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
爆料郵箱:
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
四川信託的危機仍在發酵,早期違規資本運作的蓋子也逐漸被揭開。
據媒體報導,7月26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函回復投資者對四川信託的投訴稱,四川信託在關聯交易、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情況,目前已對其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事實上,回顧四川信託先前發行的產品,可以看出爆雷早有預兆。
四川信託與另一先前已爆雷的信託巨頭——安信信託(600816.SH)早年在資金上有諸多交集,兩家信託不僅互發產品,而且股權關係極為密切。
四川信託實控人是商界大佬劉滄龍,四川德陽什邡人。安信信託實控人則是來自四川南充的資本大佬高天國。在安信信託爆雷後,今年6月高天國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清流工作室梳理資料發現,在兩家信託出事前,在其發行的多個信託產品中,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底層資產驚人地相似——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發行的多個產品,融資方均指向與劉滄龍、高天國關係密切的幾位四川商人,其中更是包括曾經轟動一時的「達州幫」成員。
順著線索,劉滄龍與四川商幫的隱秘關係也開始浮出水面。
兩家信託互發產品超過60億
現年65歲的劉滄龍是「宏達系」的掌門人。巔峰時期,宏達系涵蓋工業、礦業、金融、地產、貿易和投資等領域,總資產300億元,管理資產5000億元。不過近幾年來,宏達系風波不斷,不復往日風光。
四川信託的爆雷,使劉滄龍的窘境愈發突出。回顧危機始末,監管叫停TOT業務是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據媒體報導,2020年6月12日,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承認,無法兌付系四川信託違規運作產品導致,屬於借新還舊,因TOT產品發行突然被叫停,導致該類型產品的到期無法償還。
據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透露,截至6月24日,該公司TOT產品總規模為252.57億元,對應45個信託項目。
違規運作的產品資金去了何處?清流工作室深入梳理四川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發現,部分信託的資金流向了與劉滄龍關係密切的一群四川商人。
先從劉滄龍的「難兄難弟」高天國講起。長久以來,劉滄龍與安信信託實控人高天國之間密切的關係一直引人遐想。
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通過相互發行信託產品,劉滄龍與高天國曾多次為對方融資。
例如,四川信託曾經發行的「博邦系列開放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和「寶鼎創贏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資金均用於受讓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國之傑」)持有的安信信託股票收益權。上海國之傑的實控人是高天國。
又比如,四川信託發行的「蜀業資本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資金投向上海國之傑曾經持股的上海國業貿易有限公司,並由上海國之傑與高天國提供擔保。
此外,四川信託發行的「蜀德資本4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和「鼎合逸合城優先級11期A
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擔保人均出現了高天國或其旗下公司的身影。
而根據劉滄龍控制的宏達股份(600331.SH)披露的公告,上市公司曾使用閒置自有資金4億購買了安信信託發行的「尊享匯金一號集合資金信託」。
反過來,安信信託亦頻頻發行信託為劉滄龍融資。
安信信託曾發行的「創贏119號•宏達股份股票收益權投資附回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資金便是用於受讓四川宏達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宏達實業」)持有的2.5億股宏達股份流通股股票收益權。宏達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是劉滄龍,為宏達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據清流工作室統計,僅上述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直接相互發行的信託產品,資金規模就已超過60億。
然而,這僅僅是雙方互套巨額資金的冰山一角,清流工作室從雙方發行的其它信託產品看到,其資金流向雖然沒有直接流入對方口袋,融資方卻均與劉滄龍或高天國有著或明或暗的股權關係。
除了相互為對方大股東融資,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同樣有錯綜複雜、相互交錯的股權關係。
四川信託持有上海國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正」)39.88%的股權,而上海國正又持有高天國控制的上海國之傑22.48%的股權。這意味著,四川信託間接持有上海國之傑的股份。
而安信信託的第四大股東瀚博匯鑫(天津)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瀚博匯鑫」),曾經間接持有四川信託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瀚博匯鑫目前的控股股東是成都益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益友實業」),無論是瀚博匯鑫還是益友實業,安信信託此前均為其發行過信託產品融資。此外,益友實業也曾為四川信託發行過的一個信託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四川信託還曾短暫入股上海逸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逸合」),根據多家媒體此前報導,雖然表面上沒有股權關係,上海逸合實際上是高天國控制的「馬甲」公司。
四川信託持有55.78%股權的上海凱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其法人便是高天國,此外安信信託的高管馬惠莉同樣也是這家公司的監事。
安信信託通過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3.28%股權的深圳市匯聯南粵興瑞三號投資管理(有限合夥),其大股東便是四川信託,持股93.44%。
「達州幫」身影
清流工作室發現,除了在資金、股權上多有交集,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部分產品的底層資產也驚人地相似。這些信託產品的融資方,大多指向了與劉滄龍及高天國關係密切的幾位四川商人。
例如,四川信託發行的「中迪花熙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1期」,融資方是「達州中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穿透後是中迪投資(000609.SZ)。中迪投資當時的實際控制人是李勤,李勤是在四川達州起家的地產商人,今年43歲,曾四度舉牌成都路橋從而在資本市場上名聲大噪,被稱為「達州幫」的核心成員。
李勤與高天國則有著更深的淵源。前述媒體報導的高天國所控制的「馬甲」公司——上海逸合,股權穿透後實際控制人便是李勤此前實控的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迪禾邦」)。
在入股營口銀行時,高天國與李勤旗下公司同時入股營口銀行,又幾乎同時退出。而根據安信信託此前公告,其發行的「安贏11號」、「安贏25號」、「銳贏64號」及「藍天3號」四款產品的融資方也與中迪禾邦存在股權關係。
此外,劉滄龍、高天國還與「達州幫」另一成員——戴學斌有密切交集。戴學斌現年41歲,同樣是發家於地產,近年來在資產市場頗為活躍。值得一提的是,戴學斌與前述達州幫核心成員李勤亦有過交集,兩人曾先後投資於同一家公司——成都圓中投資有限公司。
四川信託曾發行的「藍潤興茂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藍潤江灣壹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藍潤華錦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融資方均為戴學斌旗下藍潤集團的公司。
同樣地,安信信託亦曾多次給戴學斌旗下公司融資,其發行的「成都天府新區房地產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安贏83號特定資產收益權轉讓附回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安贏85號南充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均用於戴學斌的藍潤集團旗下地產項目的開發。
不過,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底層資產最密集的交集,則在於成都著名爛尾樓「天府星匯廣場項目」及背後的四川商人。
「天府星匯廣場項目」的建設單位是成都中強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成都中強」),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該公司的實際負責人是楊鳳鳴。
據《財新周刊》的說法,高天國與劉滄龍、李勤等人的結識,即是通過楊鳳鳴父親楊天明的牽線。楊鳳鳴為成都川宏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川宏實業」)實控人,根據楊鳳鳴對媒體的說法,「天府星匯廣場項目」原是萬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萬騰實業」)及其實際控制人吳昊牽頭的項目,後來轉讓給楊鳳鳴,而接盤該項目的資金,正是來自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的融資,共50億。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儘管「天府星匯廣場項目」的操盤方發生了變更,但無論是吳昊還是楊鳳鳴,均曾出現在四川信託及安信信託發行的信託中。
而四川信託2014年發行的「成都國際商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資金便是投向成都中強,並由萬騰實業及吳昊等提供擔保。此外,四川信託2016年發行的「翔逸優債10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擔保方則成都國宏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國宏騰」),該公司的其中兩名股東穿透後,便是楊鳳鳴之父楊天明,以及萬騰實業的吳昊。
此外,四川信託發行的「金沙國際商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融資方是成都川宏金沙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川宏金沙」),該公司同樣是楊天明控制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該信託計劃的擔保方除了有楊天明旗下的公司,還有劉滄龍控制的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宏達集團」)。
2011年3月起,安信信託發行「成都中信蜀都新城項目股權投資集合信託計劃」,資金同樣投向成都國宏騰。此外,安信信託發行的「銳贏7號」、「銳贏119號」、「創贏94號」等產品,融資均投向楊天明楊鳳鳴父子的公司。而在安信信託的「安石集團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楊天明旗下的川宏金沙則成為了擔保方。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股權上,劉滄龍、高天明與楊天明楊鳳鳴父子也有錯綜複雜的股權交集。
川宏實業的前股東「上海谷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便是高天國。前述安信信託的股東、曾持有四川信託股份的瀚博匯鑫,其法人兼經理郭菡是川宏金沙的董事。而持有瀚博匯鑫4.15%股份的張糧,則同樣在楊鳳鳴為實際控制人的一家公司擔任監事。此外,四川信託的股東之一「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曾迎來瀚博匯鑫以及楊鳳鳴實控的「成都五道糧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入股,這兩家股東退股的時間分別是2020年7月與2019年11月。
值得一提的是,瀚博匯鑫控股大股東是「成都益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益有實業」),持有95.85%股權。清流工作室發現,四川信託與安信信託發行過的信託產品中,均曾出現過益有實業的身影。而在安信信託信託爆雷後發起的一系列訴訟中,益友實業與川宏金沙、宏達集團、楊天明、楊鳳鳴、劉滄龍等,頻頻一同被列為被告。
集體陷入危機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頗有意思的是,在四川信託陷入危機前後,與劉滄龍關係密切的四川商人同樣幾乎全線陷入危機之中。
以安信信託為例,2018年下半年起,安信信託業績大變臉、高管陸續辭職、各類信託計劃被曝出延期,流動性危機一觸即發。截至2020年6月末,安信信託的信託管理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信託產品近800億元到期無力兌付而逾期,而不良資產也高達約700億元。
同樣是在6月,安信信託近日發布公告稱,收到實際控制人高天國家屬的通知,高天國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在無力自救過後,目前安信信託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並且正由國資進場進行資產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信信託倒下後,四川信託曾短暫釋放過危機的信號。2019年1月14日,四川信託官網發布的博邦系列2018年第4季度事務管理報告披露稱,「報告期內,融資方未足額償付本項目項下貸款半年度應付利息。」博邦系列的產品,融資方正是高天國的上海國之傑。
不過,這則公告很快就被撤下。次日,四川信託官網公告稱:「截止公告日,四川信託博邦系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運行正常,我公司已收到融資方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支付的利息。」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上海銀保監局曾就安信信託涉及違規的31個項目進行詳細公布。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其中多個信託產品融資方均牽涉到前述的楊天明、楊鳳鳴、益有實業等,違規問題包括「違規將信託財產挪用於非信託目的的用途」、「承諾信託財產不受損失或保證最低收益」等。
如今、楊天明、楊鳳鳴父子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今年6月回復網友的信息,前述成都爛尾樓——「天府星匯廣場項目」項目本應在2018年3月交房,由於建設單位資金存在困難,導致項目多次停復工,多次推遲交房時間。
2020年1月16日,錦江區政府召集安信信託、四川信託、成都中強召開了星匯廣場項目相關事宜協調會,三家公司同意於2020年2月16日前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到了2020年2月16日,四川信託表示三家公司已就《三方協議》內容基本達成一致,但受疫情影響,許多工作難以正常推進,相應工作需延長時間。目前兩家信託公司正在尋找第三方墊資代建。
此外,今年2月以來,多家媒體報導,李勤的中迪禾邦資金鍊斷裂並出現欠薪,此前入主的上市公司中迪投資也陷入虧損。目前,李勤已將中迪禾邦實控人的位置拱手相讓。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在集體陷入資金危機後,目前上述多位四川商人形成了複雜的多角債務關係,四川信託起訴上海國之傑及高天國,反過來,安信信託又起訴宏達集團及劉滄龍、川宏金沙及楊天明楊鳳鳴父子、瀚博匯鑫、益有實業等。
梁耀丹是清流工作室高級作者,常駐廣州。
網易清流工作室(微信號:wangyiqingliu)出品,轉載請先聯繫授權,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