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的四個階段,即將踏入職場的你,知道嗎?

2020-12-15 騰訊網

在95後正式進軍職場的今天,很多高等院校裡都流傳著一句話「畢業即是失業」,小編剛開始一直不是很理解這句話出現的原因,難道現在大學生就業已經到了一畢業就找不到工作的狀況了嗎?

看了一些訪談節目,歸根結底,還是當今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體現在缺乏職業生涯規劃,而且現在工作種類繁多,大學生很難去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所以導致不清楚自己畢業之後要去做什麼工作。

這裡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四個重要階段

1、準備期

準備期是當你形成了較為明確的職業意向後,對即將從事的行業所具備的心理素質、知識儲備、技能做好相應的準備,並等待合適的就業機會。大學畢業生都有選擇理想職業的美好願望,然後只有那些準備十分充分的,並且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崗位,順利地完成從一名象牙塔裡的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並很快適應進入新的職業角色。

2、選擇期

選擇期是實際選擇職業的時期,由潛在的職業人變為現實職業人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看似挺簡單,但實際情況是最令人難熬的。因為職業選擇不僅是個人挑選職業的過程,也是企業挑選畢業生的過程,只有個人與企業人職相匹配,職業選擇才能稱之為成功。

3、適應期

適應期是畢業生剛剛取得工作步入職場,有一個新環境和新關係裡,畢業生需要慢慢的去適應,要完成從大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而畢業生需要儘快適應新的職業角色、新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人際關係及時間規劃等等。

4、穩定期

穩定期是個人取得的成就和事業都屬於鼎盛繁榮的黃金時期,現階段個人大概在35-45歲左右會處於這一階段,這期間職業相對穩定平穩。當然,職業穩定是相對性的,畢竟現在人才高速流動,行業不斷發展變化,企業與崗位發生變化,對於個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而這個穩定期或許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我們只能儘早的提升自己。

總結: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時間點,大學生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畢業前期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相信「畢業就是就業,而不是失業」。職業生涯是每一個社會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人的一生獲益良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職業生涯的四個階段,你在哪個階段?
    首先,我按照工作年限將我們職業階段分為四個階段:畢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和穩定期。不管任何一個人,都需要自我進行職業規劃。因為這個問題在每一次的面試中,我也會問到求職者:「對於近三五年自己有什麼樣的規劃」。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
    比如,很多體制內的人在經歷過長達十年以上的工作之後,都會感慨說,「我如果離開了,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也不知道誰會要我」,這就是典型的「職場純種」,經驗非常單一,同時可遷移性又很差。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學習、參加社區活動、成為志願者或者跨地區工作等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職場雜種」,這將給我們帶來更多職業的可能性,而這一些列有意義的經驗也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堅實的職業生涯。
  • 遲到10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書
    來自靈魂的拷問你們會做職業生涯規劃嗎?你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會規劃整個職業生涯嗎?會用做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自己的職業嗎?會在職場中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嗎?包括各種底層能力、專業能力?很遺憾,我不會。是疫情的原因嗎?只能歸咎於疫情嗎?不,我知道,我自己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那又是什麼問題呢?是能力的問題嗎?是年齡的問題嗎?是我已經和職場格格不入了嗎?抱著這些問題我找來了《遠見》這本書。《遠見》的作者是奧美互動執行長,這本書正是立足於在當下這個多變的職場環境怎樣去做一個終生受用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
  • 職場人怎樣做好職業規劃?
    2、職業規劃的3個支點職場人在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時,先要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你為什麼工作。雷軍40歲時創立小米,其實當年他早已功成名就,財務自由,那為什麼不去環遊世界,不去享受人生?為什麼還要篳路藍縷地創業,勞心勞力?
  • 職場技能系列:如果你理解職業生涯規劃,就不會一直碌碌無為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針對個人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和測定,確定個人的奮鬥目標並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換句話說,職業生涯規劃要求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選擇最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業。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
  • 職場生涯中的五個階段,你現在處在哪個階段?
    從初入「江湖」到退休養老,大多數人的職場生涯,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那麼對於每個階段,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的話,就能提前做出規劃,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第一個階段:初入職場多多少少知道自身有哪些方面的不足。由於對以後生活的猜想和憧憬,已經學會慢慢地規劃自己的職業了。在這個階段,如果發現自己的確不適合目前的行業或者崗位,可以果斷的選擇換行或者是跳槽。這樣不僅能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給自己尋找到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機會。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
    我們需要新的方法尋找工作,用新的方法建立可持續的職業生涯。很多人都在焦慮未來的自己該幹什麼?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邊是「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的急迫改變,另一邊是「堅持堅持,離開這行不知道幹什麼的」原地堅守。但是不管怎麼做,很多人都陷入「越努力,越焦慮」的怪圈。
  • 20歲做好職業規劃,35歲才不會被中年危機拖垮,職場新人必看!
    小李說,自己剛畢業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也不知道未來要怎麼做才好。這明顯是沒有做好職業規劃,可老員工卻告訴他,「別著急,職業規劃會慢慢清晰的。」小李向我吐槽,他覺得自己被騙了,肯定是老員工不願意教他。我安慰他,其實不是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也不是有意想騙你,而是他自己對此也深信不疑。
  • 當你多次錯過職業規劃的重要時刻,你還會問職業規劃有必要嗎?
    你問過自己究竟了解這些專業在畢業後對口的是哪些工作嗎?你對這個專業了解多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感興趣嗎?你說:上了大學等學起來我就知道了,先學著,以後慢慢想,於是你錯過了第二次職業規劃的機會!有的同學認為「職業生涯規劃課不是專業課,不重要,沒必要太認真」;有的同學認為「職業規劃太虛了」;有的同學在網上複製別人寫的,糊弄糊弄混個學分就算了。 你知道學校開設這門課的真正用意嗎?你知道職業規劃是你通向人生目標的指南針嗎?你真的不怕迷路、浪費寶貴的時間嗎?你說,等大四找工作時再好好想這個問題吧,先把專業課學好,以後慢慢想,於是你錯過了第三次機會!
  • 怎麼樣做好你的職業規劃?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什麼叫做職業規劃?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定義: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簡單一點說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應該有特定計劃,它包括了三個基本問題:你能幹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你怎麼實現目標?
  • 從職場的角度,重新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職業規劃這個術語在社會上中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在大學裡,開設這門課程,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多人從不重視這個職業規劃,而忽視了對未來的規劃,因此很多人進入職場後盲之前行,他們像換衣服一樣換工作,工作了幾年,他們一無所獲,變得平庸起來。接下來,我將分成五個方向來幫助你理清自己的價值觀,讓你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 對於剛大學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人,給你們四個關鍵詞思考!
    初入職場的前三年,基本上是一個人職業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黃金時段!因為剛從大學的象牙塔出來,擺脫了單純的環境,單純的思考,單純的目標;進入社會的大染缸,進入公司的環境。會發現,周圍的人、事、物、處事方式、思維邏輯、要求、目標等,都和之前20年養成的習慣不一樣了!在這裡,基於我的思考和體驗,帶給大家四個關鍵詞:邊界、規則、學習,剝削。
  • 每個HR都會問的職業規劃,你真的做好了嗎 | 職場+
    職場中也有大量這樣的例子,如果因為一味追求所謂的功成名就而背棄了職業道德底線,整個事業都會坍塌。所以我們不能只看眼前,而需要進行一個長期的準備和規劃。畫好職業曲線的第二個思維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通常會認為任何職業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而得到發展,所以他們更樂於接受挑戰,並且積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 初入職場,應該如何遠見地規劃職業生涯
    『遠見』是美國作家布賴恩·費瑟思通豪寫的一本書,《遠見》提供了實用的練習、工具和案例,帶你重新思考和評估你的技能、時間和職場投資方向。遠見思維幫助我們利用新方法尋找工作,平衡工作與生活,規劃職業生涯的45年。
  • 讀書筆記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強勢開局的時候。你在職場上的努力必須著重於為前方的漫長道路挖掘和裝備自己。你的學習曲線要比職位、職稱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要為職業生涯打好基礎並建立起良好的早期習慣。第二階段是聚焦長板的時候。
  • 2019年精選職場書單:職業生涯規劃,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他們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下一步上,更關心的是下個月的升職加薪,而不是職業的整條路徑上。很多人把職業生涯當作是一場短跑比賽,然而事實上,工作是一場至少長達45年的馬拉松。今天多多給大家推薦五本書,幫助你更好地規劃你的職業生涯,讓你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 職場青蔥:你思考過你的職業生命周期嗎?
    產品生命周期是以市場對產品的接受度大小為標準來進行階段劃分的,一般分為進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飽和期、衰退期五個前階段。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要經歷一個生命周期,即從出生、成長過程、衰老、生病和死亡的過程。同樣,職業也有生命周期,也分為五個階段:現實打擊階段、社會化和成長階段、中年危機階段、認命階段、退休之前階段。
  • 職場半坡:如何通過職業規劃找準職業發展方向,避免走彎路
    中間的實現路徑有很多,但是我們一定都會期望我們的實現路徑是直接、坦蕩的,因為這樣最省時間、最快達到目標,但是很多人卻不得不走很多彎路,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職業規劃,比如我,經歷了職場沉浮五年才知道自己的職業正確路徑,雖說最終走到了終點B,卻是選擇了一條曲折的路徑,犧牲的是自己五年寶貴的時間,每個人職業生涯能有幾個寶貴的五年。
  • 長期主義者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於是我很好奇地問她:你是如何看待職業規劃的呢?她說:真正的生活並不存在職業規劃。規劃只能用於條件已知且不變的情況。人生既然有如此多變數和可能性,規劃除了讓你穩定地限定在條條框框內還有什麼意義呢?重要的是在各種經歷中探索你的價值觀,讓自己不斷成長。
  • 職場人士成熟的四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
    幼稚和成熟,區別不僅僅在於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在職場所處階段的認知。一個專業的職場人士,對自己的認知往往要經過四個階段,才會逐漸成熟。因為在職場上,自私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自掃門前雪,冷眼看別人出錯,也絕不會好心提醒。而如果竟然能夠有人客觀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幫助自己反省、認識錯誤,這樣的人才是你職場進步的動力所在,難道不應該去好好感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