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三旬一旬敗給年少輕狂的理想二旬敗給青澀無知的愛情三旬敗給滄桑寂寥的現實」
從放假回家到現在大概50天的時間,我一直在做一件事,琢磨自媒體。本來打算把這當作這段時間的一個小起步,希望至少能入入門檻得出自己的一套知識理論,當然更多的是想讓自己發揮所學,因為我是學營銷的,自媒體或多或少的離不開營銷策劃,尤其是視頻自媒體。
憑藉對寫作的喜愛和音樂的一腔熱血,我開了公眾號「音悅故事薈」這個微信公眾號和百家號,連續更了10期1000多字的文章,零基礎的學習剪視頻,各大網站找質量好的音頻,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不低於4個小時,然而得來的只有幾十甚至是個位數的瀏覽,甚是苦惱,是我把他想得太簡單了。
10天的毫無成績加上過年的到來我開始有些懈怠了,不過說是懈怠更多的是思考吧,我在思考這條路還能不能繼續走下去,於是在初四那天晚上我決定做一個視頻自媒體,畢竟文字自媒體已經脫離了紅利期開始衰退,而疫情當下抖音為首的視頻自媒體卻越來越火熱。所以我把自己的抖音號作品刪個精光,開始到處求經如何開啟這段徵程,那天晚上我4點半才睡覺,一直在知乎等各大網站裡看帖子,難掩一腔熱血。
事實證明,並不是紅利期的問題,抖音做到第九天的時候我再次陷入迷茫期,不過到沒想過放棄,我在想怎樣打造一個能上熱門的作品,畢竟與之前的公眾號相比,我的粉絲也有小幅度的攀升,從幾十人瀏覽到第一個贊到上萬人瀏覽到有人評論有人關注,這短短而又漫長的十天也積累了500來個粉絲,第九天發完作品以後我思考了兩天,所以在第十天的時候我沒有發作品,第十一天晚上的時候發了一個作品,那天生病了早早地睡了,第二天還困得要死的時候我打開抖音,260萬瀏覽,7萬點讚,2000評論,3萬粉絲……
天啊我做了什麼,緊接著粉絲以每小時1萬的速度漲了13個小時,直到16.2萬粉絲,點讚20萬,評論5000,瀏覽量1000萬,我終於在第十一天的時候上了熱門。
緊接而來的自然是高瀏覽量,在那之後發的三個作品都維持在10萬瀏覽,上千點讚。但直到一件事的出現,我開始思考做自媒體的初衷。我比較喜歡看相聲,所以每天分享一些快樂的東西給大家看,增長粉絲以後開始在抖音相聲圈斬頭露腳,因為我剪輯大多是嶽雲鵬,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嶽雲鵬,即使我的名字叫嶽雲鵬粉絲都沒用。
有一天晚上,一位武漢的醫務工作者發聲說疫情結束後想去看嶽雲鵬演出,很多粉絲在那條抖音下艾特我,我連忙解釋,直到後來開直播向大家澄清這件事,後來直播的時候受到一些嘲諷「蹭熱度」之類的,我開始想做自媒體的意義是什麼,為了把帳號做起來然後賣錢?15萬的粉絲在某些網站上能買到上萬了,按理說我只投入了時間我完全可以賣了然後批量孵化。
後來想想,入自媒體的坑最初是覺得很多自媒體人沒有節操,自己也想發揮餘熱去改變一點這個行業一點點東西,當然這都太不實際了,實際的是我也想在自媒體這個領域憑藉努力分一杯羹。
所以不顧抖音的限流開始強硬轉型,刪除了所有之前的作品準備重新做,做過自媒體的人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面臨的可能是一夜掉幾萬的粉絲,我還是這麼做了。
果不其然,粉絲一天掉了7000+,第二天掉了5000+,看著挺難過的,再次陷入迷茫,開始自責還不如賣了,再重新孵化繼續賣好了。呸!才不能這樣,說好的要在自媒體裡打出一片天地呢,於是我把帳號交給合伙人做原創視頻,幾個原創作品以後也讓粉絲趨於穩定了,我自己繼續琢磨這個行業的潛規則,每天記一大堆筆記,看一堆經驗貼,學一些暫時用不著的冷門技術,重新出發。
回顧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也不是什麼都沒學到,為了寫文章看了不少的文章和書,為了剪視頻學了不少軟體,為了打磨作品也費了不少夜晚。
理想三旬,這是我未到三旬的第一個小理想,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