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孩子現在五年級結束,暑假結束後六上。從三年級開始制定了要擇校,從大人到孩子全力準備,一步一步走來,克服重重困難,三年來心力交瘁,孩子雖有些許遺憾(他是足球校隊主力區優秀運動員,不能全力踢球),但總體目標堅定。雖然傳言很久但突然落實的搖號政策仍然讓我們如墜深淵……
我沒有高層設計的高度,以我的拙見,教育公平角度不同結論不同。公民統招搖號入學就公平了?好學校好老師的數量是一定的,從古至今各行各業,都是層層選拔擇優錄取的。100分的孩子搖號去了平庸的學校,30分的去了好學校,這不是資源浪費麼?不是對努力的辛苦付出的否定麼?作為孩子家長片內的初中不夠好,想要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培養他積極進取奮發圖強,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生觀,錯了?!!讓他認為人生巔峰是拼人品,是中彩票?!!別的孩子在看電視玩遊戲的時候他學習了,別人的家長把孩子交給老人自己去享受人生事業的時候我們省吃儉用,專門一個人在家負責他的學習生活,我們也錯了?!陪著他上各種培訓機構,培養他高效學習,良好的習慣,事無巨細的力挺一個確實可以更上一層樓的孩子,我們錯了麼?!孩子為了學習沒有積極參加班集體的活動,放棄選舉班幹部,離開區隊放棄足球推薦升學,放棄市級俱樂部訓練比賽機會,只為了通過我們的努力,衝過層層篩選,考上一所我們理想的中學,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確實是沒踏準政策軌跡,著實喪氣的很……
國家隊就22個人!狀元就一名!分層教學也錯了?尖刀班重點班不該有?一個學校一個老師,對教學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是絕對正確的。講解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孩子的理解能力,不用督促120%的作業完成情況是絕對存在的。「公平」以後呢?孩子周圍不再是全力以赴較勁學習的學霸,老師面對的是各個層級的學生,這樣必然會出現教育資源的浪費!簡單說,老師不會教了,孩子不緊迫了。個人認為,踢球-校隊-區隊-市隊-省隊-國家隊,學習-重點班-尖刀班-頭部初中-大學搖籃的高中-985 211 雙一流!憑本事吃飯,用汗水耕耘,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再說受影響最大的群體——「鳳尾」,不是頂尖,不是狀元,但絕對是品學兼優積極進取的這部分孩子。政策再嚴格,設計再好,也有點招!也有提前錄取!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是競爭更加殘酷!以前可以參加多個學校的多輪考試,現在機率幾乎降到了以前的10%。各個熱門學校為了升學率,為了優秀生源,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私立掛公立學籍規避搖號,五升六插班考試轉學直升……後果是什麼?很多以前要擇校的孩子會選擇片內的尖刀班,以前片內尖刀班的預備生源轉向重點班,以此類推,沒有什麼絕對公平,不能擇校了就不用努力學習了?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還有中考高考等著,落後容易趕上和超越難上加難!
結論,不管怎樣,適者生存價高者得!學習好是硬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勇攀高峰不是用嘴,更不是用人品,而是用青春汗水不斷的努力!!百分之一的優秀是不懼怕十分之一的選拔的!
再說說石家莊的小升初搖號,我以為第一志願報鳳尾,第二志願報雞脖,從第一天的統計結果看,大多數人和我想的一樣,所以43中,求實,二南,一中實驗都和招生計劃人數差不多,但是大家都處在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都會參考這個統計,所以第二天這些報得少的熱門的頭部學校就爆了,機率最低的已經是30%多了!第一志願沒有報滿的很少,第二志願如果不是一定要上民辦好賴不限,基本不可能錄取!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富二代一定是名牌大學畢業,因為學校圖書館是人家蓋的。偏遠山區孩子可以考上清華,但是也許會被要求回去學習一年計算機練一年口語再入校學習……他們付出的一樣麼?標準和角度不同,結果一定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辛苦汗水不會白流!作為家長能給孩子的給最好,作為學生努力攀登一座一座的高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