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一講第二章

2020-12-11 高考大數據

對於醫學,說的再稍微詳細點,有的家長問,我們家孩子選了歷史,另外我給他在選科目裡邊來,再給他搭配一點理的,比如再選個生物,另外一個我不管,這樣的話能不能報臨床醫?

其實在本科階段你是報不了的。因為本科階段一般首選科目就要求就是物理了。那麼這時候你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換專業。

換什麼專業?跟醫學相關的西醫方向你報不了,你就可以報中醫。比如說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西醫臨床,中西臨床。人家這個專業就要求首選科目物理跟歷史你都可以去報,再選科目,只要你的再選科目裡面有一個化學或者有一個生物就行了,就可以去報。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西醫臨床專業不一樣,那麼對於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太一樣。為什麼中西醫臨床對於選考科目的要求這麼低呢?是因為你要知道中西醫臨床還是偏中醫,這樣的話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會不一樣。

這就是專業特性的影響因素,我這個專業對於物理的要求就沒有那麼高。那麼有的中西醫專業就對血管科的要求沒那麼高的,一般都屬於原來的那種叫什麼?文理兼招的,比如說中醫,中西醫中藥問題。再有像經濟學、金融學、法學這種都屬於文理兼招,所以這種專業它對選考科目的要求都不是那麼特別的高,這個屬於叫專業特性。

我們一共總結了三個因素,影響了你的選科到底能報哪些大學的哪些專業。

第一個因素叫大學作為招生主體自主定義。

第二個學歷層次,學歷層次越低的,比如專科,選考科目要求越低。

第三個就是專業特性,文理兼招的原來那種文理兼招的專業,對於選考科目的要求會比較偏低一點。

那麼接下來第二個就是計分方式的問題,高考的總分其實沒有變化,還是750滿分,這個是沒變化的。那麼高考當中我們提出來叫兩依據一參考對吧?

這個兩依據,依據一就是全國統一的高考命卷,那麼其中術語外這三門,各科滿分150,以卷面分來記錄,總共加起來是450分,沒有變化。

第二個依據是什麼?叫學業水平考試。

學生選擇性考試裡邊咱們先說物理跟歷史你要選一個,物理和歷史你選擇任何一個都要以卷面分作為高考的成績記錄方式,滿分100分。

比如說你選了物理,那麼你卷面最終考了70分,這樣的話就是以70分作為你的成績。那麼你選了歷史之後,接下來就是以歷史你考多少分作為你的成績,那麼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4個咱們裡邊要選出2個對吧?選出兩個之後,這個就比較麻煩了。麻煩在哪呢?你不管選出來哪兩個,最終你的卷面分並不等於高考實際分數,他會採用一種機制叫等級賦分。

這樣一個等級賦分到底什麼意思呢?我在這簡單說,我為什麼要簡單說,因為最後一天咱們第三天的課程裡邊會把等級賦分這塊詳細的給各位講。等級賦分比較複雜,我在這先簡單給咱們家長留一個印象,你心裡邊先有一個基礎的概念就可以。4選出的2門當中,你選了生物,你高考卷面你考的是90,但是實際上給你記分的時候,最終有可能不是90分,有可能會給你賦成95,甚至有可能賦成85。

這是因為等級賦分制度的出現,什麼叫等級賦分制度?我們會看到4選2的那兩門它會按照什麼?叫人數分布比例分布,前15%的孩子,你是屬於a等級,那麼a等級的孩子我就會給你賦100~86這個區間的分數,只要你排到了全省前15%。即使你現在考了60,但是當年的生物題就是難,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少,雖然你卷面考了60分,但是全省所有選了生物的孩子來,咱們按照卷面分來站站隊,分數越高的越往前邊站咱們站成一個隊,站完一個隊之後,接下來就開始比,以什麼呢?誰在前15%最終一看,你雖然卷面考了60,但是當今題難你就站在了前15%,最終你的分數有可能是在100到86這個區間,有可能會被附成87分,甚至有可能賦成90分都是有可能的。這個就屬於叫人數分布比例。

再比如那麼你站到了隊伍的15%+35%,你站到一個區間中了,沒佔到前15%,佔到了40%,這樣的話你在85分到70分這樣一個區間,以此類推。最後一個後邊的2%,後面2%,你看最低分以後給你一個30分。言外之意咱們的孩子最終在高考的時候4選2,兩門,那兩門加起來,那個分數最低不會低於60分。那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小明還選考的是化學,那麼他在當年的高考化學卷面分得分是75,注意是卷面分,但這個分數,雖然卷面75,但是佔到了前15%,而在前15%之內,我們假定卷面的最高分是90,卷面的最低分是70分,那麼他最終會賦成多少分呢?

這時候就會採用一種叫等比例轉化,你在前15%這個區間到底具體得多少分?他才能等比例轉化。怎麼等比例轉化呢?他就用在這個區間卷面的最高分減去孩子小明的分數,卷面的分就是90-75除以什麼呢?小明的高考卷面分數減去卷面的最低分,75-70是等於什麼呢?負分區間的最高值100減去x x就是我們要求的值,然後除以什麼呢?X減去負分區間的最低分86,那這樣求x的值最終x等於89.5分,按照政策規定要四捨五入,最終孩子被賦成了90分。雖然你卷面考75,但最終因為你排到了全省的前15%之內,所以給你付成90分,採用等比例轉化,這樣一種等比例轉化的方式。

其實它的目的就是要這個體現一種相對的公平性,相對的公平性,因為有的科目之間它的難易程度是不太一樣的,有的科目它就比較難一點,比如化學,那麼再有的科目它就比較簡單,比如地理,如果我們不給他分成兩個隊去站隊的話,給它混成一個隊,對於選了化學的孩子肯定是不太公平的。所以它採用一種等比例賦分。所以這樣一種方式它是體現了一種叫科目之間的一種相對的公平性,因為難易程度不太一樣,可能有家長還沒太理解等級負分,最後的講座時候,我會給你把裡邊報考的機會,隱藏的報告風險都會告訴你,會幫你詳細的再來解讀,你在這先有個大體印象。

另外可能有家裡有疑惑,老師你說最終我們家孩子高考分數出來了,你說選的那兩門,我拿到的分數到底是個卷面分,還是人家考試院賦完分之後的分數,我搞不懂。我會明確的告訴你是考試院已經付完分之後的分數,只不過你要明白這樣一個邏輯公式,目的是什麼?後邊我會告訴你你理解的這個公式,對於選考科目的要求,比如說在這種等比例轉化之下,我們會發現你那兩門得分能力越強,其實你被負的分數肯定是越高的。這肯定是亙古不變不變的一個道理。那麼另外就是因為各科的難易程度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要儘量避開那種學霸的一種選課組合,比如說化學,很多學霸的孩子愛學化學,本來首選科目你選了物理,人家學霸也愛學物理,人家也選了物理,再選科目裡邊,那麼人家學霸選了化學,你也選了化學,人家一考卷面分能考到98去,你依靠卷面考70,學霸的人數比較多一點,所以學霸已經把前15%都已經名額都已經怎麼樣?佔滿了,那麼你只能往後排去,你往後排的話,你最終被他賦的分會怎麼樣?就會偏低一點。

所以這就是因為各科難易程度不一樣,所以要儘量避開這種學霸型的組合。當然了取決於你們家孩子最終的成績,對吧?你比如說我們的孩子就是學霸型,每次考試都99,你隨便來,隨便選。因為你永遠會佔到那前15%之內,但是我們家孩子的成績比較一般,80 70 60 50,這樣的分數你在選的時候就一定要有策略性,要有智慧的選擇。那麼再有選科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全考人數的基數或者叫分母,你們家孩子最終是在隊伍當中佔的是算這個公式的時候,當的分子還是當了分母,比如說我們家孩子每次考試都是99,他一定是會被賦高分。我們家孩子每次考試都是60多分,這樣的話你就當了分母,你當了分母的話,你幫學霸當了分母,你這樣你自然選考科目的最終賦的分就比較低一點。所以一定要看一看當年的選考科目的人數基數,讓你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比如說化學科目,那麼有兩個隊伍的人數基數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全省有2萬人選了化學,還有一個隊伍是全省有兩二十萬人選了化學。你覺得在全省2萬人當中排到前15%的難度大,還是全省有20萬考生選了化學,都往前15%。這個考這兩個難度哪個大?這肯定是2萬人難度大,人數基數越大,這樣的話你往前排,佔到前15%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點。人數基數比較少,你分數比較低的話,這樣你還想站到前面去,那這個就難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全省有多少孩子選了生物,多少孩子學化學,多少還在選地理,多少孩子選政治,等到這可能有家長說老師我們現在都不知道,現在只有選完了之後,班裡邊才會公布,或者說考試院才會公布這個數據,選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個怎麼辦呢?後面我會告訴你一個解決辦法,你在這心裡有一個疑問,一定要明白一個事兒,不同人數基數之下,分數的值錢度是不一樣。

好,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拿到了咱們河北省,我們只看河北,2021年河北省全考科目組合之下這個人數比例,注意這是21屆的,21屆的不是咱們這一屆,而是21屆,我們先來看一看。21屆咱們河北全考組合當中人數基數選的最多的就是物化生這種純理科組合,佔了全省將近20%。那麼再有這種組合史地政佔了將近19%,也佔了這麼將近20%這樣一個比例。那麼接下來就是這種混搭的像物生地佔了10%,物化地8%。那麼再有像史生正9%,然後再有一些選的比較人數少的史化生,史化地只佔1%。在這樣一種選考科目的人數基數不同之下,其實我們會發現河北省的一個規律,什麼規律呢?選那種大文大理的還是比較多的,混搭型的還是比較少。為什麼比較少?有幾個現實原因,第一個就是我高中在師資的配備上,我們就能形成固定斑,固定班你不需要走讀,這樣的話很多孩子有一個穩定相對穩定的學習環境。其次我本來還想選一選混搭的,但是一看學校不支持,沒辦法,只能選大文大理。這是一個客觀原因。那麼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首年執行新高考,很多孩子是和包括一些老師,他不知道哪些大學的哪些專業,對於選考科目有什麼樣具體要求,所以趨於保守。比如孩子來個混搭型的,像物理、化學、地理,像這個組合選的人數就比較少一點。其實這個組合之下,將來對於選考的專業範圍覆蓋面是非常之大的。這樣的話,你的另外一門,比如說你生物基礎就比較薄弱,那麼地理相對來說學習起來難度不大的話,你選地理這種組合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畢竟是首年開始執行。

所以我前面總結說首年新高考往往是受到客觀環境影響,更多一點。但是咱們咱們這一屆家長建議你在組合上可以靈活的掌握一些思路,比較開拓一點,後邊會告訴你到底哪些組合適合哪些考生。那麼這樣的話,你的視野變得開闊一點,你的選考科目可能會對最終的高考成績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影響。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那麼高中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不同的6門科目,它有哪些特點?

我們先以文科生的這樣一個角度,或者說文科思維,以他為參照物來看一看這高中6門科目他有哪些難易程度,就數語外這三門咱不談了,因為那三個你逃不過去,你必須要學的。那麼另外史地政物化生我們來看一看,以文科生思維來參考。我是這樣來按照難易程度來給排序的。最難的物理為什麼難?難就難在物理的邏輯性知識關聯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從高一開始一直到高三,這個是層層遞進的,層層遞進。而且需要邏輯分析推理能力,所以物理是比較難的,那麼其次就是化學,再有再往下排就生物,再往前排注意是地理,因為地理屬於文當中偏理的,也是需要計算。那麼再往下排就是政治,政治考高分是非常難的,政治考高分很難,尤其是你到考研的時候,你會有更深的感觸。那麼再走往下走的話就是歷史歷史一個是比較簡單的背一背,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那麼這是我們按照一個學習由難到易做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排列,但是這是咱們以文科思維做參考這麼拍。談完之後,接下來我們把6科其實你選科的話就是在6科當中進行組合,首選物理還是首選歷史,我們先把它這兩個維度給它排好,要麼首選物理,要麼首選歷史。那麼接下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我們放到這幾個不同的位置,我們中間畫一條線,把化學跟生物放到上面來,把政治跟地理放到下面來。這條線叫什麼?叫學科關聯度,所以化學跟生物這種純理的組合我們放到上邊,這種學科它之間的這種關聯程度是比較大的,比較適合那種偏理思維的孩子進行報考。下邊的在這條線之下偏文的,所以政治跟地理這種組合,學術關聯度也是比較大的。那麼這是一條線,再有一條線我們左右看,我們這個叫什麼?叫得分的難易情況。比如說化學,我們說難易程度排序的是緊隨物理的,那麼政治考高分也是比較難的,因為政治我在高中學政治的時候就有一個非常深的感觸,當時要學很多方法論,學辯證法,要學一分為二,要學矛盾。舉個例子,但是這個題它是針對一分為二它也對的,針對辯證法它也是對的。但是你要用錯了一個,你一分都沒有,所以學起來它是比較難。接下來生物跟地理這兩個,生物屬於理當中偏文的,也是必須要背的,地理屬於文當中偏理的,這個也需要背,但也需要算。所以你要畫一條線左右去看的話,化學跟政治得分比較難一點,地理跟生物得分相對容易一點。所以你會發現我們按照這樣兩條線,一個學科關聯程度,一個得分難易之下,那麼你在給孩子進行選科的時候,其實連線的問題就是連線

我們先來看比如說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三門這是純理的,純理的專業覆蓋面其實不是最高的,97.4%,它的特點就是純理最傳統最經典的這種理科生的一個組合方案,然後學科關聯程度是最高的,關聯程度是比較高的,偏邏輯分析偏理解。那麼難易程度因為有化學難易程度是比較難的,生物又是其次的,所以難度上來說難度也是比較大,成為了很多學霸,學霸的首選,競爭壓力,組合人數從21年的數據我們會看到,選的人數是最多的,所以競爭壓力是比較大的。而且多維成績比較高的一些考生,他會選擇這種物化生的組合。所以咱們前面也提到了,如果孩子可能在化學上或者生物上得分能力一般的話,平時模考也就考個五六十分,那麼其實不太建議在這時候去把化學跟生物挪過來,沒挪過來之後你就給別人當分母了,給別人當墊腳石了。

所以成績一般的考生在這樣的一個隊伍之下,它是明顯處於一種競爭的劣勢,這是一個組合。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物理化學跟政治,物理化學跟政治,專業覆蓋面就明顯要比剛才純理的物化生專業覆蓋面大了,將近99%。這個組合它是為什麼樣的考生準備的?將來我是要立志於考研,立志於考研,或者是我立志於將來要往公務員這條路上去走。那麼這時候你帶一個政治,不僅你的專業覆蓋面大,那麼你選了一個政治,考研咱們是要考兩門公共課的,一門英語一門政治,政治考高分,其實比英語還難。這時候如果你在高中階段已經斷檔不學政治了,你在大學期間也不學,不怎麼學,但是到了考研的時候,你突然再把政治撿起來,要去為了考研做準備,存在一定難度。再一類考生就是將來我立志要考公務員,你會發現很多公務員的一些專業。對一些對應的專業,其實都會對政治的科目有要求,比如什麼公共事業管理,類似這樣的專業,政治學、行政學很多大學它都會要求在學科目裡,你得有政治,你才能報考。

學科的關聯程度上來說,其實關聯程度比較一般,物理化學還可以,政治屬於偏文的,所以它比較一般的跨度是比較大的。學習的難易程度是最難的一個組合,也是比較難的,就是物理、化學、政治、政治雖然從文科思維上來說,它屬於那種僅次於歷史的,但是你選了物理跟化學,說明這個孩子屬於那種偏理的考生,你偏理考生再選一個文,其實你學習起來難度這個學科跨度比較大,難度也是比較大。所以在這種斷檔了情況之下斷檔,學科斷檔比較嚴重,考高分也是有一定壓力的。

接下來組合是物理、生物、政治,這幾個專業覆蓋面也是比較大的,但是這個組合的選擇人數是比較少的。而且學校一般開這樣組合的固定班了,也是比較少的,將來可能要走讀。

(想了解更多高考信息請關注我們,我們將持續組織系列講座,助力您的孩子人生幸福、成功,一生美好安康)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二講 第一章 要以孩子人生幸福來規劃選科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一講第四章 以就業為導向講一講如何選科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一講第三章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二講 第三章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二講 第三章
    報考是一件很現實的事兒,雖然現在僅僅是高一階段,但你高一任何一個選科都決定了高三你將來所報考的專業覆蓋面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這個孩子的分數咱們說屬於那種中等偏下的,中等偏下裡邊,如果你打純文組合,比如說史、地、政,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在第一講已經談到什麼問題,就招生計劃會怎麼樣?會比較少,專業數量它也是比較少的,所以就不利於他上層次更好的大學。
  • 新高考選科系列講座第一講第四章 以就業為導向講一講如何選科
    那萬一你的分數比較低一點,你又沒選政治,或者你選了物理,你的首選科目選了個物理,然後你另外沒選政治,你選了個物化生,你報法學的話,對應比較好的大學法學專業其實就比較少了,招生計劃也會相應的變少,就這樣一個特點。那麼再有師範方向,想當老師,這個是將來比較熱門的一個就業方向,為什麼現在師範類專業報考熱度這麼高呢?
  • 《新高考政策解讀及選科策略指導》講座
    11月21日,我校胡露老師應學大教育邀請,為家長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新高考政策解讀及選科策略指導》的講座。參加此次講座的家長有來自長郡中學、明德中學、麓山國際等學校。希望通過此次講座,幫助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湖南新高考政策及選科策略。
  • 第二講:選科的整體思路分享
    在【第一講:新高考政治解讀】中,布格帶著大家一起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各項變動,以及一些改革對選科影響的猜測。第一講是道開胃菜,讓同學和家長們對新高考改革有個總體思路,這對於接下來的選科,乃至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都是幫助很大的。
  • 講座回顧 |《賦分制度下的新高考選科及規劃》
    不再是文理分科,讓學生對科目的自由組合,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將未來的職業選擇前置思考。所以,關鍵時刻,做對選擇,很關鍵。上周六(10月31日)上午,由淘高考@廈門小蜜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聯合主辦的【新高考公益講座系列】第一期《賦分制度下的新高考選科及規劃》在濱北電信會議廳舉辦。
  • 新高考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高考志願填報工具書來了!
    針對新高考選科選專業選學校的工具書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在上海、浙江先行先試,重慶、湖南、江蘇、福建、廣東、河北、遼寧、湖北作為第三批試點省市,在原來第一二批6個試點本輪新高考改革一反過去以課程改革為主的做法,而是直面考試招生制度。從不分文理科到走班教學,從選科報考到招生錄取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各個批次合併,志願填報模式也由傳統的「院校+專業(類)」改為「專業(類)+院校」』或「院校專業組」。重慶實行「專業(類)+院校」,其中本科提前批B段和本科批都採取專業平行志願,填報數量分別是60個、96個。
  • 新高考好難?針對新高一家長最關心的選科,武漢這所名高率先出手了!
    但是,對於新高一萌新們來說,緊張的高中生活才剛剛開始。比如,此時此刻他們就正面臨著關乎人生未來的第一個重大抉擇——選科。由於湖北新高考從2021屆才正式實行,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可參考的信息並不太多,而且新高考與以往大文大理分類的志願填報、高校錄取模式截然不同,很多人都還是一頭霧水。
  •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高,江蘇卻很少人選,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要想加入新高考選科諮詢群的家長和考生,長按下方二維碼加瑩瑩老師微信號18516978225,將由瑩瑩老師拉您進群。
  • 北京新高考改革科目「6選3」 選科成中學生新「痛點」
    《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通知》日前下發,今年的高考報名工作將在11月1日正式啟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這也意味著,每一位高三學子,選擇哪3門學科作為高考的考試「科目」,也將在一周過後塵埃落定。 2017年,北京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在「新高考」科目6選3的背景下,如何選科?大學學什麼專業?未來從事什麼職業?
  • 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 ——雙峰一中邀請專家做高考選科及生涯規劃指導講座
    隨著新高考的全面推進,選科問題成為了全體高一師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為幫助師生和家長進一步了解新高考選科的有關知識,更好地指導學生及早作好生涯規劃、科學選科,4月16日下午,雙峰一中邀請升學在線研究院徐橋老師在學校體育館舉辦了主題為《生涯規劃—— 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的專題講座。學校高一年級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到場聆聽講座。
  • 2021新高考來了 湖南56.84萬人報名 這門選科人數居第一!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1日訊 據芒果都市消息 2021新高考來了,湖南56.84萬人報名!這門選科人數位居第一!- 1-新高考告別傳統文理分科26.8萬人選考生物位居第一2021年,湖南、河北、廣東等8個省份將作為全國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
  • 2021新高考來了,湖南56.84萬人報名!這門選科人數位居第一!
    2021新高考來了,湖南56.84萬人報名!這門選科人數位居第一!這門選科人數位居第一!  - 1-  新高考告別傳統文理分科  26.8萬人選考生物位居第一  2021年,湖南、河北、廣東等8個省份將作為全國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12月10日,省教育考試院統計,湖南有56.84萬人報名2021高考,較2020年增加3萬人。
  • @湘潭學生,提前做好生涯規劃,為新高考選科鋪平道路
    湘潭在線6月1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胡美玲)湘潭市高一學生馬上面臨新高考選科。「3+1+2」新高考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選擇權,但對於他們無疑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因為選擇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高考錄取和將來的職業走向。
  • 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新高考」。 新高考之下,選科和未來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為很多高校的很多專業,都會有選科的要求。比如,就拿國防科技大學來說,外交學專業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選科是思想政治和歷史選考其中一門即可,而通信工程專業則要求物理必須選考。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新高考3+1+2選科省份的選科要求
    大家都知道,在2021年,有8個省份(遼寧、河北、江蘇、湖北、湖南、重慶、福建、廣東)實行「3+1+2」選科模式下的新高考。之前2017年浙江、上海實行了6選3/7選3的新高考,後邊2020年北京、天津、海南、山東也實行了6選3(3+3)的新高考。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元年」已經來臨,上海和浙江率先實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級新高一也將成為2020屆新高考的體驗者。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
  • 這個選科組合考生數最多!新高考怎樣選科更有利於報考,更有前途?
    新高考究竟什麼「新」呢?概括起來就是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分類考試是針對於培養單位的,即高中,而多元錄取則是針對大學高校的。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承接學生高中學習和大學的新高考選科問題。從分科類別而言:傳統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學期或高二上學期分開文理科,文科學習的科目除去語數外,還有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的學習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學生自由組合。
  • 高中選科難?新高考選科不會怎麼辦?
    隨著全國新高考制度的執行,新高一們也即將面臨選科。對於2021屆學生來說,雖然學選考分離後,不再如17-19屆學生一樣,一旦確定並考掉後不得更改。我個人認為,高一學考最多選擇三門,首先得將不選考的科目考掉,以免高二時還拖著學考複習,增加負擔。所以,在確定學考報名時,也基本就要確定將來的選考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