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入「江湖」到退休養老,大多數人的職場生涯,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那麼對於每個階段,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的話,就能提前做出規劃,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第一個階段:初入職場
這個階段一般泛指那些剛邁出校門一兩年的職場新人們,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職場磨練,既染上了社會上的一些習慣,也改掉了在學校裡的那種天真。因為有了這麼一段不長不短的工作經驗,所以經常聽到別人講的那句「一瓶不滿半瓶咣當」就是這麼個意思了。
在這個階段,很少會遇到煩惱,並且自我感覺良好,認為錢賺得夠花就可以了。很容易產生滿足感。對生活條件沒有一個大的需求,往往會覺得時間很快,很容易就混過去了。其實這段時間是自我儲備,自我積累的時期,儲備的是實戰經驗,積累的是人脈資源。
第二個階段:「情竇初開」
一般工作3-4年之後,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到底能做什麼」「我到底該幹什麼」「到底幹什麼有前途」這時已經初步對社會環境和職場規則有了一點了解,對自己也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對生活和自己的工作,有了一點初步的想法和打算。例如:自己的特點,適合幹哪種類型的崗位等等。多多少少知道自身有哪些方面的不足。由於對以後生活的猜想和憧憬,已經學會慢慢地規劃自己的職業了。
在這個階段,如果發現自己的確不適合目前的行業或者崗位,可以果斷的選擇換行或者是跳槽。這樣不僅能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給自己尋找到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機會。
第三個階段:穩定發展
當工作5-6年之後,甚至7-8年。以往對職業和崗位的各種迷茫和猜忌,通過各種跳槽和嘗試,已經非常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了,哪些行業、崗位更適合自己,也有了自己對待職場的一套經驗。但是,偶爾還會在日常工作的時候,對自己目前工作情況產生懷疑,迷茫。自己現在所做的是否有前途,是否還要重新選擇行業?
在這個階段,勁量不要瞎想了,因為畢竟已經三十好幾了,首先要擺正思想、態度。因為嘗試了那麼多年,如果還是迷茫、跳槽、工作不穩定的話,那麼後面的路將越走越窄。這時最好是能夠確認發展方向,職業種類,千萬不要再天天混時間,等下班,要學會學習,提升,超越。
第四個階段:職業慢慢向事業轉變
這時一般都是工作十年左右的「老油條」了,年紀也混到了35歲左右了。這時最適合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職業慢慢地向事業方向去轉變。隨著年齡和閱歷的提升,已然有這個能力去嘗試發展自己的事業了。應該嘗試著考慮,關於自己是否有條件可以創業了,開展自己的事業。
到了這個階段,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隨著年紀一天天增大,也將要面對所謂的職場危機。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之下,一定要想清楚,未來的路怎麼走?是否可以嘗試著,自己做點什麼小事業。如果條件還不夠成熟,那麼就要考慮如何在職場上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第五個階段:收穫果實
工作了十幾年,已經步入了中年油膩大叔的層次,在前期各種積累下,是否沉澱出什麼果實,雖然平時工作,會覺得有點累,有點精力跟不上,但是經過以前的房貸、車貸各種帳單的鍛鍊,已經對生活和工作有了足夠的抗壓能力。變得從容,顯得遊刃有餘了很多。其中有些人也就到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的階段了。
其實通過前期的職業積累,以及事業發展,這個年紀,有少部分人會達到自己事業的巔峰期。即使現在仍沒有取得較好的發展,也要學會保持平穩、穩中上升的節奏。畢竟已經不再年輕,要為自己以後的退休生活做考慮了。
總結: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所以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前面的儲備期,抉擇期,和發展期,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這樣才不會等到中年之後遇到職場危機,才能更從容地面對後面的比賽!
謝謝,歡迎關注,留言,聊一聊,你現在處在職業生涯中的哪個階段?有什麼想法和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