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誦經念佛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2020-12-23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請問法師:我在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這是一個好現象,是由於我們誦經念佛的時候,心很清淨,而引發的一種正常的身體生理反應。這是什麼原理呢?我們的身體是由眾多的細胞構成的,那麼這些細胞都有正負極,當它們的正負極在互相接觸的時候就激活了能量。但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我們不正常的念頭,使細胞的功能處在抑制狀態。現在我們通過誦經,由於恭敬心上來了,懇切心上來了,心比較寧靜。透過誦經和念佛的功德,就把我們的細胞激活了,激活了之後就能夠發熱,乃至於心清淨到極點,它們都能夠放光。

誦經念佛時候放的光是金黃色的。如果平時動個歹念,那個光,都是黑的、灰的等等。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臉色,都能看到他的心理狀態,他的命運狀態,他最近是倒黴還是走運,都能從相上看出來。這種身體發熱,細胞的激活,也就提高了我們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疾病的能力,所以誦經念佛能夠身體健康,就來自於這個原理。

相關焦點

  • 大安法師:破地獄的偈
    所以他一下子對《金剛經》產生了很大的信心,就發心來念《金剛經》,後來又聞到了念佛法門,他又來念佛。這個人臨命終時是預知時至——我什麼時候要走,家裡人你們來送我一送,然後他走得還很瀟灑,就在他的後花園裡攀著樹枝說了個偈子,站著就往生了。活到七十九歲。這是聞法。
  • 念佛誦經時打哈欠犯困,怎麼回事?
    最近,有好多同修都在問我,說三生師傅,我一念佛就打哈欠、流眼淚,困得不行,到底怎麼回事?該怎麼解決呢?其實,相信很多善知識與師兄,在學佛路上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應該說尤其對於很多初入佛門的人,這是很普遍的現象,也是修行路上最初的一個障礙。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
  • 大安法師開示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在會客,我們坐在一旁等待。第一位向法師請教的,是一位從山東來的中年農婦。她衣著樸素,面容滄桑,眼神裡含滿焦慮。她說她很小就皈依了佛教,且非常虔誠。十年前,她偷跑出去剃度出家了,儘管隱姓埋名,丈夫還是找到了她,說家中孩子小,老人也在,勸她回去盡母親和女兒兒媳的責任。誰知好說歹說,農婦就是不肯回家,丈夫急了,說若不回家,就要一把火燒毀寺廟。為了不連累寺廟比丘尼師父,農婦還俗回家了。
  • 大安法師講解在家居士怎麼定課
    大安法師講淨土信眾:法師您好,那麼多經典的利益都很好,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是否要選一部經典來讀呢?我們該選哪一部?目前我在日誦《佛說阿彌陀經》,是否足夠?大安法師:讀誦經典呢,你在淨土五經選一部有緣的經典讀誦都可以。目前你在讀誦《佛說阿彌陀經》就很好。是不是足夠?足夠了。在家居士還是單純一點為好。誦《佛說阿彌陀經》一遍,念往生咒三遍,再念一下贊佛偈,就開始念佛,念完佛做回向,做三皈依,就是定課。早、晚定課都一樣,然後再配合拜佛。
  • 大安法師: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所以我們讀很多經典,接觸了很多法師,跟我們講了種種的法,搞得我們眼花繚亂啊。我修這個念佛法門,聽說密宗很好啊,聽說禪宗很好啊,聽說那個很好啊,心裏面就有點這山望到那山高。它們那麼殊勝,我就這麼念佛,把那個殊勝的東西都給弄掉了,他心裡好像有吃虧的感覺啊,所以他心裡就搖擺,就想去嘗試一下。原來我們在大陸也有人說,我們念佛不能清淨,不能一心就是業障深重了,那怎麼辦?
  •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其實「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這句話是蓮池大師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否認修行人的開悟,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
  • 442、念佛功課的基本次序是什麼?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74頁復寧德晉居士書九)念佛宜量自己之房屋,地步寬窄。如其能繞(繞行),固宜先繞。或於屋外繞,亦可。繞時亦可舒暢氣息。(繞佛乃表示隨順佛意。)不徒表示隨順而已。自己修持,但取誠敬,跪、立、坐、繞,各隨其便。若欲如法,誦《彌陀經》宜跪,立誦亦可。至念佛時,則先繞。繞念一半,則坐念。坐念將畢,則跪念十聲。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各十聲,或各三聲。
  • 大安法師告訴你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問: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誦經時,時常兩個同誦,已成習慣,不知可否,請開示。大安法師答:道教你很歡喜,說明你可能跟道教有點因緣,道教的道德經也不錯。但是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道教終究還是屬於世間法。
  • 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的出家神奇因緣
    問:大安法師你好,可否請法師介紹你的學佛因緣?  答:看來時間都到了,要講起來話就比較長了,比較長。總之本人原來是不信佛的,而且對佛教也曾經有過誹謗的言論,寫論文、著作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沒有現代意識的。也許是造的這些惡業,所以以後生了一場重病,在這場重病當中,我發現了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生死問題。生死問題不能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 東林寺第夏令營大安法師講解《廬山蓮社發願文》
    大安法師拈香營員虔誠聽法2016年8月12日晚6時許,廬山東林寺彼岸行夏令營的營員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大安大和尚的講座《廬山蓮社發願文》。劉遺民棄官不做,追隨慧遠大師修行念佛法門,棲心淨土。他修行淨土法門很有感應,半年即見金色佛光,十五年後定中見阿彌陀佛,並受佛摩頂、被佛袈裟。他夢飲八功德水,非常甘美。醒後毛孔香氣達半月之久。劉遺民臨終預知時至,往生瑞相昭著。這篇《廬山蓮社發願文》是由劉遺民奉慧遠大師的敕令執筆來做的,也就是說《願文》表達的是慧遠大師的淨土思想、發願的內涵。
  • 開吉法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八十三歲的老奶奶坐著往生(附淨空法師開示)
    她沒有給我們一點點的麻煩,她求往生心切,確實是不想在這個世界久住。 四、正知正見護持母親。曾蔡秀枝老菩薩的兒子說,我的母親從前信奉民間信仰,自從我們學佛之後,就常常勸她念佛,用念珠念,儘量用心念。她守寡幾十年,含辛茹苦把我們三兄弟撫養長大,所以她的個性很堅強。
  • 誦經時總打哈欠流眼淚 , 是怎麼回事?應注意哪些問題?
    誦經時總打哈欠流眼淚是怎麼回事?
  • 大安法師:念佛法門,至簡至捷,圓頓了義
    很多情況是,我們讀了很多經典,接觸了很多法師,聽了很多的講法,把自己搞得眼花繚亂。本來是修念佛法門的,聽這個說密宗很好,聽那個說禪宗很好,又聽說南傳內觀禪如何殊勝,心裡就有點這山望著那山高,覺得把那些殊勝的東西都給放棄掉了,好像有吃虧的感覺,所以心裡就搖擺,想都去嘗試一下。以前也聽有人說,我們念佛不能清淨、不能得一心,是因為業障太深重了,我們念一百萬遍某個密咒,消了業障再來念佛。
  • 佛教:你的善根有多深,通過一個行為就可看出,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你的善根有多深,通過一個行為就可看出,大安法師開示。什麼是善根,比如佛曾說,與塵世有善根智慧之人喜結善緣。《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就有:爾時世尊而作是言:「……或有利根,聞既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 東林寺大安法師《往生論注》講座 僧俗二眾聆聽甘露法語
    四眾迎請大安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大安法師拈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大安法師升座主講《往生論注》(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公元五世紀時,印度天親菩薩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二十四偈,並造長行引申述釋,具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土好簡,略稱《往生論》。北魏普泰元年(531)由菩提流支(亦譯為菩提留支)譯成漢文。隨後曇鸞大師於梁大通中(527~529)在洛陽見菩提流支,留支授以《觀無量壽經》。曇鸞大師遂專宗淨土而注釋此論,由此大宏淨土念佛法門。
  • 人物|弘一法師「治病」
    與好友夏丏尊的通信內容表明,至少在1932年的時候,他對斷食還是有信仰的,甚至於在傷寒和痢疾時,都希冀藉此發揮效用。「朽人於八月十一日患傷寒,發熱甚劇,殆不省人事。入夜,兼痢疾。延至十四日乃稍愈。至昨日(十八日)已獲全(應為痊——筆者注)愈,飲食如常,惟力疲耳。此次患病頗重。倘療養不能如法,可以纏綿數月。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無所住就是不要在這六塵上面有所執著。這六塵所對應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斷除六根的執著這就不容易了,無住生心生的是清淨心。
  • 弘一法師與病魔作鬥爭的一生
    與好友夏丏尊的通信內容表明,至少在1932年的時候,他對斷食還是有信仰的,甚至於在傷寒和痢疾時,都希冀藉此發揮效用。「朽人於八月十一日患傷寒,發熱甚劇,殆不省人事。入夜,兼痢疾。延至十四日乃稍愈。至昨日(十八日)已獲全(應為痊——筆者注)愈,飲食如常,惟力疲耳。此次患病頗重。倘療養不能如法,可以纏綿數月。
  • 海濤法師:讀經時會走神開小差,打坐昏沉怎麼辦?
    有人問:讀經時,一不小心就會走神開小差,怎麼辦?海濤法師答:沒有別的方法,念阿彌陀佛趕快把心再拉回來,然後不斷的養成這個習慣性,慢慢你就會專心。念佛、讀經時打妄想也是這樣,一跑掉馬上再抓回來,日子久了功夫漸深,心就會慢慢的安定下來。有人問:打坐和誦經昏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