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人生苦短。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著它的使命,一歲到六歲:適應這個世界,學習說話、走路;七歲到十二歲:啟蒙教育;十三歲到二十四歲: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不需要操心家事、國事,只需要專注學習,且可以享受青春期的懵懂愛戀;
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人一生中最痛苦的時期,學習能力呈拋物線,需要經歷爾虞我詐,需要找對象然後奔波於公司與家庭之間,再享受領導的謾罵以及另一半的嫌棄。三十六歲到五十歲:開始為自己找窩,準備安度事業上的晚年;五十一歲至六十歲:開啟人生中的待機模式;六十一歲以後:開啟上帝模式,以智慧老人的形象開始向小孩以及年輕人「洩露天機」。
若將人這一輩子分一下階段,其實人這一生真的很短,畢竟四十歲已經無法享受青春期的懵懵懂懂;五十歲不可能再初入職場。我們只能在對的時間去做對的事情。
人生漫長。每個年齡都有其該有的煩惱,小時候盼望長大,脫離家人的掌控;長大後希望賺錢,實現財務自由;結婚後,希望小孩快長大,儘快卸下擔子;孩子成家後,似乎這一輩子已經到頭了,餘下歲月空留迷茫。
人生漫長,只因心無著落;人生苦短,只因醒悟太遲。