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生活過程,是一種令人滿意的生活。教師的職業幸福,源於對教育事業的堅守,源於對教育人生的一種熱愛。我的幸福在於「心中有夢」——那是我人生奮鬥的目標:創造一間屬於我和孩子們的 「幸福教室」!這裡有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積極向上的的班級面貌。這裡不僅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陣地,還是孩子們茁壯成長、自我完善、個性張揚的舞臺,這裡將記錄著孩子們快樂成長的點滴痕跡……為了心中的夢,我一直在努力。
用智慧的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創造一個教育人的環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每一次的開學我都會有目的的對班級進行宏化建設,假如你現在來到我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張全班58名孩子們開心笑臉的全家福。班風:仁信善和;班訓:「做最快樂的自己」,時時提醒孩子們規範自己的言行。
每個孩子進入教室前都會看到班主任寄語:孩子們,老師不希望你們每一份鍾都用來學習,但老師希望你們學習的每一分鐘都有所收穫。進入到「幸福教室」,環顧四周可見由我和孩子們共同打造的「班級公約」「夢想加油『贊』」「親情園」「善學 善識 善畫」幾塊大板,所有布置都是純手工打造,每一朵小花,每一隻小鳥。每一句話語,每一幅作品都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剪的剪,畫的畫,貼的貼。讓它們成為教室裡最亮麗的風景線。這樣設計和布置的勞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過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美,去體驗創造的情趣,比單純的說教要好多了。同時積極地發揮了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一舉多得,可謂一種極好的教育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經歷成長,打造高效課堂
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轉變為學習的主人?我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最終我選擇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生生間的互動,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還有學習興趣的提高,知識形成的過程,能力的培養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前幾天的一節數學課上,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我充分相信了孩子的能力和小組的智慧,由孩子們進行自主分類,小組交流,展示匯報。在各組的對比、講解中,自然形成知識,生成理論,孩子們學的開心。在我正一陣竊喜時,一聲「我質疑!」讓我的目光落在了我班柴亦唯的身上,「老師,當三角形中有一個直角,一個鈍角時,是什麼三角形?」多麼好的一個問題,真是一個動腦思考的孩子。孩子們頓時面面相覷,而此時恰巧下課鈴聲響起,我面帶微笑的告訴他:「孩子,請你到黑板上來畫一畫,畫出一個這樣的三角形,我們看看把它歸在哪類合適,好嗎?」「其餘的孩子們,我們下課,你們帶著問題可以把操場當做黑板也來畫一畫。」
課間我無意間瞥見我班孩子,他們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蹲下身子在畫的,有握著別人的手再講的……還沒打上課鈴,就有幾組孩子興奮地跑上樓來告訴我:老師沒有這樣的三角形,因為……,剛剛還在黑板畫的柴亦唯也加入到討論,三言兩語間孩子們就自己解決了問題。
現在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局限在課堂,生活中的孩子們也有了合作的意願,他們正在合作中成長 。小組合作真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孩子們在交流中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促進其全面發展。
韓寒說:「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我始終堅守著我的夢想。在個人的能力範圍內,我最大限度的正在為孩子們創造一間幸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