潮商——「潮二代」開始嶄露頭角,他們不僅是深圳潮商的未來,也會是深圳的未來。「他們將來一定會超過我們的一代,會在深圳拼搏出更廣闊的天地來。」

黃世再:深圳奇蹟靠的是

政府開路和企業家精神

「我見證了深圳的發展。」深圳市潮汕商會榮譽會長、大中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世再說道。

黃世再表示,我剛來深圳的時候,深圳還是一個窪地。深圳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是前有國家和政府給深圳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後有眾多企業家積極參與建設與推進。

他認為,「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如果沒有地產行業,城市很難發展。」黃世再希望,未來的40年進入了新時代,這要求企業積極變革和轉型,發展科技和金融。

耿延良:城市更新會成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要抓手

出席會議的深圳市城市更新開發企業協會創會會長、廣東安雲更新律師事務所創始人耿延良回顧了深圳城市更新歷史。

他稱,深圳將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績包括三個方面:存量土地的盤活;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的供應;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的布局。

「對存量土地的開發,深圳走在全國的前列。」耿延良表示,深圳城市規劃體系非常完善。「深圳的城市更新曆程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經驗和示範。」

他說,第一,城市更新對深圳意味著粗放式的舊城改造升級到規範性的改造,為深圳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提供了發展空間,更吸引了人才,聚集了資金,成為了動力源泉。

第二,深圳城市更新對於中國未來城市更新有借鑑意義。最重要的是集體土地的盤活和利用,目前很多集體土地有效的利用以及潛力挖掘都在探索階段,深圳提供了非常好的示範典型的樣板。

對於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態勢,耿延良預判:一是城市更新會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主流。城市更新將來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主要抓手。

二是央企、國企合作將成為常態,不管是央企還是國企的混改,未來的合作一定會成為常態。

三是專項化的城市更新公司才有市場機會。四是專業化的諮詢服務成為城市更新行業的常態。

高峰論壇,共話未來

進入高峰對話環節,中國房地產報社副社長肖勇、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山東大學合作發展部副部長王明星、中城新產業董事長劉愛明、中集產城總經理張一平、華堂古鎮古村投資管理CEO彭遠才、德思勤集團董事長龍固新等嘉賓共同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與深圳都市圈的協同發展」話題。

肖勇在對話中表示,關於產業地產如何進行數位化運營和管理是最關鍵的。

劉愛明則預判,粵港澳灣區在全球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灣區,未來可期。王明星認為,未來大灣區在技術層面的戰略方向是創新、協同和共享。

在張一平看來,目前房企面臨兩大課題:一是如何提升行業質量,二是怎麼樣把產業留下來。

彭遠才認為,要將大灣區打造成真正的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需要踐行六大關鍵詞。一是「城市更新」;二是「鄉村振興」;三是「全域旅遊」;四是「健康中國」;五是「精準扶貧」;六是「全民公益」。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中國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同致行董事長王波,眾廈地產董事長郭澍楠、大中華國際集團副總裁張濤、深圳市百思勤投資有限公司袁昆、房圈中國創始人阿寬則聊起了羅湖的崛起。

袁昆談到,「想要找回羅湖的居住價值首先需要時間,另外,空間規劃和區域定位需要重新梳理。」

在郭澍楠看來羅湖區域的功能要重新定位,一個叫歡樂城,一個是都市性的文旅產業。「羅湖要用新的奮鬥者的心態融入到這個時代,與深圳騰飛發展同呼吸、共成長。」

張濤表示,羅湖會通過城市更新重新回到「C位」,對羅湖未來充滿信心。

未來,阿寬認為羅湖區政府對它的定位是文化產業和消費之都,等這些產業完善後,羅湖區面貌也會不一樣。「深圳在40年前是從羅湖出發的,現在在進行一個超級規模舊改,產業完善了,舊改完成了,我相信羅湖會再度輝煌。」

來到大會尾聲,「粵港澳大灣區2020榜單」及「深圳地產40年40人40品牌」得以揭曉,《40+ 深圳地產印跡》新書編撰工作也在會上啟動。

根據新書規劃,《40+深圳地產印跡》共分上、下兩冊(紅上\藍下),由中國房地產報大灣區中心發起,並邀請其他機構聯合出品。

同時,在大會上,主辦方還對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40年的優秀企業、人物、項目進行了表彰,碧桂園、恆大、華夏幸福等獲得殊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會揭曉了深圳40年兩個特別的獎項:深圳地產40年特別貢獻獎:深圳城中村以及頒發給所有深圳人的「深圳地產40年傑出人物」獎。

本次大灣區論壇與地產40年盛典由深圳明其道機構,提供項目策劃與品牌顧問支持!

榜單揭曉:

相關焦點

  • 起底隱貴房企鴻榮源:深圳隱形「地主」
    胡潤及其團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鴻榮源一直是廣東地區做得比較好的老牌企業,胡潤排行榜依據的是從公開資料中梳理這家企業的銷售,進而算出賴海民的個人財富。2018年,賴海民以130億的資產排名胡潤富豪榜263名。  如今,賴海民被業界奉為「寶安三巨頭之一」,但賴海民卻不承認自己是寶安區的地產領軍人物,「我這麼小的企業能當旗幟?其實我們沒有很遠大的志向」。
  • 廣東36大地產家族二代,誰最低調,誰最能幹……
    2011年8月,觀瀾湖集團創始人朱樹豪突發疾病而英年早逝,朱鼎健、朱鼎耀、朱嘉盈三兄妹接班進程提速。2013年前後,廣州「曹鑑燎案」波及廣州多個地產企業,家族「地二代」順勢浮出水面。深圳「蔣尊玉、李華楠」等貪腐案發牽出眾多地產商,多家房企「二代」加速了替父分憂的進程。2016年,珠海世榮兆業掌門人梁家榮因涉嫌洗錢罪,梁瑋浩被火速召進管理層。
  • 廣東36大地產家族二代,誰最低調,誰最能幹...
    2011年8月,觀瀾湖集團創始人朱樹豪突發疾病而英年早逝,朱鼎健、朱鼎耀、朱嘉盈三兄妹接班進程提速。2013年前後,廣州「曹鑑燎案」波及廣州多個地產企業,家族「地二代」順勢浮出水面。深圳「蔣尊玉、李華楠」等貪腐案發牽出眾多地產商,多家房企「二代」加速了替父分憂的進程。2016年,珠海世榮兆業掌門人梁家榮因涉嫌洗錢罪,梁瑋浩被火速召進管理層。
  • 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這個圈,就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深圳。深圳成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老人對深圳滿懷期許地說:中央只給政策,你們自己殺出一條血路。那一年,20歲的黃楚龍,離開潮汕普寧市,來到了深圳。沒文化、沒技術,黃楚龍做了一名水泥工匠。
  • 起底那些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這個圈,就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深圳。 深圳成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老人對深圳滿懷期許地說:中央只給政策,你們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那一年,20歲的黃楚龍,離開潮汕普寧市,來到了深圳。
  • 在深圳「悶聲發大財」的潮汕地產大佬 個個都是隱形巨富
    這個圈,就是一窮二白的小漁村——深圳。深圳成了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老人對深圳滿懷期許地說:中央只給政策,你們自己殺出一條血路。那一年,20歲的黃楚龍,離開潮汕普寧市,來到了深圳。沒文化、沒技術,黃楚龍做了一名水泥工匠。
  • 深圳地產圈有點「黃」,星河老闆黃楚龍:「你不好,我好個鬼」
    深圳的地產,是潮汕人的天下,僅萬科例外,潮汕幫在深圳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星河地產黃楚龍、合生創展朱孟依、茂業集團黃茂如、佳兆業郭英成,還有紀海光的龍光集團、姚振華的寶能等,都是來自潮汕地區。更令人稱奇的是,深圳的地產圈還特別「黃」! 黃楚龍、黃世再黃茂如七兄弟、黃向墨、黃光苗、黃楚標、黃耀文、黃俊康、黃光苗、黃少欽。。。。。。
  • 每天早上從香港來深圳做生意,晚上再趕回去,賺200億後患癌去世
    朱樹豪在70年代末來到深圳做生意,當時是做貿易生意。幾年之後朱樹豪又投資了紙品包裝企業,生意慢慢做大。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朱樹豪已經頗具實力,他開始考慮多元化投資。當時朱樹豪每天早上從香港來深圳,工作到晚上再回去。
  • 深圳地產潮汕幫二三事:潮汕話是商幫的通行證
    記者查閱深圳市規劃和土地資源委員會公布的「2014年(2013年度)年檢合格開發企業名單」獲悉,目前深圳共有831家房地產開發商,其中在前20名的名單中,就有佳兆業集團星河地產、華僑城、和記黃埔、中洲寶城置業、宏發地產等有潮汕背景的企業,佔比達35%。
  • 地產大佬黃楚龍的豪氣:不負債也不上市,金杯銀杯不如客戶口碑
    從一名泥瓦工到「佛系」地產大亨黃楚龍新年開工拜佛福建商界中,「玻璃大王」曹德旺是出了名的佛商,辦公桌上會放上一部《金剛經》。在潮商群體裡,黃楚龍是對佛最最虔誠的老闆之一,身處喧囂塵世之中,依然保留了自己內心的一方淨土。
  • 從地產到百貨 茂業系掌門黃茂如財富路徑
    有業界傳聞黃茂如接受調查與黃光裕一案有關,但據最新傳聞顯示,此案為前深圳市長許宗衡案的餘波,與黃光裕案無涉。  地產往事  這位發家於房地產行業,並成功打造出「商業+地產」模式的深圳百貨大亨,向來低調神秘,連登富豪榜並一度擠進前十,被業界稱為「隱形富豪」。
  • 隱形地產大鱷的傳奇人生 騰訊馬哥都叫他一聲哥
    文章一出,看呆眾多吃瓜群眾,隨即被扒的陳紅天以及背後隱秘的大佬朋友圈浮出水面。 No.1 「紅花會」的誕生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
  • 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加強內地與港澳臺大學生體育交流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將於3月3日開幕,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將帶一份關於「加強內地與港澳臺大學生體育交流」的提案上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駿豪集團主席、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攝
  • 中國地產隱形首富「出逃」?賺得千億身家,如今已是加拿大國籍!
    眾所周知,潮汕出了非常多的富豪,所以大家對潮汕這個地方的人第一印象就是很有錢。當時,黃楚龍就是一個普通的水泥工人,靠自己的努力慢慢地做到了包工頭的位置。後來黃楚龍發現房地產行業十分有發展前景,就準備投身這個行業。1988年,在深圳打拼了近10年的黃楚龍打算自己創業,最後創辦了深圳怡和企業公司,也就是星河地產的前身。
  • 深圳最有錢的100個人裡,有多少是做地產的
    據說深圳每170個人裡,就有一個身價千萬的。頂級富豪更是以千億計算!最近喜茶創始人闖入深圳富豪榜百強的通稿遍地都是,於是我好奇的看了一下榜單上,深圳富豪百強有多少是做地產的。最終統計的結果:這百強裡有18人(家族)從事地產及地產相關行業,現在就一一介紹給你們!
  • 深圳萬科地產一項目因拆遷補償高低不一被指欺詐
    萬科地產接手後,將拆遷補償提高至每平方米15000元,並在與業主籤訂的《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中約定,萬科地產承諾後期收購現場126戶住戶房屋的貨幣補償標準不高於每平方米15000元,否則萬科地產向住戶補回高出差價;如果房屋拆遷置換標準提高,超出套內建築面積一比一標準時,萬科地產向住戶按超出比例補回差價。截至2011年4月,剩餘的126戶住戶全部補償完畢。
  • 魔術師大衛深圳小試牛刀 「砍」美女頭顱把玩(圖)
    前晚,記者專程趕往深圳體育館觀看大衛的表演發現今年大衛設置了較多的互動節目,邀請參與到魔術表演之中的觀眾超過20名,但由於場地原因,受到邀請的基本是坐在前排的一等票觀眾。而大衛在廣州表演的場地負責人顧銘先生就表示,在隨後的廣州表演中估計仍舊是購買一等票的觀眾比較有機會被大衛選中參與到魔術表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