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間教室,它被美國教師雷夫譽為「中國的56號教室」。到底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到底這間教室有什麼魔力讓孩子們流連忘返?又到底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讓《當代教育家》在教室門前鄭重掛上實驗班級的匾牌?帶著這些疑問,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李虹霞老師的《創造一間幸福教室》。
走進這座教室,心中洋溢著幸福和溫暖。李虹霞老師把教室當成了「家」,自己組裝起了漂亮的書架,教室成了「書的海洋」,學生時時都能浸潤在書香墨韻中,舉手都能享受精神大餐。她設計了展示舞臺,精彩不斷展現,教室充滿逸趣。教室裡有魚兒的自由歡暢,有植物的添綠加色,有博古架.總之,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細節都滲透著愛意,都有家的溫暖與溫馨。這樣有創意的老師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她和孩子朝夕相處,了解孩子的學習,關愛孩子的內心,孩子犯了錯誤,用寬容的心讓他改正,孩子有了危險,自己挺身而出,把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刻進記憶深處,讓學生把幸福裝進書包。學生的眷戀是對她的評價,家長的感激是對她的考核。這樣不是母親勝過母親的老師真的令我感動。
李虹霞老師夢想中的「幸福教室」,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場所,更是擁有無數成長故事、充滿精神力量、幸福溫暖無限延伸的氣場;夢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間無限,有無窮的引力,是師生精神的家園;夢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給孩子打開語言空間,讓孩子們的精神自由飛翔,情感健康成長,是孩子們智慧閃光的源泉;夢想中的「幸福教室」,瀰漫著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味道,溢滿了濃濃的墨香和淡淡的書香,流瀉著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琅琅讀書聲。
這樣的教室哪個教師不喜歡?這樣的教室哪個學生不嚮往?這樣的教室哪個家長不放心?
我不由得想起了最近發生在我們五(5)教室裡的一件事。
上午第二節語文課,我們學習短文《羊吃草的啟示》。我和孩子們都沉浸在養吃草的優美意境中:它們把小嘴貼在草地上,鼻翼不停地動著,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斷了送進嘴裡。長長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孩子們讀著,想著,品味著。神情是那麼的專注,多麼和諧的畫面啊!
「刺啦刺啦,刺啦刺啦」忽然從教室後面的角落裡傳來了刺耳的聲音,煩得人心顫。同學們不由自主地把頭扭向那個角落。又是他陳金倉,一個瘦瘦的小男孩。常年跟爸爸生活在一起,一個男人,既當爹,又當媽。爸爸在建築工地打工,衣服老髒兮兮的,身上時常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在班內,沒有一個小夥伴。他的座位,被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桌,靠近角落,他一個人守著那個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獨而蕭索。課堂上,老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我提醒著自己,一定不能發火。於是,快步走到他跟前,「你幹嗎呢?」「我.我在整理簸箕。」孩子膽怯的眼神,仿佛一隻受傷的小鳥望著一頭龐然大物的猛獸,怯怯的,「上課時間你摸啥簸箕?」我忍不住把聲音提高了八度。「老師,我······我怕下課檢查衛生扣咱班的分。」「是嗎?」「嗯嗯」聲音還是那麼的微弱。
原來如此,孩子的想法竟是如此的簡單,為了班級的衛生,為了班級的榮譽。我為剛才的沒有發脾氣而感到慶幸。多麼淳樸的孩子,多麼充實的理由。我慶幸:如果我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職責,打掉的不是孩子的缺點,而是孩子對老師的信任。想到這,我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孩子的腦袋,只見孩子抬起頭微笑著看著我,我溫和地說:「以後咱下課再整理簸箕,輕點聲好嗎?」「是,是,是。」孩子不停地點著頭。
下課了,我走出教室,感到一絲涼意。誰說這個沒媽的孩子傻,孩子也有責任心啊。好一顆純潔透明的童心啊!「我怕檢查衛生的扣咱班的分。」這句話如一顆石子,投進我心中,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漣漪,久久揮之不去。
孩子,你的心,我懂。
「幸福教室」要求我們教師要用心去對待每個孩子,用心去對待教育。
一次次掩卷深思,李老師何以能締造完美教室,書寫生命傳奇?一次次咀嚼回味,李老師如何創造奇蹟,讓師生在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幸福成長?一次次捫心自問:我也能如此讓自己的教育之路綻放這樣的美麗嗎?我想,只要行動,夢就在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