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季的煩心事(3)——關於搖號
今天是固原弘文中學和五原中學七年級招生搖號的日子,微信圈直播火爆。看直播的家長有各種各樣的反應,我看了幾分鐘,記住了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發言:「上蒼保佑我侄子」。這句話讓我想起了20年前,固原二中辦「初中預備班」時的一個情景。預備班就是從五年級學生中招收一個班的學生,進入固原二中辦的「實驗班」,繞過小學六年級,在中學就讀,相當於直接升入了固原二中的初中。這個班自然是非常的熱門,起先是自願報名,學校遴選,後來變成公開考試,競爭越來越激烈。記得有一年「放榜」之日,有一個青年人在人群中大喊一聲:「我兒考上了!」
時隔二十多年,此情此景,猶在眼前。今日直播間的情形,似乎是二十年前種種情形的再現。
本人前面寫了《升學季的煩心事》(1.2)高考選擇之難和高中升學之難,今天有感於小學升初中之難,繼續嘮叨幾句。
小學升初中其實不難,只要不挑不揀,任何一名六年級兒童都有學可上,而且國家的政策是「就近劃片入學」,農村學校的學生還可以享受「三免一補」的好政策。
問題就在於「挑揀」,煩惱也來自於挑揀。
原來小學升初中是要考試的,考試成績是家長看待學校、學校衡量教師的主要依據。每年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家長免不了對學校做一番評價,然後有能力的家長或轉戶口、或買房子、或租房子、或直接轉學,目的是把娃娃轉入當年考得好的小學,那種直接性地反應,跟買股票非常相似。最有能量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小學期間轉學三四次!
後來,公辦學校進行小升初的考試了,家長、學校把焦點轉移到兩所民辦初中身上。由於資源更加少了,競爭就更加激烈了,小學畢業班每天補課補到日落月升,接學生的家長在校門外默默等候,學校和家長達成了高度的默契。
再後來,政府不準民辦學校考試「掐尖」了,民辦學校想出了以「談話」的方式招生。我很好奇通過談話怎麼選拔學生呢?但是從入選的學生來看,還確實是各學校的拔尖學生。
2019年夏天,正當寧夏各地的民辦初中要「談話」選拔學生的前夕,政府緊急叫停了這一做法,改為「電腦隨機搖號」(可以理解為電腦抓鬮或者電腦搖骰子),今年繼續執行並且嚴格執行這一新政。
對於政府的「搖號」新政,社會各界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說法,這都很正常。在我看到的說法中,我唯一不能苟同的是「不公平」論——他們認為搖號對某些學生不公平。
持這種說法的人大概是兩種人:第一種是孩子學習優秀,考試非常自信,現在不考試反而沒有把握進入民辦學校;第二種是如果不搖號,學校自己錄取的話,他很有能量把孩子送入民辦學校,但是現在公開搖號,程序公開、方法公開、結果公開,當場搖號,當場公布,斷了自己的「路子」,當然很氣憤的。
第一種家長,我能想到的一句話是「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如果——我說如果,萬一政府取消了民辦初中,你孩子就不上學了嗎?
第二種家長,我建議你們志同道合的聯合起來,辦一所民辦學校,十二年一貫制,自己聘請校長,自己聘請教師,讓自己的娃娃上學上得稱心如意。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