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峰
近日,六種牙膏被曝出可能含有漂白劑,涉及高露潔、黑人、黑妹、立白、佳潔士、中華等知名品牌。儘管有關行業協會及廠家作出闢謠解釋,但有關功能性牙膏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再次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美白」牙膏佔市場主流
昨天,記者走訪了杭城多家超市,發現美白牙膏十分普遍。在朝暉路世紀聯華二樓,標有「超白」、「美白」、「炫白」等字眼的中外品牌牙膏佔據貨架主角。有些牙膏雖然在名稱上沒有直接冠以「美白」,但在功能上也標有「美白」字樣。
記者查看了這些品牌牙膏的配料表,大多包含水合矽石、月桂醇硫酸脂鈉、珍珠粉、二氧化矽、碳酸鈣、過氧化氫等,並沒有發現此前曝光所提到的亞硫酸鹽等漂白劑物質。
隨後記者打通了黑人牙膏的服務熱線,對方告知目前公司已經關注到網上有關牙膏含漂白劑的消息,並匯報給了總部,但是黑人牙膏絕對沒有含漂白劑,其美白原理是通過美白粒子與牙齒的摩擦產生物理反應達到美白效果。
協會稱牙膏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據報導,「美白牙膏含有漂白劑」之說最初來源廣西某媒體發起的一次試驗。對此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發布聲明,稱使用碘溶液、稀硫酸和澱粉做測試劑,測試美白牙膏中美白成分的方法,從科學原理上講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很多因素和物質都可以改變該溶液的顏色。
對於報導提到美白牙膏可能含有亞硫酸鹽,該協會強調,在我國的強制性國標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規範》的活性成分中明確禁止使用。根據目前國家輕工業牙膏蠟製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牙膏產品的檢測結果,我國的牙膏產品均是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
「美白牙膏」使用效果到底如何?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專家這樣解釋,「牙膏能美白是因為其中含少量具有漂白功能的氧化劑,但是氧化劑並不等於漂白劑。」目前行業中常用的美白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其所用的美白成分如二氧化矽、碳酸鈣、焦磷酸鈉、珍珠粉等均在食品中有所使用。少數用化學方法美白的成分主要是過氧化氫,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且符合「原料規範」。
不過,專家也提醒,消費者對功能型牙膏要有個客觀的認識,它不能起到藥物或治療的作用。
連結:
亞硫酸鹽是一類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具有漂白、防腐、抗菌等作用。人體攝入少量亞硫酸鹽時不會有明顯危害,但1天攝入4克至6克可能造成胃腸障礙並引起腹瀉,若慢性中毒則可引起頭疼,腎臟障礙,紅血球和血紅蛋白減少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