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起個英文名 一件皮衣賣3萬【圖】

2020-12-13 全球紡織網

國貨起個英文名 一件皮衣賣3萬【圖】

2015-01-08 08:58:55 來源:南京晨報 作者:金磊

    最近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現在商場裡面的衣服鞋子價格太高了,動輒上千、甚至上萬,而且品牌都是洋文字母,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來頭的牌子,就賣那麼貴。不光是像德基這樣的高檔奢侈品商場,其他的商場也是這樣,每一年去逛,品牌都會換掉一些,價格也會向上漲一點。

    記者走訪

    一商場,超九成服裝品牌是「洋字母」

    記者在新街口逛了幾家商場發現,在鞋子櫃檯、服飾櫃檯,大多數品牌的標識都只有英文,沒有中文,看起來都是「舶來品」,不過,在一家中高檔商場,記者隨機問了幾個標了英文商標的品牌來自哪裡,回答卻是五花八門,有說從韓國來的,有說從中國臺灣來的,還有是從歐美來的,也有乾脆承認國內品牌的,就是用了個英文商標。而國內品牌標英文商標的這家,女裝價格還出奇貴,一件羊毛大衣要7800元,一件純羊絨大衣要28800元,一件皮大衣甚至要3萬多元。記者不由得感嘆,這個價格可以去買奢侈品大牌了,沒想到專櫃小姐理直氣壯地說,「這就是大牌啊!」記者再看了一眼品牌,確認此前沒有聽說過。

    轉了一圈商場,記者發現,一家中高檔商場裡面,竟然百分之九十以上服飾鞋子品牌都是洋文,很多品牌不認識,品牌只是幾個簡單的英文字母組合在一起,在字典上查不到含義,拼讀起來也很困難,只是衣服的價格,要比中文的牌子貴上不少。

    為何國內品牌愛起英文名?

    商場人士:起洋名係為賣高價

    商場人士說,其實很多所謂的「洋牌子」就是國內「血統」,這個早就不是新聞了。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進來的一些洋品牌,很多都是香港同胞在國外註冊的品牌,再後來一些冒牌的「老人頭」、「鱷魚」、「華倫天奴」,就是更加低級的模仿,在國外註冊個和名牌差不多的商標,然後在國內冒充名牌。現在情況也是這樣,但是要好一點了,好多說是來自國外的品牌,雖然是國內的血統,比如馬克華菲,就是七匹狼集團在義大利註冊的品牌,但是這些品牌不再冒充假大牌,而是開始打自己的牌子,這就是進步。品牌之所以一定要起個洋名字,就是為了提高品牌的附加值,講白了,就是賣個高價。像直言自己是國內大牌敢賣高價的品牌,已經算是底氣足的了。

    還有一些牌子,原來是洋品牌,現在被國人收購了,比如寶姿,原來是加拿大的品牌,現在被中國人收購了,Esprit發源於歐洲,現在是香港人在控制,Etam(艾格)是法國品牌,但也被國人收購了。還有一些品牌,是授權給國內的總代理運作,對於這些品牌,就很難講是什麼血統,就像沃爾沃被吉利收購了,捷豹路虎被印度塔塔收購了,但是人們也沒有把其看作國貨或者印度貨。值不值這個價格,就看消費者對產品認不認可。

    營銷人士:消費者心態國際化

    那麼商場裡面滿目的洋字母,沒有中文,很多人看了都有點雲裡霧裡,這是不是為我國的法律法規所允許呢?記者查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其中第八條規定,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標誌,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誌、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註冊。也就是說,法律沒有要求商標上一定要有中文出現。全英文的商標是合法的。但是,以往真正的外國大牌進國內的時候,都會註冊一個中文商標,比如路易·威登、古馳、普拉達、香奈兒、愛馬仕、巴寶莉等。

    為啥現在國內的品牌都不願意打中文,只打英文名稱了呢?像中國的品牌「李寧」,在商場裡面的專櫃標識就只有Li-Ning的拼音,沒有了中文字樣。對此,有營銷界人士表示,可能是因為隨著80後、90後逐漸成長為消費的主力,這些消費者群體的心態越來越國際化,對全英文的標識接受程度也更高。像很多合資汽車品牌,原來的車型中文名稱都有一定的含義,現在的新車型更多的是無中文含義的直接英譯。

 

相關焦點

  • 女孩建網站給中國人起英文名 狂賺40萬(圖)
    女孩建網站給中國人起英文名 狂賺40萬(圖) 原標題: 沒想到生意火爆,一時間賺得4.8萬英鎊(約合42.77萬元人民幣)。  廣州日報訊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日報導,這名「生財有道」的女孩叫博·傑瑟普(Beau Jessup),來自英格蘭西南部格洛斯特郡,是一名大學預科生。她建網站的靈感來自於去中國旅遊的經歷。
  • 英國少女給20萬中國人起英文名 收入超40萬元
    ­  (原標題:英國少女給20萬中國人起英文名 收入超40萬元) ­  ­  圖為中國大叔自學英語時用的筆記。­  英媒稱,英國一位16歲女孩建立網站,專門為中國人起英文名字,賺了4.8萬英鎊(約合42.77萬元人民幣——本網注)。
  • 李佳琦直播帶國貨,網友:國貨為什麼賣這麼貴?李佳琦的回答服了
    3年櫃檯的美妝導購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對口紅的了解幾乎秒殺每一位女性。李佳琦的一場口紅直播專場,6個小時一共試了380支,先是如同撕裂般的疼,後來又完全麻痺,沒有任何感覺,從那以後,他看到口紅就感覺痛痛的,有了心理陰影。
  • 一件價值3萬的青花罐賣了3000萬,馬未都感慨:改變了我的一生!
    一件價值3萬的青花罐賣了3000萬,馬未都感慨:改變了我的一生!馬未都早些年是個編輯,那還是在八十年代,全國興起文學熱,馬未都熱愛寫作,也寫了一篇文章投給報紙,誰知一鳴驚人,他的作品《今夜月兒圓》登上了中國青年報,當時青年報的發行量足足有500萬份,馬未都的作品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最為頂級的「爆文」,讓馬未都徹底擺脫了工人的身份,踏入了編輯行業。
  • 冬季皮衣的3個搭配靈感,外加日常保養小技巧,讓皮衣保暖更耐穿
    帥酷十足的皮衣絕對是不少男人,冬季搭配的好拍檔。只要一件上身,就會詮釋出滿滿的造型特色。吳亦凡就很喜歡利用皮衣,來增添冬季的穿搭亮點。▼
  • 給國人起英文名 英女孩狂賺40萬
    給人起英文名還能賺錢?沒錯,而且可以賺到40萬元人民幣。英國有一位16歲女孩獨立建了一個網站,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沒想到生意火爆,一時間賺得4.8萬英鎊(約合42.77萬元人民幣)。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日報導,這名「生財有道」的女孩叫博·傑瑟普(Beau Jessup),來自英格蘭西南部格洛斯特郡,是一名大學預科生。她建網站的靈感來自於去中國旅遊的經歷。在中國旅遊期間,傑瑟普全家一起在一個餐廳吃飯,正好桌旁有一位中國人希望博·傑瑟普給他們剛出生的小寶貝起一個英文名字。
  • 真皮皮衣什麼皮比較好 真皮皮衣如何保養?
    真皮皮衣什麼皮比較好 真皮皮衣如何保養?時間:2018-12-04 15:00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真皮皮衣什麼皮比較好 真皮皮衣如何保養? 冬季穿上真皮皮衣保暖又有型,不過皮衣也分為很多種的,來看看真皮皮衣什麼皮比較好?
  • 16歲女孩建網站為中國寶寶起英文名 賺4.8萬英鎊
    外媒得到的她的網站的截圖,顯示起名數量已超過23萬關鍵字: 英文名怎麼起英文名起英文名到哪裡起英文名   據外媒9月7日報導,英國一位16歲女孩建立網站,專門為中國人起英文名字,已經賺了48000英鎊(約42.8萬人民幣。
  • 取了一個「英文名」,年賺200億,從3人團隊成2萬人跨國科技企業
    在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開始階段,一些國貨為了能將產品賣向全世界,都會給旗下的產品起一個英文名稱,方便海外辨別,這些「國貨」披著「洋外衣」的確在海外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再次回到國內的時候就遇到困難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款外國產品,而普聯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它名下的蟾皮你都是實實在在的國貨了。普聯是什麼路由器品牌?
  • 小學生作文《我爸爸是海寧賣皮衣的》驚呆了老師!
    我爸爸是海寧賣皮衣的,市場的競爭,導致經濟效益下降,我非常擔心爸爸的生意更不好做。
  • 合資B級賣國產價,名圖化身「價格屠夫」,19款售11.28萬起
    雖然說如今國內汽車市場SUV領域銷量依舊十分火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汽車消費者會選擇普通的轎車,在緊湊型轎車市場中銷量最為火爆的是日產軒逸,11月份中這款車型的銷量更是突破了6.5萬臺,可謂是羨煞旁人。現在國人普遍認為銷量才是硬道理,並且也有著非常嚴重的跟風消費現象。
  • 「小朱配琦」賣爆新國貨 1.3萬把譚木匠木梳「秒光」
    小朱配琦為國貨代言!曾經帶領1億粉絲「為湖北胖三斤」的淘寶直播王牌帶貨組合「小朱配琦」,5月10日晚再度出山。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淘寶主播李佳琦,在「5.10中國品牌日」,同一個淘寶直播間「網友見面」,合體帶貨,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超950萬人!
  • 在家如何保養皮衣?能不能水洗?
    天冷了,很多的小姐姐們都穿起了帥氣又高冷範兒的皮衣,各種高端的真皮羽絨服、夾克等等,因為皮衣,不用天天洗,特別省事兒,保暖效果還超級好,尤其是東北那邊,皮衣更是冬天的首選。這裡來說一下,PU皮和真皮的水洗方法:PU皮,直接水洗,用中性洗滌就可以,清洗乾淨了,翻過來,疊好放洗衣機脫水3分鐘即可,不要脫時間長了,pu皮會掉皮的,所以一定要是反面放洗衣機脫水哦。
  • 菏澤小夥自創漢服品牌,一件原創漢服賣3萬!
    戚永自2013年起就開始在網上從事演出服飾飾銷售,經過7年來的發展,已經從帶貨銷售發展到打造自己的品牌,並建立了自己的逸貝漢服工作室打造原創漢服,而且淘寶店鋪等線上月銷售額平均達到六七十萬元。一件漢服賣3萬5千元 自學設計打造原創漢服品牌對於有從事兩年演出服飾經驗的戚永來說,轉到漢服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戚永不想從代工廠進貨售賣別人設計的漢服,而且代工廠的漢服款式少且單一,代貨的人還多,低端的款式容易重複,高端的成本又太高,戚永索性就想著獨立自主設計漢服,做原創打造自己的漢服品牌。
  • 在外國賣的好的國貨護膚品十大排名 真正的國貨之光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國貨產品有點不一樣,就是不僅要在國內口碑好,還要在海外站得住腳,目前國貨護膚品在東南亞賣的尤其的好,歐美一般認可的比較少一些,因為東南亞華人比較多,所以滲透率比較高,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好貨在國外站得住吧,確實都是良心好貨。
  • 國貨牙膏越賣越好,也越賣越貴
    從過去的幾元錢到如今動輒上百元,牙膏為何越賣越貴?25-50元牙膏漸成主流在天貓平臺搜索牙膏,銷量排名前五位的商品售價在19.9-39.9元之間,算上買一送一或第二件半價等常規活動,單支牙膏的實際售價約在14-20元之間。
  • 皮衣起皮了怎麼辦,皮衣劃了道口子怎麼辦,皮衣破損如何修復
    客戶案例:皮衣刮破了,採用與原來皮衣一樣的材質(一般是羊皮居多),顏色、厚薄、紋理、手感都一樣的皮子,按原來一樣的尺寸和工藝,替換刮破的那一塊皮(一件衣服本來就是若干塊皮子縫合在一起的),做出來都看不出來是什麼地方刮破的,當然這樣的修 複方式比粘合更好。
  • 10000塊和1000塊的皮衣區別到底在哪裡?
    千元百元的系列來講講皮衣,其實皮衣一直都是值得砸錢的系列,主要是性價比太高了,買一件能穿一輩子系列,因為格外需要買「好」!看上去真是沒啥太大的差別,而且兩件都是H&M的皮衣。左邊只要299元,右邊的卻要賣到2,490元,差別究竟在哪呢?皮革材質一件好的皮衣,皮料的好壞至關重要。
  • 櫥櫃五金配件標個英文名價格竟過萬
    更有業內行家向記者大爆內幕,3種手法即可炮製出1個冠冕堂皇的「洋品牌」。  部分進口代替全部進口  國內某品牌櫥櫃廣州負責人陳先生透露,一些櫥櫃號稱「全部進口」,實際上只是樣品為進口產品,這類手法十分常見。他說,其實國外櫥櫃原材料由中國供貨的不在少數,但一些商家卻為獲取更多利潤而進行模仿。
  • 16歲英國女孩給20萬中國人起英文名 收入超40萬
    核心提示:在中國,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起個英文名字,覺得這對於孩子長大後去英國留學或是工作非常重要。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英媒稱,英國一位16歲女孩建立網站,專門為中國人起英文名字,賺了4.8萬英鎊(約合42.77萬元人民幣——本網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