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星城有建行網點不再辦理存摺開戶業務,而是統統用銀行卡取代。昨日記者走訪星城多家建行網點,發現建行存摺正在悄然「隱退」,部分建行工作人員也證實:「藍本本」將逐漸淡出市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用途更廣泛、延伸服務更多的銀行卡。
市民 辦「藍本本」遭拒
昨日,市民張小姐驅車前往建行五一大道支行,想為自己在國泰君安證券新開的炒股帳戶辦理存摺開戶進行轉帳,不想卻被告知「沒有存摺了,只能辦理銀行卡」。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並非排斥銀行卡,只是炒股資金進出頻繁,用「藍本本」每次進出的錢都記錄在冊,有時間去刷一下摺子就一目了然,比銀行卡更有感覺。沒想到,存摺卻已經悄然「退休了」。
其實不止五一大道支行,在城南路、車站南路等多個建行網點,記者以客戶身份欲辦理存摺開戶都被告知「存摺用完了」。工作人員均表示,存摺容易消磁,不及銀行卡方便,還要排隊,將會慢慢被淘汰。
在建行五一大道支行營業廳中,記者發現坐等排號大多是老年人,他們大多不知道停辦存摺的事。
銀行 存量存摺仍可辦理
伴隨人們走過多年記載財富積累的存摺緣何要「被退休」?記者從建行客服熱線95533獲悉,舊存摺仍可使用,也可以更換新折,但不再辦理新存摺開戶。總行也已不再對地市分行下發新的存摺,部分網點尚未使用的存摺仍然可以辦理。相關規定是從今年6月1日開始的。這意味著,以後,人們熟悉的建行「藍本本」存摺將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而停辦的原因,客服的回應是為了克服存摺只能櫃檯辦理業務的局限性,用卡更便於市民快速處理業務。記者走訪的多個建行網點工作人員紛紛表示,更提倡市民辦理銀行卡,既可使用多種渠道辦理業務,避免排長隊等候,也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全面的理財投資服務,以後電子銀行渠道逐漸取代紙質存摺辦理業務將是大勢所趨。
記者發現,雖然其他銀行目前並未效仿建行的這一做法,中國銀行、長沙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的存摺開戶業務仍可正常辦理,但其他銀行的工作人員也紛紛表示,用存摺的局限性太多,不能做理財,也不能繳費,辦銀行卡則更快捷更全面。
分析 存摺改卡或是大勢所趨
對於建行部分網點停止辦理新的存摺開戶提倡辦理銀行卡一事,有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不能接受,認為是「強迫消費」,也有市民表示認可,稱「更符合當前多數人的消費理財需要」。雖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能妄加斷言使用存摺的人就「過時」,但從銀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言,使用綜合功能更全面、延伸業務更廣泛的銀行卡,的確可以為市民節省時間的同時提供更多便利。繳費、轉帳查詢、購買保險和基金等投資理財業務均可通過銀行卡在ATM機、網上銀行等隨時隨地辦理,無疑可讓「惜時如金」的市民更自如地進行日常資金往來。
而費用方面,銀行卡和存摺孰費孰省也十分明顯:建行辦折換折均需要3元工本費,存摺餘額不足500元的每月還要扣1元管理費,而辦卡只需每年交10元的年費,還不收取小額帳戶管理費。
事實上,銀行力推銀行卡取代存摺的背後,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業務結構轉型。從傳統的櫃檯辦理延伸到電子銀行渠道,從紙質存摺向銀行卡使用的無紙化,從單一的存款取款到轉帳繳費理財投資,既可以緩解櫃檯的排隊壓力分流客戶,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市民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
(記者 李素平 實習生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